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秘境迷途逢險厄周郎仗義救紅顏陳塘關(guān)靈珠降世群釵問道拜真仙
詩曰:
乾坤珠轉(zhuǎn)裂鴻蒙,古今人物聚塵中。
秘境深藏千般險,紅顏有難仗英雄。
陳塘關(guān)里靈珠降,閭山峰前道韻融。
且看仙凡交錯處,風(fēng)云再起貫長虹。
話說周寶地與王熙鳳在羑里城外與眾人失散,皆因方才乾坤珠發(fā)動時空法則時,一股突如其來的混沌氣流將二人卷入一處裂隙。王熙鳳只覺天旋地轉(zhuǎn),耳畔盡是呼嘯的罡風(fēng),嚇得死死攥住周寶地的衣袖,緊閉雙眼不敢睜開。周寶地雖也覺氣血翻涌,卻知此刻萬萬不能慌亂,忙運起彭祖所傳吐納法,將體內(nèi)仙力聚于掌心,護(hù)住二人周身,口中急道:“鳳姐姐莫怕,有我在!”
不知過了多久,那股撕扯之力漸歇,二人似墜于一片綿軟之地。王熙鳳顫巍巍睜開眼,只見四周漆黑一片,唯有周寶地掌心散發(fā)著淡淡白光,照亮了周遭丈許范圍。低頭看時,腳下竟是厚厚的腐葉,散發(fā)著潮濕的泥土氣息。
“這……這又是哪兒啊?”王熙鳳聲音發(fā)顫,往周寶地身邊靠了靠,“方才那陣妖風(fēng),把咱們吹到這黑窟窿里來了?”
周寶地舉目四望,只見頭頂不見天日,兩側(cè)皆是高聳的巖壁,竟是一處幽深的山洞。他定了定神,安慰道:“鳳姐姐別怕,看這情形,咱們像是落入了一處山洞秘境。我這就探查一番,尋條出路。”說罷,將掌心白光催得更盛,照亮了前方蜿蜒的甬道。
二人沿著甬道緩緩前行,只聞腳下碎石滾動之聲,偶爾傳來幾聲不知名異獸的低鳴,更添幾分詭異。王熙鳳本是個膽大心細(xì)的,可此刻身處這般未知險境,也不由得心頭發(fā)毛,緊緊跟在周寶地身后,不敢離半步。
“周小哥,你說這洞里會不會有什么吃人的妖怪?”王熙鳳小聲問道,眼睛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周寶地笑道:“縱有妖怪,有我在,也傷不了姐姐分毫。”他嘴上說得輕松,心中卻暗自戒備。這山洞靈氣氤氳,卻又帶著幾分陰邪之氣,絕非善地。
行至一處岔路口,忽聞左側(cè)甬道傳來一陣女子的啜泣聲。王熙鳳嚇了一跳,躲到周寶地身后:“誰……誰在哭?”
周寶地凝神細(xì)聽,那哭聲悲悲切切,似有無限苦楚,便道:“像是有人被困在此處,咱們?nèi)タ纯础!?
二人循聲而入,轉(zhuǎn)過一道彎,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前方竟是一個寬敞的石室,石室中央豎著一根丈許高的石柱,柱上綁著一位白衣女子,青絲散亂,淚痕斑斑,正是那金陵十二釵中的秦可卿!
“可卿妹妹!”王熙鳳又驚又喜,連忙上前,“你怎么會被綁在這兒?”
秦可卿見是二人,眼中閃過一絲光亮,隨即又黯淡下去,哽咽道:“鳳姐姐……周公子……我也不知。方才一陣混亂,我便被一股黑氣卷到此處,醒來時就被綁在這里了,還有……還有怪物!”
話音未落,只聽石室角落傳來“桀桀”怪笑,一道黑影從暗處竄出,落地化作一個青面獠牙的怪物,手持一柄骨叉,一雙燈籠大的眼睛死死盯著三人,嘶吼道:“又來兩個送死的!這小娘子細(xì)皮嫩肉的,正好給我當(dāng)點心!”
周寶地見狀,心中一凜,這怪物散發(fā)著濃郁的妖氣,竟有百年修為。他將王熙鳳與秦可卿護(hù)在身后,沉聲道:“妖孽,光天化日(雖在洞中,卻有此說),竟敢殘害生靈,休得猖狂!”
