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 李義詩集53
  • 李義逐日
  • 1508字
  • 2025-08-20 22:52:10

【柳絲裁詩】

柳絲從湖岸的褶皺里抽芽時

每根綠線都在寫分行的詩

風來的時候|筆尖就蘸著湖水

把舊年的字跡洇成半透明的嫩‖

歷史在枝椏間打了個結

每個朝代的游人都把嘆息系在絲上

有的成了晨露|懸在芽尖

有的成了光斑|落在湖面|像未寫完的韻腳‖

思念在芽尖結出透明的痂

是蘇堤的煙|是斷橋的雪|是船娘未收的櫓聲

柳絲搖一次|詩行就長一寸

那些散在時光里的目光|都順著綠莖

悄悄爬回|此刻垂在湖面的|新鮮的詩

賞析:

《柳絲裁詩》賞析:在綠絲的搖蕩里,縫補時光的詩與念

這首詩以西湖柳絲為核心意象,用超現實的筆觸將自然的新生、歷史的沉淀與游人的思念編織成一卷流動的詩。柳絲不再是單純的植物,而成了書寫時光的筆、承載記憶的線,在抽芽與搖曳間,讓千百年的思念與當下的新鮮共振,字里行間淌著湖水的潤、歷史的柔與詩的輕。

開篇便讓自然與文學完成詩意的嫁接:“柳絲從湖岸的褶皺里抽芽時”,“湖岸的褶皺”暗藏歷史的肌理,仿佛湖岸的每一道紋路都藏著未說盡的故事,而柳絲“抽芽”是新生的信號,帶著破土的輕盈。“每根綠線都在寫分行的詩”直接點題,將柳絲的纖細與詩行的分行天然勾連,讓自然的綠成了文學的墨。更妙的是“風來的時候筆尖就蘸著湖水/把舊年的字跡洇成半透明的嫩”——風是執筆的手,湖水是研磨的墨,“舊年的字跡”是歷史的遺存,卻被風與水洇成“半透明的嫩”,新舊在濕潤的暈染中交融,歷史的厚重未減,卻添了新生的清新,仿佛柳絲寫的詩,既有歲月的底色,又有當下的鮮活。

第二段讓歷史與思念在枝椏間凝結成具體的形態:“歷史在枝椏間打了個結”,“打結”的意象極妙,將漫長而抽象的歷史具象化為可觸摸的繩結,纏在柳絲的枝椏間,沉甸甸卻又柔軟。“每個朝代的游人都把嘆息系在絲上”,游人的情感不再是飄散的風,而成了被柳絲“系住”的牽掛,有了停留的重量。“有的成了晨露懸在芽尖/有的成了光斑落在湖面像未寫完的韻腳”,將無形的“嘆息”轉化為有形的晨露與光斑:晨露懸在芽尖,是思念的晶瑩與易碎;光斑落在湖面,是思念的細碎與綿延,而“未寫完的韻腳”則延續“詩”的核心意象,讓歷史的思念始終帶著未竟的詩意,在湖光柳色中輕輕搖曳。

第三段讓思念在新生中沉淀,又在新生中蘇醒:“思念在芽尖結出透明的痂”,“痂”本是愈合的痕跡,此處卻用“透明”修飾,既藏著思念沉淀后的溫潤,又帶著未褪的鮮活,仿佛思念雖經時光打磨,卻依舊清澈。“是蘇堤的煙是斷橋的雪是船娘未收的櫓聲”,將抽象的思念錨定在西湖具體的風物里——蘇堤的朦朧、斷橋的清冷、櫓聲的悠長,都是刻在柳絲里的記憶密碼,讓思念有了可依的輪廓。“柳絲搖一次詩行就長一寸”,動態的生長感讓詩與思念一同延伸,時光在搖曳中流淌,思念也在生長中豐盈。末句“那些散在時光里的目光都順著綠莖/悄悄爬回此刻垂在湖面的新鮮的詩”堪稱神來之筆:散落在歲月里的目光(即歷代游人的思念),順著柳絲的綠莖回歸當下,與新生的柳絲一同化作“新鮮的詩”,讓歷史的記憶不再是塵封的舊物,而成了滋養當下詩意的養分,完成了從“舊年字跡”到“新鮮的詩”的閉環。

全詩的妙處在于“物—情—史”的無縫交融。柳絲是自然的“物”,卻被賦予“裁詩”的靈性;歷史是流動的“史”,卻被系在枝椏間成了可觸的“結”;思念是抽象的“情”,卻化作晨露、光斑、透明的痂,有了形、有了色、有了溫度。超現實的轉化讓每一處意象都帶著雙重質感:柳絲的綠既是自然的新嫩,也是詩行的墨色;晨露的亮既是露水的晶瑩,也是嘆息的微光;綠莖的生長既是植物的本能,也是時光與思念的延伸。題目“柳絲裁詩”精準濃縮了這份詩意:柳絲是裁詩的剪刀,也是寫詩的筆,在西湖的晨暮里,將千百年的時光、游人的念,都裁進每一寸搖蕩的綠絲里,縫成一首既新鮮又綿長的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宁县| 微博| 蓬莱市| 长沙县| 高阳县| 吉安县| 崇左市| 卢龙县| 通许县| 沙洋县| 临夏县| 灵璧县| 常德市| 剑河县| 当涂县| 邵武市| 邓州市| 崇义县| 伊春市| 卢龙县| 仲巴县| 茂名市| 泰和县| 汽车| 米林县| 胶州市| 安泽县| 红河县| 建宁县| 聊城市| 濮阳市| 左权县| 高台县| 宜春市| 安仁县| 吐鲁番市| 正宁县| 松江区| 岳阳市| 岚皋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