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海洋誕生
- 重生成一顆星球
- A似星
- 2278字
- 2025-08-22 11:53:52
李云正專注于地表的冷卻與改造,意識沉浸在巖漿凝固的細微聲響與雨水沖刷的濕潤觸感中時,外層空間突然傳來一陣密集的引力震顫。那不是單一的波動,而是成百上千道微弱震顫匯聚成的洪流——一群隕石正朝著他的方向襲來,像赴一場宇宙的盛宴,帶著呼嘯的動能劃破星空。
這些隕石的大小不一,大的直徑超過百米,小的不過拳頭大小,在紅色恒星的光芒下泛著冰冷的金屬光澤。它們穿過那層尚顯稀薄的大氣層時,表面與氣體摩擦產生了淡淡的火光,像一串被點燃的鞭炮,從天際線一路延伸到地表。撞擊接踵而至,“咚咚咚”的巨響通過巖石傳導至李云的核心,每一次撞擊都伴隨著地表的劇烈震顫。
較大的隕石撞在地上,瞬間砸出直徑數公里的巨坑,邊緣的巖石被拋向高空,又像黑色的雨點般落下;較小的隕石則在地表留下密密麻麻的凹痕,如同被針扎過的皮膚。新一輪的劇痛傳遍整個球體,但李云的意識卻因這疼痛而愈發清醒——他“看”著那些深達數千米的巨坑,雨水正順著坑壁汩汩流下,在底部匯聚成渾濁的水洼,心中涌起難以言喻的欣喜。這些深坑,不正是未來海洋的雛形嗎?
暴雨依舊沒有停歇。紅色恒星的光芒被厚厚的云層遮擋,地表在雨水的持續沖刷下,溫度穩步下降。最初,雨水落在滾燙的玄武巖上,會瞬間汽化,升騰起白色的蒸汽;但隨著時間推移,地表溫度降至足以讓雨水留存,那些水洼便漸漸擴大,匯成了溪流。溪流順著地勢蜿蜒流淌,穿過被隕石砸出的峽谷,不斷吞噬著沿途的小水洼,最終匯成了更寬闊的河流,像銀色的帶子,纏繞在褐色的大陸上。
更多的雨水涌入那些巨大的隕石坑。最深的那處坑洞原本是撞擊形成的洼地,此刻已積起了數十米深的水,水體在引力作用下呈現出完美的弧形,邊緣與坑壁的巖石碰撞,發出輕柔的聲響。李云“俯瞰”著這一切,看著水洼連成湖泊,湖泊又因雨水的注入而不斷擴張,最終與其他坑洞的水體相連,形成了一片廣闊的水域。創造的喜悅如同暖流,從地核蔓延至地表的每一道裂縫。
當紅云漸漸褪成淺灰色,雨水的強度明顯減弱時,李云意識到,僅靠自然降水已難以填滿那些最深的盆地。他決定重啟火山活動,只是這一次,他將力量精準地導向那些未來的海洋區域。他引導地幔熱流在海底聚集,讓地殼微微抬升——不是為了噴發巖漿,而是為了改變海底的地形,讓水流能夠更順暢地在各個盆地間流動。
海底的抬升使得部分水域被推向邊緣,沖刷著坑洞的巖壁,讓原本陡峭的邊緣變得平緩,水域的面積也因此擴大了近一倍。與此同時,他讓陸地部分的地殼微微隆起,形成了相對高聳的高地。于是,他的地表漸漸呈現出兩個極端:一半是不斷擴張的藍色水域,一半是褐色的陸地,海洋與陸地的輪廓愈發清晰。
為了讓地形更接近生命繁衍的“搖籃”,李云借鑒著地球的板塊構造。他集中意識,讓地殼沿著幾條巨大的裂縫分裂成數個板塊,再引導這些板塊緩慢移動——有的相互碰撞,形成連綿的山脈;有的彼此分離,中間的縫隙被海水填充,形成深邃的海溝。原本完整的大陸被撕裂成數塊,像漂浮在海洋上的島嶼,彼此間被寬窄不一的海峽隔開。
隨后,他再次控制陸地與海洋中的火山活動。陸地上的火山噴發規模較小,主要是為了釋放更多氣體,加厚大氣層;而海底火山則更為活躍,一股股巖漿從海底裂縫中涌出,遇水后迅速冷卻,形成了新的巖石,逐漸堆積成海底山脈。這些山脈露出水面的部分,便成了無數個小島,像散落的翡翠,點綴在藍色的海洋上。
又公轉了數百圈后,雨終于停了。黑色的云層漸漸散去,像舞臺的幕布緩緩拉開,露出了后面被過濾過的紅色陽光。陽光穿過稀薄的大氣層,在水面上折射出細碎的光斑,讓整片水域都泛著溫暖的紅。李云“檢測”到,此刻的大氣層已經穩定,厚度足以留住液態水,成分中除了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還有了更多的氮氣與微量的氧氣——那是閃電與火山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
他滿意地“審視”著自己的新面貌:藍色的水域覆蓋了近一半的地表,褐色的大陸上分布著蜿蜒的河流與低矮的山脈,白色的云層在大氣層中緩慢流動。從宇宙中望去,他已不再是那顆只有鐵銹色的死寂星球,而是一顆充滿生機的藍色星球。更重要的是,地表溫度已降至百度左右,雖然仍比地球高,但已足以讓簡單的有機分子穩定存在。
基礎環境已然搭建完畢,剩下的,便是最艱難也最關鍵的一步——孕育生命。
李云的意識沉浸在對生命起源的思索中。他回憶著前世的知識:生命需要液態水,需要適宜的溫度,需要有機分子作為原料,還需要持續的能量來源。現在,水與溫度的條件已經滿足,可有機分子從何而來?能量又該如何轉化?
就在這時,遠方的引力波動再次傳來。一群新的小天體正朝著他的方向飛來,軌跡顯示它們將從他的大氣層邊緣掠過。李云立刻調整自己的軌道,讓引力場微微“牽引”著那些天體,使它們的軌跡向地表偏轉。這一次,他期待的不再是水,而是那些可能藏在巖石中的有機分子——那才是生命的種子。
宇宙似乎總能在關鍵時刻送來饋贈。李云繞著氣態巨行星繼續旋轉,每一圈,大氣層都更穩定一分,溫度也更適宜一分,海洋中的水分子與礦物質在閃電與恒星輻射的作用下,不斷發生著復雜的化學反應。
當他公轉到母星的另一側,第一次完整地“看見”自己的全貌時,心中涌起巨大的震撼:藍色的海洋、褐色的大陸、白色的云層,在紅色恒星的照耀下,構成了一幅充滿希望的畫卷。他不再是那顆被潮汐鎖定的孤寂星球,而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新世界。
從無機到有機,從物質到生命,這條路注定漫長而艱難。但李云的意識中沒有絲毫猶豫。他已經走過了最崎嶇的路,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此刻,他的“心”正隨著地核的轉動而跳動,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生命的火花,終將在這片星穹下點燃。因為他不是一顆普通的星球,他是有意識的星穹之心,是自己命運的塑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