那妖物怪笑道:“哪里來的黃口小兒,也敢管你家爺爺?shù)拈e事?今日便將你們?nèi)齻€一同吃了,助我修成正果!”說罷,舉著骨叉便朝周寶地?fù)鋪恚蕊L(fēng)撲面,惡臭難當(dāng)。
王熙鳳嚇得尖叫一聲,秦可卿亦是花容失色。周寶地卻不慌不忙,想起彭祖所授《房中術(shù)》中雖以陰陽調(diào)和為主,卻也蘊含強身御敵之法,更兼他體內(nèi)有黃帝、彭祖的仙力加持,當(dāng)即沉腰立馬,口中念念有詞,掌心凝聚起一團金黃氣勁,正是從《太平經(jīng)》中悟得的“太平正氣”。
“妖孽,嘗嘗這個!”周寶地大喝一聲,將掌心氣勁推出。那金黃氣勁化作一道光箭,直取妖物面門。妖物見狀,竟也有些忌憚,忙揮起骨叉格擋。“嘭”的一聲巨響,光箭與骨叉相撞,妖物被震得后退三步,骨叉上竟多了一個缺口。
“好小子,倒有幾分本事!”妖物又驚又怒,再次撲上。周寶地不敢怠慢,展開身形與妖物纏斗起來。他雖未學(xué)過精妙武藝,卻仗著仙力充沛,身法靈動,一時倒也不落下風(fēng)。那妖物招式雖猛,卻雜亂無章,幾番猛攻都被周寶地避開。
斗了約有數(shù)十回合,周寶地漸漸摸清了妖物的套路,心中暗道:“此妖蠻力有余,智計不足,當(dāng)以巧取勝。”遂佯裝不敵,轉(zhuǎn)身便跑,引著妖物往石室深處而去。王熙鳳見狀,急得喊道:“周小哥,小心!”
周寶地回頭笑道:“鳳姐姐放心!”說罷,猛地轉(zhuǎn)身,將體內(nèi)仙力盡數(shù)灌注于雙拳,施展出彭祖所授的“撼山拳”,一拳砸向旁邊的巖壁。只聽“轟隆”一聲,巖壁應(yīng)聲而裂,無數(shù)碎石滾落,正好將妖物困在一處狹小角落。
妖物被碎石壓住,動彈不得,只能嗷嗷怪叫。周寶地走上前,再補一記“太平正氣”,正中妖物眉心。妖物慘叫一聲,化作一縷黑煙消散,只留下一枚暗淡的妖丹。
周寶地拾起妖丹,收于袖中,這才回身解開秦可卿身上的繩索。秦可卿得救,連忙向二人拜謝:“多謝周公子與鳳姐姐救命之恩。”
王熙鳳扶起她,嗔怪道:“傻妹妹,跟我們還客氣什么。只是不知其他人怎么樣了。”
周寶地道:“放心,陳靜姑與江夫人、石夫人道法高深,定會護(hù)得她們周全。此地不宜久留,咱們盡快找到出口,出去再與她們匯合。”
三人繼續(xù)在山洞中穿行,又過了約一個時辰,終于看到前方有微光傳來。走近一看,原來是一處洞口,外面竟是一片鳥語花香的山谷,與洞內(nèi)的陰森截然不同。
“終于出來了!”王熙鳳長舒一口氣,望著谷外的天空,眼中滿是欣喜。秦可卿亦是面露喜色,不住打量著四周。
周寶地卻眉頭微皺,掐指一算,道:“此處已是陳塘關(guān)地界。看這天地氣運,似有大事要發(fā)生。”
正說間,忽聞遠(yuǎn)處傳來一陣驚天動地的雷聲,只見陳塘關(guān)方向紅光沖天,隱隱有龍吟之聲。周寶地心中一動:“莫非是……哪吒出世了?”
