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棺村的晨霧比記憶中更濃。傅九黎站在村口石碑前,手指撫過“生者不入棺,亡魂不離山“的刻字,觸感冰涼濕潤。三個月前,他(或者說程臨的那部分)曾和程瑜在這里并肩而立,如今石碑依舊,人已非昨。
相機取景器中的紅色菌絲指向后山懸棺群。傅九黎沿著熟悉的小路前行,發現沿途的植被異常茂盛,有些藤蔓甚至呈現出不自然的暗紅色。更奇怪的是,那些曾經瘋狂的銅鈴現在全都靜止不動,連山風都無法讓它們發出聲響。
懸棺群依然懸掛在崖壁上,七口棺木排列成北斗七星狀。根據相機顯示,程臨的骨笛就在“天權“位置的懸棺中——那口棺木比其他六口都要小,表面覆蓋著厚厚的苔蘚和某種紅色菌絲。
傅九黎攀上崖壁,近距離觀察這口懸棺。棺木材質不是常見的杉木,而是一種深褐色的特殊木材,摸上去有金屬般的冰涼感。最引人注目的是棺蓋上的七個凹點,排列方式與程瑜胸口的七星烙印完全一致。
“需要鑰匙...“傅九黎喃喃自語。他嘗試將胸前的玉牌按在凹點上,嚴絲合縫。隨著輕微的“咔嗒“聲,棺蓋滑開一道縫隙,一股奇特的草藥香氣撲面而來。
棺內沒有尸體,只有一支潔白的骨笛安靜地躺在褪色的紅綢上。笛身約二十厘米長,表面刻滿細密的殄文,笛孔周圍鑲嵌著七顆微型水晶,在晨光中泛著不同顏色的微光。
傅九黎小心地拿起骨笛,觸感意外地溫暖,仿佛仍有生命在其中流動。就在他手指接觸笛身的瞬間,一段不屬于他的記憶突然闖入腦?!?
程臨躺在某個石臺上,胸口插著七根銀針,每根針尾都連著紅色菌絲。年幼的程瑜站在一旁,眼中滿是淚水。程晉生手持骨笛,正在吹奏一段奇怪的旋律...
幻象消散,傅九黎發現自己跪在懸棺前,額頭滲出冷汗。骨笛在他手中微微震動,像是某種活物在呼吸。他下意識地將笛子舉到唇邊,輕輕吹響。
沒有預期的刺耳噪音,而是一個清澈如泉水的單音。音波在空氣中形成可見的漣漪,所到之處,懸棺上的紅色菌絲全部豎立起來,隨著音調高低搖擺舞動,如同聽到命令的士兵。
更驚人的是,傅九黎手臂上的七個點疤痕開始發光,與笛身上的七顆水晶一一對應。每亮起一個點,就有一段記憶碎片在腦海中解鎖:
程臨學習吹奏骨笛的日夜...程晉生解釋第七葬俗真相的密室談話...最后那個雨夜,程臨獨自走向懸棺的決定...
“這不是普通的樂器?!耙粋€聲音突然從身后傳來。
傅九黎猛地轉身,看到程瑜——或者說程瑜的某種形態——站在三步之外。她比記憶中更加透明,長發無風自動,左金右黑的異色瞳在晨光中熠熠生輝。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胸口的水晶七星烙印,現在已經完全立體化,像是一件精致的微型雕塑嵌在皮膚上。
“程瑜?“傅九黎的聲音有些發抖,“你是真實的還是...“
“都是,也都不是?!俺惕さ奶撚拔⑿Γ曇糁苯釉谒X海中響起,“我現在是血魘的共生體,能在七個葬俗遺址間短暫顯形?!八赶蚬堑?,“這是程家先祖用第一代守誓人的腿骨制作的,能打開記憶之門。“
傅九黎注意到她的身影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像是信號不穩定的全息投影:“我需要找到其他六塊晶石。相機顯示——“
“相機只是引導工具?!俺惕ご驍嗨?,“真正的指引在這里。“她輕觸骨笛,笛身上的七顆水晶同時亮起,投射出一幅立體地圖,顯示七個光點的位置,“每塊晶石都藏在葬俗遺址最核心處,被重重保護。“
地圖上,代表懸棺村的紅點已經亮起,其他六個點仍然暗淡。最奇怪的是,七個點之外還有一個幾乎不可見的第八個點,位于天音谷正上方。
“第八個點是什么?“傅九黎問道。
程瑜的身影突然劇烈閃爍,像是受到了某種干擾:“不是第八...是第七的...真相...“她的聲音開始斷斷續續,“骨笛能打開...記憶...找到程臨的...“
虛影消散前,她做了一個吹笛的手勢,然后指向傅九黎的心口。
山風驟起,吹散了最后一絲影像。傅九黎獨自站在懸棺前,手中的骨笛依然溫熱。他決定再次吹響它,這次嘗試吹奏一段完整的旋律。
笛聲在群山間回蕩,奇怪的是,音調自動組合成了一首他從沒學過卻莫名熟悉的曲子。七個音符過后,傅九黎感到一陣強烈的眩暈,眼前的景象開始扭曲、重組...
