此時,提督也不想繼續耽誤時間了,直接喝道:
“眾將聽令,十三爺私自逃離宗人府,還妄圖搶奪兵權造反,罪不可赦,立刻將其拿下!”
這道命令下達后,在場眾人面面相覷,你看看我,我瞅瞅你。
他們的臉上滿是糾結和猶豫。
那些十三爺的舊部,早年間就跟著十三爺出生入死,對十三爺忠心不二。
他們深知十三爺的為人,堅信他絕不會做出這般大逆不道之事。
此刻聽到要捉拿十三爺的命令,心中萬分不愿。
他們手中的兵器不自覺地垂下,腳步仿佛被沉重的鉛塊拖住,遲遲無法挪動。
其他并非十三爺舊部的將領,雖說與十三爺沒有深厚的交情,但也都了解十三爺的為人,對其十分佩服。
他們心里也在犯嘀咕,覺得此事定有蹊蹺,故而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趙昊在一旁看著這僵持的局面,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他在心里暗罵:
“這個提督真是個沒用的廢物,當了這么久的提督,居然連一個心腹都沒有。
要是下面有自己的心腹配合,也不至于下達命令半天都沒有人響應?!?
提督見眾人這般反應,氣得滿臉通紅,額頭上的青筋根根暴起。
他怒目圓睜,大聲吼道:
“金牌令箭在此,如皇上親臨,難道你們都不打算奉詔,打算造反嗎?”
眾人一聽,心中一驚,連忙跪下,齊聲說道:“不敢?!?
但他們的動作顯得十分遲疑,眼神中仍透露出對這道命令的懷疑。
有些將領低著頭,眉頭緊鎖,心中暗想:
“這金牌令箭怎會突然在提督手中?十三爺向來忠誠,此事恐怕另有隱情?!?
還有的將領偷偷抬眼看向胤祥,目光中充滿了擔憂和無奈。
盡管眾人跪下表明不敢違抗,但現場氣氛依舊緊張壓抑。每個人的內心都在苦苦掙扎,
是遵循這看似不合理的命令,還是相信自己對十三爺的認知。
當然這些人也都是人精,朝廷最近風向很不對,這個時候很有可能先帝已經駕崩了,此時他們也明白,事關大位的爭奪,一個選擇沒有走好,到時候可就是滅門之災啊。
因此,也別說什么中心耿耿了,主要還是明哲保身的多。
一時間,整個營帳內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寂靜,只有眾人沉重的呼吸聲此起彼伏,仿佛在等待著一場風暴的來臨。
此時,之前失神的胤祥也回過神來。
他心里很清楚,再糾結金牌令箭為何丟失以及為何會出現在提督手里,已經毫無意義,當下的局勢萬分緊迫。
胤祥目光凝重,深知對方已然要用金牌令箭來拿自己。
倘若真被拿下,自己失敗倒也罷了,若因此連累四哥,那真是萬死也難辭其咎。
他看了看周圍那些猶豫未動的將領,明白雖然此刻他們沒有立即奉詔,
但那金牌令箭的威力不容小覷,他們堅持不了多久,遲早會行動。
時間緊迫,刻不容緩,自己必須想辦法破局。
胤祥的眼神快速掃過身邊的護衛,又瞥了瞥提督手里那象征著無上權威的金牌令箭,心中一橫,暗道:
沒辦法了,死就死吧!
