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咱的大明,再也不會餓死人了!
- 群演工資八百八,老祖宗們搶瘋啦
- 大熊奶茶店
- 2418字
- 2025-08-26 17:32:45
“小哥兒,被火燒的時候疼嗎?”
飾演湘王朱柏的年輕演員剛剛從身上把防火的裝備脫掉,便是聽到旁邊突然傳來了一個聲音。
他嚇了一跳,將目光轉(zhuǎn)頭望去,卻是發(fā)現(xiàn)跟他說話的是一個穿著龍袍的老人。
“老伯,我不疼,咱們這都是在拍戲,你身上的不也是戲服嗎!”年輕演員笑呵呵地說道。
“這火什么的都是假的,里面都撒了降低溫度的東西,再加上我們身上的裝備,無論是我還是我騎的馬都不會受傷的!”
“哎,那就好,沒受傷那就好啊……”朱元璋仿佛失魂落魄一般,輕輕點了點頭,虎目之中流下了兩行淚水。
是啊,現(xiàn)在他所看到的一切不過是在演戲而已。
但是他的兒子,那個生的唇紅齒白,老朱極為喜愛的湘王朱柏,卻是真真的帶著全家全都自焚而死了啊!
看著涕淚橫流的朱元璋,飾演湘王朱柏的年輕演員頓時有些慌了,不知道這位老人突然出了什么事。
而此時江城則是快步跑了過來,一把扶住了朱元璋,跟旁邊的年輕演員道歉說道。
“沒事沒事,這位是飾演老年朱元璋的演員,他比較入戲,所以對你的角色產(chǎn)生了共鳴,你剛才演的非常不錯!”
聽到了江城對于自己演技的肯定,年輕演員頓時笑著咧開了嘴。
“原來是這樣,這位老伯還真是會演戲呢,竟然能夠這么融合一個角色,我確實需要向他學(xué)習(xí)!”
江城呲牙咧嘴地笑了笑,那能一樣嗎?
你那都是演戲演出來的,但是我旁邊這位可都是真情實感啊!
回到了公司之后,坐在辦公室里,朱元璋和朱棣全都是不發(fā)一語。
他們的腦海之中全都是剛才湘王朱柏身騎白馬,躍入火中的場面。
那一幕場面實在是太慘烈了,即使是經(jīng)歷過這件事情的燕王朱棣,但也因為并沒有在現(xiàn)場,所以并沒有體會到這一幕究竟是有多么的殘酷。
“老四,你做的很對!”朱元璋深吸一口氣說道。
“朱允炆的確該死,他不配成為咱大明的皇帝!”
看著辦公室里的氣氛似乎有些壓抑,江城眼珠一轉(zhuǎn),打開了電腦,在網(wǎng)頁之中搜索了一些東西。
緊接著,他連接了屋內(nèi)的打印機,將一些資料打印了出來。
“洪武爺還有永樂爺,兩位來到來到這后世,目的就是為了演戲賺取工資,獲得后世的東西帶回大明朝吧?”
“既然如此,我就給你們推薦一下比較適合帶回大明的東西,如何?”
聽到了江城的話,老朱父子的眼睛頓時一亮,也是被吸引起來了興趣。
而此時,江城將打印出來的那一疊資料攤在了兩人的面前,指著第一張紙上的東西說道。
“其中一個就是這玻璃杯,這東西價格不貴,如果是在網(wǎng)上批發(fā)的話,恐怕幾塊錢就可以買上一個!”
“而且賣家還能夠在上面雕刻花紋,這些花紋甚至都可以定制!”
“玻璃的燒制工藝大明朝應(yīng)該還沒有,這東西一旦拿出去必然會被當成稀世珍寶賺取天價!”
