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禁地之影
- 懸棺村
- 作家dx4Kpq
- 5549字
- 2025-08-18 12:45:26
卡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了兩個小時,最終停在一個小鎮的加油站旁。司機好心告訴他們,鎮上有家小旅館可以暫住。程瑜和齊臨道謝下車,凌晨三點的小鎮寂靜無聲,只有幾盞路燈投下昏黃的光圈。
“先找個地方落腳,天亮后報警。“齊臨環顧四周,指向不遠處一個閃著“有空房“燈牌的破舊三層小樓。
平安旅館的前臺是個睡眼惺忪的中年女人,她打著哈欠收了押金,遞給他們兩把鑰匙:“302和303,隔音不好,別太吵。“
程瑜本想拒絕分開住,但看到齊臨疲憊的眼神,還是接過了鑰匙。進入房間后,她立刻檢查了門窗鎖具,然后坐在床邊,從衣服內袋掏出那些從祠堂地窖帶出的資料,在床頭燈下仔細研究。
照片上的父親年輕得陌生,穿著對襟布衫,站在馬氏族人中間,神情肅穆。程瑜從未聽父親提起過這段往事,家里的老照片中也從未出現過這些場景。她翻到照片背面,“程道士“三個字刺痛了她的眼睛。
父親確實懂一些民俗術法,但僅限于學術研究。程瑜記得小時候有次發高燒,父親在她床頭掛過一張符,第二天燒就退了。當時父親解釋說這只是心理安慰...現在看來,遠不止這么簡單。
窗外傳來輕微的敲擊聲。程瑜警覺地抬頭,看到齊臨的臉貼在玻璃上。她趕緊開窗讓他進來。
“你房間門被反鎖了?“程瑜疑惑地問。
齊臨搖搖頭,神色凝重:“我剛在鎮上轉了一圈,發現一件怪事。“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皺巴巴的報紙,“看這個。“
那是一份三十年前的《皖南日報》,泛黃的紙頁上有一則小報道:《懸棺村附近發現七具無名尸,警方介入調查》。報道日期是1983年7月20日,正好是祠堂地窖里那張合照的五天后。
“這七具尸體...“程瑜的聲音有些發抖。
“應該就是照片上那七具。“齊臨指著報道中的一行字,“看這里:'尸體排列成特殊形狀,每具都有不同程度的肢體殘缺'。“
程瑜突然想起什么,翻開《葬儀秘術》,找到記載七種尸體姿勢的那頁:“失竊式...砍去雙手;拔舌式...割掉舌頭;剜目式...“她猛地合上書,“這些都是懲罰盜墓賊的方式!“
齊臨若有所思:“所以當年馬家祖上是盜墓賊,盜了'七星冢'后,被那七具尸體...纏上了?然后你父親幫他們鎮壓了這些冤魂?“
“但為什么現在又開始了?“程瑜咬著下唇,“而且馬青苗說她已經死了...或者說,不該活著...“
窗外,東方已經泛起魚肚白。程瑜和齊臨決定先休息一會兒,天亮后去鎮上的派出所報案。
程瑜剛合上眼,就陷入了一個奇怪的夢境。她站在懸棺村的祠堂里,面前是七口棺材,每口棺材上都坐著一個人——馬老三、周老師、還有那個無手的男人...他們都在向她招手。第七口棺材是空的,里面鋪著紅布,像是為她準備的...
“程教授!醒醒!“齊臨的聲音將她拉回現實。
程瑜猛地坐起,冷汗浸透了后背。窗外陽光刺眼,已經是中午了。
齊臨遞給程瑜一杯豆漿和幾個包子,“先吃點東西。我還打聽到一件事——懸棺村雖然偏僻,但在縣里很有影響力,因為馬家人掌握著一種特殊藥材的種植技術。“
“藥材?“程瑜接過食物,突然想起馬老三家那些奇怪的草藥,“什么藥材?“
“不清楚,但據說能治一些疑難雜癥,很珍貴。“齊臨坐到床邊,“更奇怪的是,鎮上的人都說懸棺村近幾十年沒有姓馬的年輕女子死亡,更別提什么滅門慘案了。“
程瑜皺眉:“那馬青苗是誰?“
“我問了幾個老人,只有一個賣雜貨的老太太似乎知道點什么。“齊臨壓低聲音,“她說七十年前確實出過事,但不是滅門,而是一場'清門戶'行動。馬家祖上把幾個'不干凈'的族人處理掉了。“
程瑜和齊臨對視一眼,同時想到了那七具尸體。
“還有,“齊臨繼續道,“老太太說懸棺村的懸棺葬根本不是傳統習俗,而是七十年前突然開始的。之前他們都是土葬。“
程瑜眼睛一亮:“這就說得通了!我在研究那本《葬儀秘術》時發現,村里的'懸棺葬'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正的懸棺葬是為了讓亡魂升天,而他們這種...更像是為了把什么東西困住。“
她翻開書,指向一段文字:“看這里:'懸棺倒葬,七星鎮魂,可使怨靈不得超生'。這不是普通的葬俗,而是一種鎮壓術!“
齊臨的手機突然響起,他看了一眼:“沒信號啊,怎么...“話音未落,手機里傳出一陣刺耳的雜音,像是許多人在同時尖叫。雜音中隱約能辨認出一個女聲在重復:“回來...回來...“
程瑜渾身汗毛倒豎——那聲音分明是馬青苗的!