話分兩頭,卻說陳靜姑帶領(lǐng)金陵十二釵與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一行,往閭山玉隆萬壽宮而來。一路之上,陳靜姑施展法術(shù),避開了商周戰(zhàn)火,護(hù)得眾人平安。
這日,眾人來到閭山腳下,只見此山層巒疊嶂,云霧繚繞,山中隱約可見宮觀樓閣,仙氣氤氳,果然是仙家勝地。林黛玉望著山間的奇花異草,不由得詩興大發(fā),吟道:“瑤臺仙境落人間,云霧深處有真仙。”
薛寶釵笑道:“林妹妹好才情。此處果然不同凡俗,想來許真君定是位得道高人。”
正說著,只見一位仙童踏云而來,稽首道:“家?guī)熞阎T位到來,特命小仙前來迎接。”
眾人隨仙童上山,只見山路兩旁古木參天,流泉飛瀑,時有珍禽異獸出沒,卻都溫順無害。行至半山腰,一座宏偉的宮觀出現(xiàn)在眼前,朱門金匾,上書“玉隆萬壽宮”五個大字,筆法蒼勁,隱隱有道家玄機。
進(jìn)入宮中,只見殿宇巍峨,雕梁畫棟,殿內(nèi)供奉著道家三清神像,香煙繚繞,莊嚴(yán)肅穆。一位身穿杏黃道袍、鶴發(fā)童顏的老者正端坐于殿上,目光炯炯,不怒自威,正是凈明道祖師許遜許真君。
陳靜姑上前拜倒:“弟子陳靜姑,拜見師尊。”許真君微微頷首:“靜姑免禮。你等攜諸位女眷前來,皆是天數(shù)使然。這些女子雖來自不同時空,卻各有慧根,與我道門有緣。”
金陵十二釵與四大美女連忙上前下拜:“我等拜見仙師。”
許真君目光掃過眾人,緩緩道:“爾等皆是塵世間的靈秀之人,因時空錯亂來到此間,亦是一場仙緣。如今封神大戰(zhàn)在即,紅塵動蕩,爾等若愿潛心修道,既能自保,亦能積功累德,日后或可成就一番功業(yè)。”
眾人聞言,皆面露喜色。西施盈盈道:“我等蒲柳之姿,蒙仙師不棄,愿拜入師門,潛心學(xué)法。”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亦紛紛表態(tài)。
賈元春上前道:“我等深居閨閣,不懂道法,還望仙師不棄,悉心教導(dǎo)。”
許真君笑道:“無妨。我凈明道以‘忠孝廉慎寬裕容忍’八字為要,重人道,貴真修,不廢凡塵之事,正適合爾等。靜姑,你便代為師傳授她們?nèi)腴T道法吧。”
陳靜姑領(lǐng)命,遂帶著眾人前往偏殿。偏殿內(nèi)早已備好蒲團,陳設(shè)簡潔雅致。陳靜姑端坐于上,道:“諸位妹妹,我等修行,先從吐納調(diào)息開始,此法能滋養(yǎng)氣血,強身健體,乃入道之基。”
說罷,陳靜姑演示起吐納之法,教眾人如何吸氣、呼氣,如何引導(dǎo)氣息在體內(nèi)流轉(zhuǎn)。眾人依樣畫葫蘆,起初皆不得要領(lǐng),氣息紊亂。
林黛玉本就體弱,練了片刻便覺頭暈?zāi)垦#氣O忙扶著她,輕聲道:“妹妹別急,慢慢來。”陳靜姑見狀,上前在林黛玉眉心一點,一股溫和的氣流涌入,助她理順氣息:“林妹妹,放松心神,意守丹田即可。”
王熙鳳性子急躁,練了一會兒便覺得枯燥,忍不住道:“靜姑姐姐,這慢吞吞的吐納,何時才能像你那般呼風(fēng)喚雨啊?”
陳靜姑笑道:“鳳姐姐莫急。道法修行,貴在循序漸進(jìn),根基扎實了,方能言其他。你看史妹妹,便做得極好。”
眾人望去,只見史湘云學(xué)得專注,呼吸平穩(wěn),臉上竟隱隱有紅光泛起。史湘云見眾人看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不知怎地,覺得這樣喘氣挺舒服的。”
四大美女中,西施悟性最高,很快便掌握了吐納訣竅,氣息悠長;王昭君沉穩(wěn)堅毅,一絲不茍;貂蟬聰慧機敏,一點就透;楊玉環(huán)體態(tài)豐腴,雖稍顯吃力,卻也堅持不懈。
陳靜姑一一指點,因材施教。對林黛玉,多傳些滋養(yǎng)心神的法門;對薛寶釵,講解些道法與世事相通之理;對王熙鳳,則教些簡單的護(hù)身術(shù)法,以合她的性子。
如此過了數(shù)日,眾人漸漸入門,身上的凡塵之氣淡了些許,精神也越發(fā)飽滿。這日,許真君來到偏殿,見眾人修行刻苦,頗為滿意,便道:“汝等根基已立,今日我便傳你們一部《凈明忠孝全書》,此書乃我道門寶典,你們好生研習(xí),日后自有妙用。”
說罷,許真君拂塵一揮,只見十二本竹簡憑空出現(xiàn),分落到金陵十二釵手中,另有四本落在西施四人面前。竹簡上金光流轉(zhuǎn),隱隱有文字浮現(xiàn)。
眾人捧著竹簡,只覺一股暖流涌入體內(nèi),心中對忠孝之道、慈悲之心有了更深的領(lǐng)悟。林黛玉望著竹簡上的文字,若有所思,喃喃道:“原來道法與孔孟之道,亦有相通之處。”
許真君笑道:“然也。大道無形,萬法歸一。忠孝乃立身之本,慈悲乃修行之基,守住此心,便是正道。”
正說著,忽聞山下傳來一陣巨響,只見陳塘關(guān)方向紅光沖天,與那日羑里城外的異象頗為相似。許真君眉頭微蹙:“靈珠降世,煞氣沖天,封神之戰(zhàn),怕是要提前了。”
陳靜姑問道:“師尊,莫非是那哪吒出世了?”
