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風云變幻后的新局(二)
- 洪荒吾乃鴻蒙道啟混沌
- 狼戰神殿下
- 1492字
- 2025-08-26 19:57:57
紫竹林的晨霧還未散盡,觀音踏著沾露的紫竹葉落地時,林硯正坐在崖邊的青石上,指尖懸著一縷剛從混沌中摘來的“道韻之絲”——那絲絳般的光暈里,還纏著他昨夜推演新局時殘留的混沌氣。
“道尊倒是好興致。”觀音的聲音帶著晨露的清潤,她未著平日的蓮座,只一身月白僧衣,袖口繡的九品蓮紋被山風拂得微動,“自混沌歸來,便躲在此處看霧?”
林硯指尖的道韻之絲輕輕一蕩,化作流光纏上她的發梢,又在她垂眸的瞬間消散。“你既回來了,這霧看與不看,便不一樣了。”他側過身,青石旁不知何時多了盞青玉茶爐,沸水正騰起細白的水汽,“靈山那邊,如來沒多留你?”
觀音在他身旁坐下,指尖拂過茶爐上的紋路——那是林硯用鴻蒙紫氣勾勒的“安魂陣”,淡金色的紋路遇她指尖的慈悲力,竟泛起暖光。“佛祖只說‘緣法自定’。”她拿起茶盞,卻沒飲,只望著茶湯里自己的倒影,“倒是地藏王菩薩托我帶句話,說地府近來陰氣異動,似與混沌邊緣的‘劫火’有關,想請道尊……”
“你可知,我等了你三千年。”林硯忽然開口,打斷了她的話。
茶爐的沸水聲陡然清晰。觀音捏著茶盞的指尖微微收緊,指節泛白。三千年,于洪荒大能不過彈指,可對她而言,是靈山講經時不經意掠過混沌方向的目光,是普陀山潮起時總疑心聽到的道韻,是每一次掐算天機時,刻意避開“林硯”二字的小心翼翼。
“道尊是鴻蒙真靈,觀音是西方佛陀座下菩薩……”她聲音輕得像霧,“三千年,于道尊不過悟道一瞬,何必……”
“我悟的道,從不是孤道。”林硯伸手,指尖擦過她鬢邊的一縷青絲,那發絲上還沾著普陀山的海腥氣,“當年在混沌深處,我以鴻蒙紫氣鑄道基,曾見一線天機——天機里有紫竹林的霧,有你袖口的蓮,還有……”他頓了頓,聲音放柔,“還有你站在我身側,看這洪荒云海的模樣。”
觀音猛地抬眸,眼底的蓮光晃了晃。她想起五萬年前,林硯還未證道“鴻蒙道尊”,只是混沌中一縷初生的真靈,誤闖普陀山時,被她以甘露救下。那時他還化著少年模樣,捧著她遞的蓮子,眼睛亮得像混沌初開的星:“若有朝一日我能定混沌,便請菩薩去混沌邊緣,看永不消散的星云。”
那時她只當是少年妄語,笑著應了,卻沒承想,這妄語竟成了林硯證道后的第一件心事。
“可西方有佛法要護,三界有眾生要渡……”她垂下眼,聲音里帶了絲連自己都未察覺的澀,“我走不開。”
“我知道。”林硯沒逼她,只是抬手,對著虛空一引。剎那間,紫竹林外的云海翻涌起來,混沌深處的星云竟透過洪荒的天幕,在半空鋪展開——億萬星辰流轉,有的凝作蓮花模樣,有的化作紫竹形態,最中央那片最亮的星云,竟隱隱勾勒出兩個人的輪廓。
“這是我以鴻蒙之力拓的‘星軌’。”林硯指著那片星云,“它與普陀山的地脈相連,你若想來看,只需捏個法訣,它便會在你眼前顯形。”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地府的陰氣異動,我會去查。靈山若有佛法要護,你盡管去護。”
他伸手,輕輕握住她放在膝上的手。她的手微涼,指尖常年捻佛珠,帶著淡淡的檀香味。林硯的掌心卻暖得很,鴻蒙紫氣在他掌心流轉,順著她的指尖,悄悄驅散了她心底積了三千年的涼。
“我等了三千年,不介意再等。”他望著她的眼睛,認真道,“等你護完了眾生,渡完了佛法,等你愿意回頭時,再陪我去看那混沌星云。”
觀音沒說話,只是指尖微微動了動,沒有抽回手。晨霧漸漸散了,陽光透過竹葉灑下來,落在兩人交握的手上,將那抹鴻蒙紫氣與蓮光交織的光暈,映得格外暖。
遠處,普陀山的潮聲傳來,混著紫竹林的風聲,竟像是在低低應和。誰也沒注意,林硯袖中藏著的那枚當年她給的蓮子,此刻正悄悄裂開一道縫,冒出了一點嫩綠色的芽——那芽尖上,還沾著一絲淡淡的、屬于觀音的慈悲力。
新局初開,洪荒的風云還在變幻,可紫竹林的這一角,卻先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