雜音持續了十幾秒后突然停止,手機恢復正常。齊臨檢查設備,發現剛才根本沒有來電記錄。
“我們得回去。“程瑜突然說。
齊臨猛地抬頭:“什么?回懸棺村?你瘋了?馬村長明確說要拿你當第七個祭品!“
“正因如此。“程瑜的聲音異常堅定,“如果真如《葬儀秘術》所說,'七尸還魂'已經開始,那么現在已經死了三個人,還有四個...我不能讓無辜的人繼續死去。“
“你打算怎么做?“齊臨皺眉。
程瑜整理著資料:“首先,弄清楚這七個人的身份,以及他們為什么被鎮壓。其次,找到破解儀式的方法。“她指著書上殘缺的那幾頁,“關鍵部分被撕掉了,但馬青苗可能知道。“
“或者她想引你回去當祭品。“齊臨冷冷地說。
程瑜搖頭:“如果她想殺我,在懸棺那里就可以動手。她特意提到我父親...我覺得她知道些什么。“
齊臨沉默良久,最終嘆了口氣:“好吧。但我們必須有周全的計劃。“他從背包里掏出一個小布袋,倒出幾樣東西——一把瑞士軍刀、一包鹽、幾張黃符紙和一個小銅鈴。
程瑜挑眉:“你隨身帶這些東西?“
齊臨的耳釘在陽光下閃了一下:“職業習慣。拍攝民俗題材常去一些...特別的地方。“他將銅鈴遞給程瑜,“掛在脖子上,遇到危險會自己響。“
下午三點,兩人搭上一輛前往懸棺村方向的農用車。司機是個健談的老人,聽說他們要去懸棺村,連連搖頭:“那地方邪性得很!最近更是不太平,聽說已經死了好幾個人了。“
程瑜和齊臨交換了一個眼神:“您知道是怎么死的嗎?“
老人壓低聲音:“老輩人說,那是'債主上門'了。七十年前馬家做了虧心事,現在報應來了。“他指了指遠處的山巒,“看見沒?那片山叫七星崗,傳說下面埋著七個冤鬼。馬家人為了鎮住他們,特意把村子修成了八卦形,祠堂正好在陣眼上。“
這與程瑜的觀察不謀而合。她趁機問道:“您聽說過馬青苗嗎?“
老人的手突然一抖,車子差點滑出路面。他穩住方向盤,臉色變得煞白:“別提那個名字!那是...那是不干凈的東西!“之后無論兩人怎么問,老人都不再開口。
在距離懸棺村還有五公里的岔路口,老人堅決讓他們下車。此時天色已晚,兩人決定先在路邊樹林里休息,等夜深了再潛入村子。
夜幕降臨后,懸棺村方向升起一層薄霧,在月光下呈現出詭異的淡綠色。程瑜和齊臨沿著小路前進,遠遠看到村口站著幾個人影——是民兵隊在巡邏。
“繞后山。“齊臨拉著程瑜轉向一條隱蔽的小徑。
山路崎嶇難行,兩人花了近兩個小時才繞到后山禁地附近。透過樹林的縫隙,能看到那七口懸棺依然靜靜懸掛在崖壁上,在月光下投下長長的影子。
“有人。“齊臨突然壓低聲音,指向懸棺下方。
一個高大的身影正站在中間那口懸棺前,手里拿著什么東西在棺木上比劃。程瑜瞇起眼睛,認出那是馬村長。她輕輕碰了碰齊臨,后者會意,悄悄舉起相機,調至夜間模式連拍數張。
馬村長做完某種儀式后,突然轉向他們的方向,似乎在傾聽什么。程瑜屏住呼吸,感覺脖子上的銅鈴微微顫動,但沒有發出聲音。過了良久,馬村長才轉身離開,消失在樹林中。
確認安全后,兩人來到懸棺群下。程瑜仔細觀察那些棺木,發現中間那口棺木上多了幾道新鮮的刻痕,組成一個奇怪的符號。
“這是'引魂符'。“程瑜低聲說,“用來引導亡魂找到替身。“她突然想到什么,“今天應該是第四夜,按照《葬儀秘術》的記載,第四具尸體應該是'試藥式'...“