當視野重新清晰時,他發現自己站在一個陌生的實驗室里。年輕的程晉生正在顯微鏡前忙碌,旁邊站著——傅九黎倒吸一口冷氣——程臨和自己!或者說,是擁有傅九黎面容的守冢人復制體。
“音葬是唯一安全的方法?!俺虝x生頭也不抬地說,“通過特定頻率的聲波,可以讓血魘孢子暫時脫離宿主,又不至于死亡?!?
程臨面色蒼白,手里把玩著那支骨笛:“所以第七葬俗不是埋葬尸體,而是埋葬...聲音?“
“更準確地說,是用聲音作為載體?!俺虝x生終于抬頭,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血魘不是邪惡的,它只是太古老、太強大。我們需要一種能與它平等對話的方式,而不是一味鎮壓。“
傅九黎(復制體)冷冷地插話:“三百年來所有嘗試對話的人都成了它的傀儡?!?
“因為他們缺少關鍵一環?!俺虝x生從抽屜里取出一個小盒子,里面是七塊顏色各異的晶石,“血魘被分裂時的七塊核心碎片。找到它們,在月圓之夜用骨笛奏響七個對應音符,就能打開一個平等的對話通道。“
程臨拿起一塊紅色晶石對著燈光觀察:“如果失敗了呢?“
“那就需要容器?!俺虝x生的目光轉向門外——年幼的程瑜正在走廊里玩耍,“程家血脈是最后的保障?!?
場景突然轉換。現在是在雨夜的懸棺村,程臨渾身濕透地站在懸棺前,手持骨笛。程晉生已經不見了,只有傅九黎(復制體)站在一旁。
“記住順序了嗎?“傅九黎(復制體)問道。
程臨點頭:“天音谷的石臺是關鍵。如果我失敗了...“
“我會確保程瑜永遠不會知道這個計劃。“傅九黎(復制體)的聲音冰冷,“現在躺進去吧,儀式要開始了?!?
程臨最后看了一眼村莊方向,然后爬進懸棺。棺蓋合攏前,他將相機遞給傅九黎(復制體):“拍下來,這是重要的實驗數據。“
記憶場景再次變化。這次是在源冢血池邊,傅九黎(復制體)正在將紅色液體注入七個小瓶。程晉生突然沖進來,臉色慘白:“程臨呢?你們對他做了什么?“
“必要的犧牲?!案稻爬瑁◤椭企w)頭也不抬,“他的意識足夠堅韌,能作為血魘的臨時載體,給我們爭取研究時間。“
程晉生揪住他的衣領:“那是我兒子!“
“而你女兒是最后的守誓人。“傅九黎(復制體)冷靜地掙脫,“血魘已經進化了,老方法不管用。程臨自愿成為橋梁,讓程瑜有機會建立新型共生關系?!?
幻象開始崩塌,傅九黎感到意識被拉回現實。他跪在懸棺前,大口喘息,手中的骨笛燙得幾乎握不住。所有的記憶碎片終于拼合成完整的圖景——程臨從未真正死去,而是自愿成為血魘的臨時載體,為程瑜爭取時間!