“不過我不建議你們購買太多,因為容易引起通貨膨脹。”
“什么是通貨膨脹?”朱棣有些疑惑的問道。
“簡而言之,就是稀世珍寶太多了,也就不算珍貴了,就賣不出什么價錢了!”江城笑著解釋道。
“所以最好一個兩個的往外賣,而且中間間隔的時間不能短。”
聽到江城的話,老朱父子頓時同都是點了點頭。
沒錯,如果像這樣的稀世珍寶大批量的出現(xiàn)的話,那么價格也就沒有多高了,肯定不能夠獲得最大的收益,這一點他們還是懂得的。
“其次就是香料,洪武爺那個時候香料應(yīng)該還是很值錢的,但是永樂爺讓鄭和下西洋,之后會帶回來大量的胡椒等香料。”
“所以香料之類的東西在永樂爺那里很快就會貶值,只能夠暫時用來售賣,所以不建議永樂爺購買太多。”
聽到江城的話,朱元璋有些疑惑地對朱棣問道:“你解開了海禁?”
朱棣點了點頭,正要解釋些什么,不過卻是被江城打斷了。
“洪武爺,您要是想要知道為什么要解開海禁,等到明天拍攝的時候可以去問一下李教授,他對于你們大明朝的歷史研究的可謂是非常透徹。”
聽到江城的話,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的眼睛都是一亮。
對呀,這個李教授是專門研究明朝歷史的。
也就是說,他絕對可以給兩人帶來一些切實的好建議。
“我最推薦給你們購買的,其實是我們這個時代諸多糧食、水果與蔬菜的種子。”
“后世的糧食是經(jīng)歷過基因改良的,產(chǎn)量遠遠比大明朝的時候要高!”
“就說這水稻吧,現(xiàn)在的水稻畝產(chǎn)在千斤左右。”
“不過有些稻種只能種一季,第二季就不能拿來做種子了,但是我在農(nóng)科所還有個朋友,可以給你們拿到一些可以留種的稻種!”
“雖然產(chǎn)量會稍微低一些,但是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奪少?!”
聽到了江城的話,無論是朱元璋還是朱棣都是驚訝地瞪大了雙眼,猛然站起了身來。
畝產(chǎn)千斤?這怎么可能!
要知道,大明朝最好的田地中,水稻的產(chǎn)量能夠達到兩百多斤都已經(jīng)算是頂天了。
大部分的稻田畝產(chǎn)都只有一百多斤,然而后世的水稻竟然能夠畝產(chǎn)千斤,這可是十倍產(chǎn)量的翻越啊!
江城看著老朱父子那一臉震驚的表情,有些感慨地嘆了口氣。
“是啊,這的確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是在我們后世出了許多位堪比神農(nóng)一樣的人物,讓這種不可能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
感嘆了一陣,江城再次擺了擺手:“這還不算完,還有其他的糧食呢!”
“就比如說是小麥,后世的小麥畝產(chǎn)同樣差不多千斤。我同樣能夠搞到能夠留種的種子!”
“不過以上兩種都是精細糧,產(chǎn)量雖然高,但是不是一般百姓能夠消費得起的東西。”
“我真正向你們推薦的乃是這種種糧食。”江城將手指向了面前資料上那圓咕隆咚的物事。
“紅薯!這東西畝產(chǎn)至少在三千斤往上,甚至最高能夠達到六千多斤!”
“還有就是土豆,土豆的產(chǎn)量更高于紅薯,而且可以當做主要的糧食作物,就算是天天吃都沒有問題!”
“最重要的是這東西不挑地,哪怕是荒旱地也是同樣可以生長,并且不用太過精心的侍弄。”
“而且想要種植也很簡單,只要培育出苗來就可以了。”
老朱父子對視了一眼,這大明王朝的兩代皇帝此時心中都是如同霹靂震響一般,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么,
畝產(chǎn)六千斤,而且不挑地,簡直就是神物一般的祥瑞啊!
如果能夠在大明全國都種植這什么紅薯或者土豆的話,整個大明又怎么會有什么饑荒存在,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吃飽飯。
而朝廷的官倉里面更是可以富足到冒尖,想要出兵征伐不怎么老實的鄰國番邦,也可以不用再因為糧草的問題而犯愁了。
“老四,咱們真的是來對了。”
“咱的大明,再也不會餓死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