齊臨正在檢查其他棺木:“這些棺材最近都被打開過。“他指向一口較小的棺木,“這口尤其頻繁,鎖扣都磨亮了。“
程瑜走近那口棺木,突然聞到一股淡淡的草藥味。她踮起腳,借著月光看到棺木側面刻著幾個小字:“馬青苗,1953-1983“。
“這...這是馬青苗的棺材?“程瑜聲音發顫,“但1983年她應該已經...“
“三十歲。“齊臨接話,“如果她還活著,現在應該七十多了。但我們見到的那個...“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懼。
就在這時,村子里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鐘聲,接著是雜亂的喊叫聲。程瑜和齊臨迅速躲到樹后,看到村民們舉著火把向某個方向跑去。
“出事了。“齊臨說,“可能是第四個...“
程瑜猶豫片刻:“我們得去看看。如果是'試藥式',死者很可能是村醫。“
兩人小心地繞道下山,循著人聲來到村西頭一間獨立的小屋前。屋外圍滿了人,火把的光亮照得四周如同白晝。程瑜和齊臨躲在附近的草垛后,聽到村民們議論紛紛。
“林大夫怎么會...昨晚還好好的...““又是那種死法...太邪門了...““聽說是喝了什么藥...“
透過窗戶,程瑜看到屋內一個身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仰面躺在地上,身邊散落著各種藥材。他的死狀極為詭異——雙手捧著自己的胃部,像是要把它掏出來一樣,嘴角流出黑色的液體,在地板上形成一個小洼。
“試藥式...“程瑜低聲說,“象征為試藥行為付出代價。“
齊臨輕輕拉了她一下,指向人群邊緣——馬青苗站在那里,面無表情地看著屋內。與白天見到時不同,此刻她穿著一身老式的青色布裙,頭發盤成發髻,看起來至少老了二十歲。
更奇怪的是,似乎沒人注意到她的存在。
馬村長從屋里走出來,臉色陰沉:“都散了吧!林大夫是誤食毒草身亡,沒什么好看的!民兵隊留下處理現場,其他人回家鎖好門!“
人群漸漸散去,程瑜注意到馬青苗也不見了。等所有人都離開后,她和齊臨悄悄靠近小屋,從后窗往里看。
民兵隊正在搬運尸體,馬村長則在一個藥柜前翻找著什么。他拿出一本筆記本,快速瀏覽后塞進了自己懷里。
“那可能是重要證據。“程瑜小聲說。
齊臨點點頭,示意她跟上。兩人繞到屋側,看到馬村長獨自離開了,朝祠堂方向走去。
“分頭行動。“齊臨說,“你跟馬村長,我去找馬青苗。她一定在附近。“
程瑜想反對,但齊臨已經消失在夜色中。她只好悄悄跟上馬村長,保持安全距離。
馬村長沒有去祠堂,而是轉向了村后的一片竹林。程瑜小心尾隨,看到他在竹林深處的一間小木屋前停下,警惕地環顧四周后,推門而入。
程瑜躡手躡腳地靠近,從窗縫向內窺視。木屋內點著油燈,馬村長正與一個背對窗戶的人說話。從身形看,應該是個老人。
“...林大夫的筆記找到了。“馬村長掏出那本筆記本,“上面確實記錄了血液檢測結果。“
老人咳嗽了幾聲,聲音沙啞:“多少人?“
“全村八成以上。“馬村長回答,“和七十年前一樣...如果不完成儀式,所有人都會像祖輩那樣痛苦死去。“
程瑜的心跳加速——什么血液檢測?什么痛苦?
