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度觀測者的出現和隕石揭示的真相,讓科學修仙研究組陷入了深深的震撼與自我懷疑之中。連續數日,實驗室內的氣氛凝重如鉛。
“我們一直追求的修煉提升,難道是在毀滅這個世界嗎?”一位年輕組員在討論會上痛苦地發問,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林風站在講臺前,目光掃過一張張迷茫的面孔。他知道,此刻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理性的指引。
“危機往往與機遇并存。”林風調出隕石提供的維度結構圖,“維度觀測者的警告不是讓我們停止探索,而是指引我們找到更正確的道路。”
他放大圖像中的關鍵部分:“看這里,維度屏障的穩定性并非固定不變。某些頻率的能量流動實際上能強化屏障,就像鍛煉能強化肌肉一樣。”
玄璣子長老若有所思:“古籍中確有‘靈氣養天地’的說法,莫非指的就是這種強化作用?”
“正是如此。”林風點頭,“關鍵在于能量的使用方式,而非能量本身。我們需要找到那種既能滿足修煉需求,又能維護甚至強化維度平衡的方法。”
這一觀點重新點燃了組員們的希望。研究重點從此轉向了兩個方向:一是深入研究維度屏障的工作機制,二是開發“維度友好型”修煉法。
林風將組員重新分組,成立了維度理論研究組、屏障強化實驗組和修煉法開發組。他自己則專注于與隕石的深度交流,試圖獲取更多關于維度系統的知識。
隨著研究深入,一個個驚人發現接連涌現。
維度理論研究組發現,靈氣粒子在不同維度間遵循著某種“能量守恒定律”——一個維度的靈氣濃度降低,必然導致其他維度的能量變化。傳統修煉只注重吸收,卻忽視了能量平衡。
屏障強化實驗組則找到幾種能強化維度屏障的特殊頻率。當這些頻率的能量在特定節點釋放時,局部維度穩定性明顯提升。
最突破性的進展來自修煉法開發組。他們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設計出了一套“循環修煉法”——修煉者不僅吸收靈氣,還將自身能量精煉后部分反饋給環境,形成良性循環。
“這就像生態農業,”林風比喻道,“不是掠奪式開采,而是可持續利用。”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這種新理念。科學修仙研究組的發現逐漸外傳,在青嵐宗內引起了激烈爭論。
傳統派長老們公開質疑:“修煉本是逆天而行,與天爭命!如今卻要講什么能量守恒,簡直荒謬!”
甚至一些原本支持科學修仙的弟子也開始動搖:“如果修煉要自我限制,那還修什么仙?不如做個凡人!”
面對質疑,林風決定用事實說話。他選擇了宗門內一處維度穩定性較弱的區域——被稱為“廢靈谷”的地方,作為實驗場。
廢靈谷因靈氣紊亂而無法修煉,多年來無人問津。林風帶領團隊在這里布置了大型維度穩定裝置,應用他們的新技術。
當裝置啟動時,奇跡發生了——谷內紊亂的靈氣逐漸平穩,原本稀薄的靈氣變得濃郁而穩定,甚至開始孕育出罕見的靈草靈藥!
這一變化震驚了整個青嵐宗。連最頑固的傳統派長老都不得不親臨現場,目睹這片死地煥發生機。
“不可思議...真是不可思議...”一位白發長老喃喃自語,抓起一把谷中的泥土,感受其中充沛而穩定的靈氣。
墨老趁機宣布:“即日起,廢靈谷更名為‘維谷’,作為科學修仙研究組的實驗基地和示范區!”
這一成功大大提升了科學修仙的地位,許多原本觀望的弟子紛紛要求加入研究或學習新修煉法。
但林風沒有沉醉于成功中。他注意到一個被眾人忽視的細節——在維度穩定裝置運行期間,隕石監測到了異常的能量波動,似乎來自谷地深處。
為進一步探查,林風組織了一支勘探隊,深入維谷地下。在開鑿數十丈后,他們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景象——一道細微的空間裂隙,正在緩緩滲漏著異維度能量!
“這就是廢靈谷靈氣紊亂的根源!”蘇璇驚嘆道,“一道天然的維度裂隙!”
更令人擔憂的是,裂隙正在緩慢擴大。按照這個速度,最多百年就會完全打開,導致兩個維度直接連通,后果不堪設想。
林風立即將這一發現上報宗門高層。掌門和長老們親臨勘察后,面色無比凝重。
“維度裂隙...古籍中記載的‘天地裂痕’,原來真的存在。”掌門喃喃道,“每次出現,都會引發天地大劫。”
眾長老議論紛紛,卻無人提出有效方案。傳統方法只能暫時封印裂隙,無法根本解決。
“或許...科學方法能提供新的思路。”林風謹慎地提議。
在獲得掌門授權后,林風帶領團隊對裂隙進行了全面研究。他們發現裂隙并非穩定的通道,而是兩個維度間的“傷口”,不斷滲漏著異維度能量,同時削弱著本地維度的穩定性。
“就像血管上的傷口,”林風比喻道,“需要的是精準的‘縫合’,而不是粗暴的‘堵塞’。”
基于這一思路,團隊開發出了一套“維度縫合術”——通過精確控制能量頻率,促使裂隙邊緣的維度結構自我修復。
然而,實施過程困難重重。裂隙周圍的能量場極其復雜且不穩定,常規方法難以接近。更麻煩的是,異維度滲漏的能量對修士有害,長時間暴露會導致真元紊亂。
三次嘗試,三次失敗。團隊士氣再次低落。
深夜,林風獨自在實驗室思考破局之法。忽然,胸口的隕石發出微熱,傳來一段信息:
【檢測到高維能量模式匹配:裂隙能量特征與宿主能量 signature有 73%相似度】
【建議:嘗試能量同化后再進行干預】
林風猛地站起:“對了!我的能量經過隕石改造,與異維度能量有相似性!我可以直接接觸裂隙能量!”