許真君頷首:“正是。此子乃靈珠子轉(zhuǎn)世,身負(fù)重任,卻也戾氣過重,日后恐有大鬧東海之舉。靜姑,你且好生照看她們,我去陳塘關(guān)一趟,看看能否化解些因果。”說罷,化作一道金光,往陳塘關(guān)而去。
眾人聞言,皆望向陳塘關(guān)方向,心中各有所思。王熙鳳道:“哪吒?莫不是戲文里那個三頭六臂的神童?他出世竟有這般大的動靜?”
陳靜姑道:“正是。此子非同凡響,只是性情剛烈,怕是會惹出不少事端。咱們在此安心修行,待修為有成,或可助周公子一臂之力。”
眾人點頭稱是,心中對修行之事更添了幾分緊迫感。
再說周寶地與王熙鳳、秦可卿出了山洞,一路往陳塘關(guān)而去。行至半路,只見前方人山人海,皆是往陳塘關(guān)方向趕去,口中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李總兵夫人懷胎三年零六個月,今日終于生了!”
“何止啊!生下來的不是嬰兒,竟是個肉球!李總兵氣得一刀劈開,里面跳出個粉雕玉琢的小男孩,頭頂還長著兩只角呢!”
“還有紅光沖天,龍吟鳳鳴,定是祥瑞之兆!”
周寶地聞言,心中了然:“果然是哪吒出世了。”便對王熙鳳與秦可卿道:“咱們也去看看。”
三人擠在人群中,來到陳塘關(guān)總兵府外。只見府門緊閉,門前侍衛(wèi)森嚴(yán)。忽聞府內(nèi)傳來一陣嬰兒的啼哭之聲,那哭聲洪亮,竟震得周圍房屋的瓦片微微顫動。
不多時,府門大開,一位身著鎧甲、面容剛毅的將軍走了出來,正是陳塘關(guān)總兵李靖。他臉上帶著幾分復(fù)雜之色,既有得子的喜悅,又有對這奇異嬰兒的憂慮。
就在此時,天空中降下一朵祥云,一位道童踏云而來,高聲道:“太乙真人門下弟子,特來恭賀李總兵喜得貴子!”
李靖見狀,連忙上前迎接:“不知仙師駕到,有失遠(yuǎn)迎。”
那道童笑道:“總兵不必多禮。此子乃靈珠子轉(zhuǎn)世,貧道奉師命前來,為他取名哪吒,并收他為徒。”
周寶地在人群中看得真切,心中暗道:“果然是太乙真人派來的。看來封神大戲,已正式拉開序幕了。”
王熙鳳望著那踏云而來的道童,眼中滿是驚奇:“周小哥,這就是仙人嗎?真是厲害,竟能在天上飛!”
周寶地笑道:“這只是小道爾。鳳姐姐若肯修行,日后也能騰云駕霧。”
王熙鳳啐了一口:“我才不學(xué)那些呢,整天打坐念經(jīng),悶都悶死了。不過……能飛倒是挺有意思的。”
正說間,忽聞人群中傳來一陣驚呼,只見金陵十二釵中的探春、史湘云等人竟也在人群里。原來她們與陳靜姑等人失散后,一路打聽,也來到了陳塘關(guān)。
“鳳姐姐!周公子!”史湘云眼尖,率先看到了他們,連忙跑了過來。探春等人也緊隨其后。
眾人重逢,皆是歡喜不已。周寶地問道:“你們怎么會在此處?其他人呢?”
探春道:“我們與靜姑姐姐她們走散了,一路打聽,聽說陳塘關(guān)出了怪事,便過來看看,沒想到竟遇到了你們。可卿妹妹也在,太好了!”
周寶地將秦可卿被救的經(jīng)過簡略說了一遍,又道:“此處人多眼雜,不是說話之地。咱們先找個地方住下,再做計較。”
眾人點頭,跟著周寶地往城外一處客棧而去。一路上,哪吒出世的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成為了人人熱議的話題。
周寶地心中卻隱隱有些不安,他知道哪吒出世只是開始,接下來便是大鬧東海、打死敖丙、剔骨還父……一系列的風(fēng)波將接踵而至,而他與這些來自不同時空的人們,已然被卷入了這場驚天動地的封神大戰(zhàn)之中。
王熙鳳見他神色凝重,不由得問道:“周小哥,你在想什么呢?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周寶地回過神,望著王熙鳳關(guān)切的眼神,心中一暖,笑道:“沒什么。只是覺得接下來,怕是不會太平了。不過你放心,無論發(fā)生什么,我都會護(hù)著你。”
王熙鳳聞言,臉頰微紅,低下頭去,心中卻安定了不少。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