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黑石幫的一伙弟子綁押后,陳拙和屠老鬼一行人繼續趕路前往臨安城。
途中屠老鬼和陳拙常有交流,交談中屠老鬼有詢問陳拙的石鎖之意,陳拙則以祖傳法器,且需以自身精血激活搪塞過去了。畢竟這柄石鎖(青面烏石鎖)擁有不同尋常的威能和未知秘密,切不可輕易示人。
行走了一個月有余的路程后,陳拙與一行人到達楚國都城“臨安城”,將“血髓玉”交予周家。成功來到周家交送完“血髓玉”后,陳拙得到人生中第一桶“金”——二十塊低品靈石。陳拙內心激動不已,更加堅定了護鏢這條路。
之后,屠老鬼也是很欣賞這個小子,幾乎每個任務都讓陳拙參加。
陳拙在屠老鬼帶領下接取護鏢任務得到不少靈石和資源,他用這些靈石和資源在坊市換取了許多有助于修煉的丹藥。畢竟,在修仙界,五行偽靈根的資質能夠修煉并且還能提升修為的人前所未有,或許存在于傳說中,陳拙還是第一人。因此,在靈氣稀少的塵洲,陳拙若想提升修為,就要付出比同階修士多幾倍的努力。
在【化靈經】作用,將濁氣轉化為一絲絲純凈靈力扶持之下,加之服用了幾倍多于同階修士的淬體丹,陳拙短短四個月突破至煉體期五層。但是每次運作【化靈經】,陳拙氣血都會虧空大半,時不時需要調息幾天,嗑些補氣血的藥方能恢復過來。作為偽靈根,有或者說是雜靈根,能在四個月的短時間內修為從煉體期二層達到煉體期五層已實屬不易了,自己對此甚是滿足!
就這樣經過兩年的鏢局護鏢活動,陳拙也熟練了這個職業,與此同時,修為也艱難地突破至煉體期八層。要知道,靈根屬性越多,需要吸收的靈氣就越多。所以,對陳拙而言,他的五行靈根提升修為,吸收的靈氣都是海量的且靈氣吸收量與修為成正相關,修為越高,提升所需的靈氣就越多。
塵洲界域靈氣本來就及其稀薄,別人修士可能提升四五層煉體期修為只需要幾個月,而陳拙需要幾年。
而且運作【化靈經】又常虧空氣血,不得不修煉一段時間下來耗費數日時間調息并大量吞服補氣血的丹藥。本就實際用于吸納靈氣的時間被嚴重壓縮——大半光陰都在彌補虧空的氣血,所以修煉時長出奇的漫長。
幾年過后,煉體期八層就像一堵高墻,不得翻越,遲遲不得突破,盡管他依舊勤勉接鏢、兌換丹藥,運轉《化靈經》煉化濁氣,修為的進境卻幾乎陷入凝滯。。曾經“面試”太一門,太一門執事說出那句“偽靈根這輩子不可能踏入凝氣期”的話語場景還歷歷在目。
過去能數月跨三層境界的迅猛勢頭一去不返。如今,陳拙苦修數月,丹田內的靈力增長卻微不可察。曾經以“年”為單位的艱難進度,此刻竟顯得“快”了些——因為現在連“寸進”都需經年累月的煎熬。
五行靈根的特性就像一把枷鎖,每提升一絲修為所需的靈氣已遠超塵洲稀薄環境所能供給的極限。即便加倍服用淬體丹,坊市中丹藥轉化出的靈氣也不過是杯水車薪,根本填不滿經脈需求。
因周家所得的二十塊低品靈石早已耗盡,鏢局后續任務所得的報酬投入修煉如同石沉大海。陳拙捏著辛苦換來的丹藥,心中充滿無力:這些曾助他突破的“珍寶”,如今效力微乎其微,而更高階的丹藥,遠非他一個底層鏢師所能企及。
早聽聞塵洲靈脈節點稀少,其中許多掌握在世家或門派手中,無人靈脈不是落入強大散修之手,就是世家門派奪靈之戰的目標。若自己能夠在這等靈脈里修煉,定能突破并且受益良多。陳拙意識到自己是時候離開了,應該邁向更遠的天地,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
屠老鬼發現這拼命的小子眼中時常帶著疲憊與不甘。接鏢歸來,陳拙不再隱瞞,向屠老鬼轉達了自己的想法。
屠老鬼表示尊重,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目標,更希望陳拙將來能走得更遠。
陳拙更是去酒館告別了玉娘,隨后踏上了塵洲征程。從玉娘那得知,趙國境內西北境有一座微型靈脈節點,只不過掌握在世家王家手中。
于是。陳拙前往趙國西北境。
雖然趙國是塵洲上一小國,但是領土尚且遼闊,各地域風情也稍有不同。在其西北境內,黃沙遍地,有號稱死亡之漠的美稱。然而就是這樣的地方,繁榮著一條橫穿沙漠的絲路,因為夾在西北域外草原與趙國中間,卻成為了塵洲七國溝通草原人的必經之路。
兩個月后,陳拙到達趙國西北境沙漠地帶邊緣。
這里沒有來時想象中的那么荒涼,反而因為來往的眾多商隊,設置在每個綠洲地帶的驛站都十分繁榮,熱鬧。到達了這里,陳拙第一要務便是打探靈脈節點消息。從驛站人口中得知,王家在沙漠里的微型靈脈節點使用期已滿,本應由李家接手,而王家仗著自家家大業大,并且使用靈脈修煉的緣故,族中高階修士眾多,不愿拱手讓出,因此,兩家正在爆發奪靈之戰的邊緣。
在塵洲,奪靈之戰的發生并不稀奇,從來都是強者為尊,實力至上的生存法則。
陳拙不以為然,他不關心究竟是那一方最后爭奪到這座靈脈節點,而是想著設法進入這個靈脈節點好好修煉一番。
正當其百愁莫展之時,李家廣招高階修士的告示如雷貫耳。李家愿用尚好資源換取各位高階修士的一次出手,幫助其奪回靈脈控制權,然而,眾人并不買賬,恰逢其時,王家也在廣招修士助其鞏固靈脈使用期。
驛站眾人議論紛紛,這時,一個粗獷大漢高聲說道:“聽說在李家有一人正在太一門出任長老。”
“對,確實,好似太一門因為李姓長老的緣故正和李家結盟呢。”另一位彪漢說道。
太一門的實力在塵洲究竟如何,并不知道;但是其在趙國算排得上號的門派。太一門與李家結盟,如此看來,哪方實力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于是,眾多高階修士紛紛加入李家這一方。聽聞此言,陳拙對兩家的信息更加了解了一些,在李家報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