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嘗試“回歸”。
雖然不需要睡眠,我還是會躺在床上,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做夢;雖然不餓,我還是會每天做一頓飯,哪怕只是簡單的番茄炒蛋,然后拍照發給父母,配文“今天的晚餐,超好吃”。
我把“永生花”的研究數據匿名發給了生物倫理委員會,附上一句話:“有些邊界,不該被打破。”
然后刪除了所有實驗記錄,就像從未接觸過那個培養皿一樣。
上個月,公司接了一個公益項目,為鄉村小學建圖書館。
我主動申請去現場考察,坐了12小時的火車,又轉了三趟大巴,終于抵達那個群山環繞的村莊。
孩子們在泥土操場上奔跑,手里拿著卷了邊的課本。
當我把嶄新的圖書遞給一個扎羊角辮的小女孩時,她仰起頭,眼睛亮得像星星:“謝謝哥哥,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樣,讀很多很多書!”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周奶奶說的“照亮別人”是什么意思。
人類的偉大,從來不是追求永恒,而是在有限的時光里,為彼此點燃一盞燈。
就像螢火蟲明知生命只有七天,依然要在夏夜閃爍微光;就像候鳥明知遷徙的路途艱險,依然要飛越千山萬水,回到溫暖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