老人沉默片刻:“青苗那丫頭呢?“
“還在搗亂。“馬村長咬牙切齒,“她昨晚又打開了一口棺材...儀式必須加快進度了。“
“程道士的女兒呢?“
“跑掉了,但我會找到她。“馬村長冷笑,“第七個替身必須是她,只有程家人的血才能完成儀式。“
程瑜渾身發冷,不小心踩到一根樹枝,發出輕微的“咔嚓“聲。馬村長猛地轉頭看向窗戶:“誰?“
程瑜迅速蹲下,屏住呼吸。門開了,馬村長提著煤油燈走出來,四下查看。就在燈光即將照到程瑜藏身之處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悠揚的樂聲,像是某種古老的弦樂器。
馬村長的臉色大變:“是古琴...老藝人在哪?“
老人也從屋里出來:“不可能!老吳頭今晚在我那兒...沒人會彈那首曲子!“
樂聲越來越清晰,旋律凄涼詭異,程瑜莫名覺得熟悉——這曲子她在《葬儀秘術》上看到過,是“七尸還魂“儀式的招魂曲!
馬村長和老人匆匆朝樂聲方向跑去。程瑜等他們走遠后,決定進入木屋查看。屋內簡陋但整潔,墻上掛著一張發黃的老照片——是馬氏家族合影,前排坐著一位威嚴的老者,旁邊站著一個年輕女子,眉眼間與馬青苗有七分相似。
照片下方寫著:“馬氏全家福,1953年春節“。
程瑜突然明白了——這才是真正的馬青苗,已經死去多年的馬青苗。那么他們見到的那個...
“找到什么了?“齊臨的聲音從身后傳來,程瑜嚇了一跳。
“你嚇死我了!“她撫著胸口,“找到馬青苗了嗎?“
齊臨搖頭,但表情有些奇怪:“沒有,但我聽到那琴聲了...是從宗祠方向傳來的。“
程瑜給他看那張照片:“我們見到的馬青苗不可能是本人,她已經死了近四十年了。“
齊臨盯著照片,眉頭緊鎖:“除非...她用了某種方法延續生命。“他指著照片角落里的一個模糊人影,“看這是誰?“
程瑜湊近一看,渾身血液幾乎凝固——雖然模糊,但那側影分明是她父親!
“我們得去宗祠。“程瑜堅定地說,“琴聲...我猜是下個目標的預兆。《葬儀秘術》上提到過,每個替身死前,都會聽到對應的'命曲'。“
兩人小心地向宗祠移動。越靠近宗祠,那琴聲越清晰,現在能聽出里面還夾雜著若有若無的歌聲,像是老人在低聲吟唱。
宗祠大門緊閉,但側窗有微光透出。程瑜和齊臨繞到側面,從窗縫中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宗祠內,村中唯一會彈古琴的老藝人吳老頭坐在蒲團上,機械地撥動著琴弦,眼神空洞,像是被操控了一般。他的脖子上已經纏著一根紅繩,隨著琴聲越來越緊。
而在陰影處,站著一個青色身影——是馬青苗,或者說是那個自稱馬青苗的女子。她正低聲哼唱著古老的曲調,手中拿著什么東西在燭光下閃閃發光。
程瑜認出那是半塊玉佩——與馬村長和“馬青苗“佩戴的類似,但只有一半。
“我們必須阻止他!“程瑜急切地說,“他是第五個目標!“
齊臨卻拉住她:“等等...看他的手。“
程瑜再次看向吳老頭,發現他的右手雖然機械地撥弦,左手卻在膝蓋上悄悄劃著什么——是一個殘缺的符號,像是某種樂譜。
“他在記錄這首曲子!“程瑜恍然大悟,“這是'七尸還魂'的招魂曲!“
就在此時,琴聲戛然而止。吳老頭猛地抬頭,直直看向窗外——看向程瑜和齊臨藏身之處。他的嘴唇蠕動著,似乎在說什么。
馬青苗也轉過身來,臉上浮現出詭異的微笑。她手中的半塊玉佩突然發出刺眼的綠光,照亮了整個宗祠內部。程瑜這才看到,宗祠的地面上用紅繩布置了一個巨大的陣法,正中央擺放著五口小棺材,其中四口已經蓋上,第五口正緩緩打開...
“跑!“齊臨拉著程瑜后退,“這是陷阱!“
兩人剛轉身,就看到馬村長和幾個村民手持火把和農具,堵住了所有去路。馬村長臉上帶著猙獰的笑容:“程教授,我們等你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