“所以我是...“傅九黎看向自己的雙手,那些銀色紋路正在皮膚下緩緩流動,“程臨的記憶與守冢人力量的結合體...“
骨笛突然自動響起一個音符,不是傅九黎吹奏的,而是它自己發出的!緊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直到七個音符全部奏完。每響一個音,笛身上對應的水晶就亮起不同顏色的光。
當第七個音符結束時,七道光束從水晶中射出,在空中交織成一張微型星圖——正是七大葬俗遺址的分布圖!每個光點旁邊都浮現出一個殄文符號,傅九黎認出那是七種葬俗的名稱:
懸棺、碑葬、活人葬、銅鈴葬、骨哨葬、影葬,以及...音葬。
“第七葬俗是音葬...“傅九黎恍然大悟,“用聲音作為載體!“
星圖突然擴大,顯示出更精細的地形。六個未亮的點中,最近的一個在西南方向的啞鈴寨——洞神潭底。而那個幾乎不可見的第八個點,現在能看清是一輪小小的滿月形狀,懸浮在天音谷正上方。
骨笛安靜下來,但傅九黎感到一種奇異的沖動——他想去洞神潭,立刻,馬上。收拾好骨笛和相機,他最后看了一眼程臨的懸棺,發現棺蓋內側刻著一行小字:
“音成七,形歸一“
下山途中,傅九黎的右臂突然刺痛。卷起袖子,他看到銀色紋路正在重組,形成與程瑜胸口相似的七星圖案,只是還不完整——七個點中只有兩個被點亮。
“收集晶石的進度...“傅九黎若有所思。按照這個規律,每找到一塊晶石,就會點亮一個星點。當七點全部亮起時...
村口的老槐樹下,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在等他——吳爺爺。老人比三個月前更加佝僂,但眼神異常清明。他拄著拐杖,腳邊放著一個陳舊的小木箱。
“傅先生,“吳爺爺的聲音沙啞但有力,“程教授讓我把這個轉交給你。“
傅九黎警惕地看著木箱:“程瑜?什么時候?“
“就在今早天亮前?!皡菭敔數脑捵尭稻爬杓贡嘲l涼,“她站在我家院子里,渾身發著光,說你會需要這個。“
傅九黎小心地打開木箱。里面是一本皮面筆記本和七個小玻璃瓶,瓶身上分別貼著不同顏色的標簽。筆記本的扉頁上是程晉生熟悉的筆跡:
“血魘共振頻率實驗記錄“
翻到最后一頁,上面詳細記錄了七種不同音高的聲波對血魘孢子的影響,每個頻率旁邊都標注著對應的葬俗遺址和...骨笛的指法圖!
“這是...“傅九黎的心跳加速,“控制晶石的說明書!“
吳爺爺神秘地笑了:“程家三代人的心血啊?!八噶酥腹P記本末頁的空白處,“仔細看,還有東西?!?
傅九黎對著陽光調整角度,發現空白處確實有隱隱的壓痕。他用鉛筆輕輕涂抹,浮現出一段被刻意擦除的文字:
“月圓之夜,七音齊聚,真形乃現。非血肉之形,非魂魄之態,乃意念之實體。程瑜或將成就有史以來第一個完全共生的守誓人,不再受血魘控制,亦不為其所控。然此過程需七塊晶石為引,七星烙印為憑,以及...“
后面的文字被徹底擦除,無法辨認。但傅九黎已經明白了大概——程瑜正在嘗試一種前所未有的共生形式,而收集七塊晶石是關鍵。
“她還說了什么嗎?“傅九黎急切地問吳爺爺。
老人搖搖頭,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哦,她說...第七個月亮會從水里升起?!?
傅九黎皺眉:“什么意思?“
吳爺爺只是神秘地笑了笑,拄著拐杖蹣跚離去,背影很快消失在晨霧中。
傅九黎重新檢查裝備:骨笛、相機、筆記本、七個小瓶。目標很明確——下一站,啞鈴寨的洞神潭。根據筆記本記載,那里的晶石對應“銅鈴葬“,激活頻率是D調,需要用骨笛的第三個指法。
出發前,他鬼使神差地再次吹響骨笛,這次嘗試吹奏D調單音。笛聲剛落,遠處的洞神潭方向突然傳來微弱的銅鈴聲,仿佛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