這是一個危險的計劃,但可能是唯一的機會。
次日,林風向團隊宣布了自己的決定。不出所料,遭到了強烈反對。
“太危險了!異能量會摧毀你的經脈!”蘇璇急切地勸阻。
玄璣子長老也搖頭:“年輕人,勇氣可嘉,但莽勇不可取。”
林風展示隕石提供的分析數據:“我的能量特征與裂隙能量高度相似,有可能實現同化而非沖突。而且...”他調出一套精心設計的防護方案,“我會做好萬全準備。”
經過激烈爭論,掌門最終拍板:“準!但必須最大限度保證安全。”
準備工作中,林風設計了一套特殊的防護服,內置維度穩定器和能量過濾器。更重要的是,他讓隕石與自己的能量循環完全同步,作為最后的保護機制。
實施日到來,維谷周圍布滿了防護陣法,宗門高手齊聚,以防不測。
林風穿著防護服,緩緩降入裂隙深處。越接近裂隙,能量紊亂越嚴重,即使有防護也感到巨大壓力。
“開始能量同化。”林風指令道。隕石開始調整他的能量頻率,逐步匹配裂隙能量特征。
痛苦瞬間襲來——仿佛每個細胞都在被撕裂重組。林風咬牙堅持,保持神識清明。
漸漸地,痛苦減輕了。他感到自己與周圍能量的沖突在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奇特的融合感。
“同化成功!”地面監測組歡呼道。監測數據顯示,林風的能量特征與裂隙能量已達89%匹配度。
現在,林風可以直接接觸裂隙而無嚴重傷害了。他小心地伸出手,觸摸那道閃爍著危險光芒的裂隙。
通過接觸,他感知到了裂隙的詳細結構——就像一道復雜的“維度傷口”,有著特定的能量流動模式。
“我需要逆轉這個流動模式,促使它自我愈合。”林風思考著,開始調整自身能量,輸入相反的頻率。
裂隙開始震動,光芒變幻不定。地面人員緊張監測著數據,生怕引發更大災難。
但林風的方法奏效了!裂隙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收縮,從原本的三尺長縮短到兩尺、一尺...
就在眾人以為成功在即時,異變突生!裂隙中突然伸出一道能量觸須,直刺林風胸口!
“警告!高維生物試圖穿越!”隕石傳來緊急警報。
林風急忙后撤,但觸須如影隨形。危急關頭,隕石自動激活防御模式,釋放出強烈的能量脈沖。
觸須被脈沖擊中,發出無聲的尖叫,縮回裂隙。但脈沖也破壞了脆弱的平衡,裂隙開始劇烈波動,能量噴涌而出!
“撤退!立即撤退!”地面指揮部急切呼喊。
林風卻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他非但沒有撤退,反而沖向裂隙,將全身能量注入隕石!
“如果無法縫合,就徹底改變它的結構!”他吶喊著,執行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在眾人震驚的目光中,林風引導隕石的能量,不是修復裂隙,而是將其徹底轉化!裂隙的光芒從危險的血紅色變為穩定的蔚藍色,形狀也從雜亂變得規整。
當一切平靜下來,那道裂隙已不再是不穩定的威脅,而變成了一個穩定的、可控的微型維度通道!
林風疲憊但 triumphant地返回地面,迎接他的是死一般的寂靜,然后是爆發的歡呼!
“你做到了!你竟然將裂隙變成了通道!”墨老激動得聲音發顫。
掌門凝視著那道蔚藍通道,神色復雜:“這意味著什么?林風。”
“意味著我們不僅可以修復維度損傷,還可以可控地利用維度能量。”林風回答,“但必須極其謹慎,就像駕馭洪水,而非阻擋洪水。”
這一突破性成果讓科學修仙研究組的聲望達到了頂峰。連最頑固的傳統派也不得不承認,科學方法解決了一個千年難題。
基于這一成功,林風提出了更大膽的“維度能源計劃”——在嚴格控制下,利用維度能量進行修煉和生產,同時強化維度穩定性。
計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建立安全的維度能量采集系統;其次開發維度能量轉化技術;最后實現能量循環利用,強化維度屏障。
掌門和長老會議經過激烈討論,最終批準了第一階段試驗。
然而,在一片樂觀中,林風保持著清醒。他注意到隕石傳來的一個微妙信息:在裂隙被轉化時,似乎有某個“觀測者”被驚動了,不同于之前的光影能量體,這個存在更加...古老而強大。
更令人不安的是,轉化后的維度通道偶爾會傳來奇特的“信號”,像是某種編碼信息。隕石正在破譯,但進展緩慢。
“我們打開了一扇門,但不知道門后有什么。”林風在研究日志中寫道,“科學探索永無止境,但也需對未知保持敬畏。”
維谷實驗基地正式建立,成為科學修仙的前沿陣地。來自各堂口的弟子們紛紛申請參與這一劃時代項目。
林風站在維谷高處,望著下方忙碌的景象。從被質疑的雜役到引領變革的先驅,他的道路充滿了挑戰與奇跡。
但真正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維度的大門已經打開,門后的秘密與危險,正在等待著勇敢的探索者。
科學修仙的道路,通向星辰大海,也通向未知的深淵。
而林風,已經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