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放下手機,掌心還殘留著與蘇曉通話時的潮熱。他重新坐回電腦前,盯著《銹蝕的坐標》第二章結尾那些亂碼,字符在黑屏反光里微微發顫,像是被困在數字牢籠里的幽靈。這故事從落筆的第一秒起,就像顆埋進現實土壤的詭異種子,如今正抽枝發芽,把根須扎進他生活的每一處縫隙。
他深吸口氣,試圖用創作慣性拽回失控的思路,打算讓主角陳野深入舊坐標站,追查銹跡符號的來源。手指搭上鍵盤,剛敲下“陳野踏入舊坐標站深處,銹跡在墻壁上流淌成河”,電腦屏幕突然泛起刺目藍光,文檔里的文字竟脫離固定排版,如受驚的游魚般“游動”起來。那些宋體字扭動著、蜷縮著,順著屏幕邊緣往黑暗里鉆,仿佛要掙脫二維世界的禁錮。
林深瞳孔驟縮,條件反射去按電源鍵,可鍵盤鼠標全成了擺設,按鍵凹陷下去又無力彈起,像是被無形的手攥住咽喉。緊接著,房間頂燈開始癲狂閃爍,明滅節奏與記憶里文檔偏移率數值跳動分毫不差。“17.3%……17.4%……”機械音從四面八方涌來,音箱沒出聲響,墻壁也未震動,可這聲音就是滲進耳道、鉆進腦髓,像有銹跡斑斑的齒輪在顱腔里碾動。
他想起“坐標錨點計劃”資料里的記載——當偏移率突破臨界值,現實空間會與虛擬錨點重疊,錨點銹蝕產生的“故事裂縫”,會把虛構規則灌進現實土壤。難道自己寫下的每個字,都成了撬動兩個世界的杠桿?
手機突然瘋狂震動,匿名消息刺破鎖屏:“別再寫了,你在喚醒被封印的錨點!”亂碼號碼在屏幕上扭曲成怪異符號,林深顫抖著點擊回復,輸入框卻像被瀝青堵住,文字剛成型就化作黑煙消散。這股力量分明在阻止他觸碰真相,可越被阻攔,探尋的欲望越像燒紅的鐵水,在胸腔里沸騰。
蘇曉的電話掐著秒數打進來,接通瞬間,哭聲混著電流雜音炸響:“林深,我文檔里的‘空間褶皺’……實體化了!”林深攥緊手機,聽著那頭紙張撕裂的脆響,蘇曉帶著哭腔的描述像把冰錐:書桌上打印好的大綱,真如折疊的布料般扭曲,邊緣滲出的銹色液體,正沿著桌面漫成詭異紋路。更駭人的是,那銹蝕聲里還纏著模糊不清的低語,非男非女、非生非死,像無數亡者擠在聽筒里哭訴。
電話突然斷線,忙音里混著尖銳的金屬摩擦聲。林深盯著暗下去的屏幕,后脊爬滿冷汗。再看文檔時,“游動”的文字竟自動排列成新段落,墨色字符像爬蟲般攀爬:“你逃不掉的,創作者。坐標錨點的銹蝕,需要更多故事來填補……”這一刻,他終于驚覺自己的身份——不是掌控故事的執筆人,而是被故事選中的“燃料”,要靠持續書寫,喂飽這個失控的銹蝕世界。
窗外傳來玻璃碎裂的脆響,林深踉蹌著撲到窗邊。晴朗夜空像塊被揉皺的塑料布,城市建筑輪廓扭曲變形,高樓頂端長出銹蝕的藤蔓,路燈流淌著暗紅色的“汁液”,連月亮都成了銹蝕的銀盤,邊緣不斷剝落碎屑。
舊坐標站的場景在現實里投射,陳野的冒險不再只存在于文檔,而是化作無數銹蝕錨點,把現實世界往虛構深淵里拖。林深知道,第三章的落筆,將是一場單向奔赴的墜落——他和陳野,一個被困現實的創作者,一個困在故事的冒險者,要共同扎進現實與虛構絞纏的深淵。而“銹蝕的坐標”背后,那個隱藏十年的龐大秘密,正張開布滿銹跡的巨口,等著吞下所有妄圖探尋真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