他目光一凜,立馬示意身旁的幾名護衛,眼中透著決然和果斷。
那幾名護衛很早便是胤祥的親信,對他的眼神和細微動作極為熟悉,瞬間就明白了十三爺的意思。
他們相互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堅定和決心。
其中一人微微點頭,作為回應,其他人也暗暗握緊了手中的兵器,肌肉緊繃,準備隨時動手。
胤祥深吸一口氣,心中暗自盤算:
只要等下能迅速干掉那個提督,這局面便能瞬間扭轉。
沒了提督,群龍無首,屆時以自己的身份和在軍中的威望,再加上下面還有眾多親信支持,掌控局面并非難事。
想到這里,胤祥的心跳愈發劇烈,仿佛戰鼓在胸膛中急促敲響。
他的額頭再次滲出細密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可眼神卻越發堅定。
他緊盯著提督,留意著對方的一舉一動,等待著最佳的動手時機。
胤祥的手不自覺地按在腰間的佩劍上,手指因為用力而關節泛白,指節處隱隱發白。
他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這拼死一搏能夠成功。
身旁的護衛們也都屏氣凝神,全身的神經都高度緊繃,如同即將離弦的箭,只待一聲令下。
此時的營帳內,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空氣仿佛凝固,讓人感到窒息。
胤祥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和心跳聲,每一秒的等待都如同漫長的煎熬。
但他的意志從未如此堅定,為了四哥,為了大局,他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不成功便成仁。
他再次看向那幾名護衛,用眼神給予他們最后的鼓勵和決心。
護衛們心領神會,微微頷首,只待胤祥一聲令下,便會如猛虎般撲向提督。
胤祥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提督,他在等待著那稍縱即逝的瞬間,準備發起致命的一擊。
就在這時,場中沉重的氣氛讓準備發怒的提督清醒了幾分。
他環顧四周,目光落在十三爺的幾個護衛身上。
只見他們神情凝重,眼神中透著殺意,手都已悄然放到了兵器之上。
看到這里,提督心里猛地一緊,暗叫不好。
他瞬間想起剛才那個神秘的聲音,還特意提醒自己要小心對方護衛的襲殺。
拿到金牌令箭后的得意忘形,讓他將這重要的提醒拋到了腦后。
此時驚覺,心中不由得一陣后怕,暗自感嘆:
“真的好險,要不是那個聲音的提示,就算剛才看到了,恐怕也不會在意。
若是自己真的被干掉了,那在場還真就成十三爺說了算?!?
而十三爺的護衛們見提督好像有所察覺,心中愈發焦急,握緊兵器的手又緊了幾分,手心里已滿是汗水。
此時的現場的眾人,心思各異。
那些十三爺的舊部,既擔憂十三爺的處境,又對提督的命令感到糾結。
他們在心中思忖:“十三爺向來正直忠誠,怎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
可那金牌令箭又確實在提督手中,這該如何是好?
是違抗命令追隨十三爺,還是聽從提督的旨意?
若選錯了,不僅自己性命難保,還可能禍及家人?!?
其他將領也滿心困惑:
“這局面實在是難以捉摸,到底該聽從誰的?
一個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是為了所謂的皇命得罪十三爺,還是為了情誼違背金牌令箭?”
場中的氣氛壓抑至極,仿佛能滴出水來。
夜晚的風悄然吹過營帳,吹動帳簾微微晃動。
那帳簾就像眾人搖擺不定的心,左右飄蕩。
風卻無法驅散這凝重的氛圍,反而讓這緊張的氣氛更加濃重。
月亮高懸在夜空,灑下清冷的光輝,照得營帳外的地面一片銀白。
那銀白的光芒仿佛給這緊張的局面蒙上了一層寒霜,讓人感到絲絲涼意。
偶爾傳來幾聲蟲鳴,在這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
那蟲鳴聲非但沒有帶來一絲生機,反而更增添了幾分緊張與不安。
提督看到對方緊張的模樣,心知對方快要動手了。
于是,他假裝大怒,立刻從臺上大步流星地走到人群中。
他一邊疾步前行,一邊大聲喊道:
“難道你們已經不是大清的子民,不是大清的官員了嗎?
都敢不聽命令,都真的打算造反了嗎?”
他的聲音在營帳中回蕩,帶著憤怒與威嚴。
眾人被他的吼聲震得心頭一顫,仿佛被重錘擊中。
提督三步并作兩步,迅速來到人群中間。
此刻,他與十三爺的護衛有了一段距離,自認為算是安全了。
他的心跳依舊急促,額頭上的汗珠在月光下閃爍著微光,仿佛一顆顆細碎的珍珠。
眾人望著提督和十三爺,內心的糾結愈發強烈。
誰也不敢輕易表態,都在等待著局勢的進一步發展。
整個營帳仿佛被一張無形的網緊緊籠罩,讓人透不過氣來。
每個人都像是被困在網中的獵物,無法掙脫,只能在這緊張的氣氛中苦苦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