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畝產翻倍,報紙頭條
-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養崽記
- 月亮郵遞局
- 3432字
- 2025-08-25 17:43:00
開春的風裹著土腥味,菜地里的豆角架沙沙響。蘇瑤提水桶往菜苗根上澆靈泉水,指尖剛碰水面就覺出不同——摻了新化肥的水格外清亮,澆下去沒多久,蔫頭耷腦的黃瓜苗就挺直了,嫩黃芽尖頂著重露,看著就精神。
“娘,你看這西紅柿!”陸宇軒舉著紅透的果子跑過來,汁水順著指縫往下滴,“比上次摘的甜多了!”
蘇瑤擦了擦他嘴角的紅汁,自己咬一口。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炸開,比城里供銷社的罐頭還鮮。她心里有數,摻了靈泉水的新化肥,效力比預想的還好。
這陣子合作社的菜地像被施了魔法。茄子長得比拳頭大,青椒掛滿枝頭壓彎了架,連最嬌氣的生菜都綠油油的,一掐能冒水。二柱子蹲壟溝里數黃瓜,數著數著笑出聲:“蘇知青,這一茬收下來,能頂過去三茬的量!”
蘇瑤沒接話,心里盤算著。上次領的十噸化肥快見了底,靈泉水也得省著用,要是能穩住這個產量,年底分紅時,家家戶戶都能添件新棉襖。
正想著,李書記踩著自行車來了,車把上掛著帆布包,老遠就喊:“蘇知青,好消息!縣報的記者來采訪了!”
蘇瑤迎上去,帆布包里鉆出個戴眼鏡的年輕人,捏著記事本,見了她就笑:“蘇瑤同志吧?我是縣報的小林,聽說你們合作社的蔬菜畝產翻了三番,特意來看看。”
小林跟著蘇瑤往菜地里走,眼鏡片很快蒙上水汽。他蹲在西紅柿架前,舉著尺子量果子,又扒開葉子數掛果,嘴里嘖嘖稱奇:“真是奇跡!去年我來采訪時,這片地還只夠自給自足呢。”
“都是社員們肯下力氣。”蘇瑤笑著說,指揮陸星辰把剛摘的蔬菜裝筐,“您看,這是今早摘的,新鮮著呢。”
小林掏出相機,對著滿筐的蔬菜拍了幾張,又讓蘇瑤站在豆角架前合影。她穿件藍布褂子,手里捧著大茄子,笑得有點靦腆,陽光透過葉子灑在臉上,亮得晃眼。
采訪耗了一下午,小林問得細,從播種時間問到施肥方法,連靈泉水的事都差點漏了嘴。蘇瑤打著哈哈應付過去,只說是改良了種植技術,又用了新化肥。
臨走時,小林握著蘇瑤的手說:“明天的報紙,您準能上頭條!”
第二天一早,陸星辰舉著報紙沖進菜地,紙角都攥皺了:“娘!你看!是你!”
蘇瑤接過報紙,頭版頭條印著黑體大字——《知青蘇瑤帶領紅旗大隊創奇跡》,下面配著她舉茄子的照片,笑得一臉燦爛。旁邊的文章寫得細,把她從下鄉到辦合作社的事都寫了進去,連陸宇軒發明剝殼器都提了一筆。
社員們圍過來看報紙,你傳我我傳你,很快就翻得卷了邊。王寡婦摸著照片上蘇瑤的臉,笑得合不攏嘴:“咱們村也出名人了!”
蘇瑤把報紙折好,想寄給陸戰野,又有點不好意思。正猶豫著,李書記又來了,手里捏著一沓報紙:“公社給每個大隊都發了幾份,蘇知青,你這可是給咱們紅旗大隊長臉了!”
蘇瑤趁機多要了一份,仔細疊好塞進信封,又寫了封信,把畝產的事說了說,特意提了記者采訪時,陸星辰和陸宇軒都幫著遞工具,只有陸詩涵怕生,躲在豆角架后面偷看。
寄完信的第二天,菜地里來了群陌生人,是附近公社的干部,跟著李書記來參觀。蘇瑤干脆在菜地里搭了簡易臺子,給大家講種植經驗,講著講著瞥見臺下有個熟悉身影——李寡婦正拿著小本子認真記著,頭發梳得齊整,再不是那個愁眉苦臉的樣子。
過了幾天,蘇瑤收到個部隊寄來的包裹。她以為是陸戰野的回信,拆開一看,是件新織的毛衣,藏藍色,針腳有點歪,像是手工織的。
正納悶,李寡婦紅著臉走過來說:“蘇知青,那毛衣是我織的,看你總在地里忙,怕你凍著。”
蘇瑤心里一暖,把毛衣往身上比了比,大小正合適。她拉著李寡婦的手說:“謝謝你,正好天冷了能穿。”
李寡婦笑得靦腆:“報紙上寫你是大英雄,我也沒啥能報答的……”
蘇瑤沒再說啥,心里像被什么東西填得滿滿的。原來被人記掛著,是這么暖和的事。
這頭蘇瑤穿著新毛衣忙秋收,那頭的部隊里,陸戰野正跟戰友們在訓練場上匍匐前進。鐵絲網刮破了袖口,胳膊肘蹭出了血,他像沒感覺似的,爬得飛快。
“陸戰野,出列!”連長的聲音在訓練場上回蕩。
陸戰野站起來敬禮,額頭上的汗珠順著下巴往下掉,砸在地上濺起點塵土。
連長遞給他個信封:“你的信,通訊員剛送來的。”
陸戰野接過信,見是紅旗大隊寄來的,心里莫名一緊。拆開信封,先掉出來的是張報紙,頭版頭條的照片晃了眼。
照片上的蘇瑤站在菜地里,笑得眉眼彎彎,手里舉著大茄子,看著比上次見面時胖了點,氣色也好。他的手指在照片上輕輕摩挲,像能摸到她臉上的陽光。
“看啥呢?臉都紅了。”連長拍了下他的肩膀,湊過來看了眼報紙,“喲,這不是你說的那個蘇知青嗎?都上報紙了,厲害啊!”
陸戰野把報紙折好,小心翼翼地塞進貼身口袋,胸口能感覺到報紙的邊角硌著肉,卻不覺得疼。他低聲說:“她一直很能干。”
訓練結束后,陸戰野躲在營房里看報紙,連看三遍才舍得放下。他想起蘇瑤信里寫的,孩子們都好,李寡婦也能自食其力了,合作社的蔬菜堆成了山。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報紙,突然想快點休假。上次寄去的照片不知她收到沒,孩子們會不會喜歡?還有蘇瑤,冬天快到了,她的手會不會又凍裂了?
正想著,戰友老馬湊過來說:“戰野,下個月探親假,不回家看看?”
陸戰野搖搖頭:“不回,去趟紅旗大隊。”
老馬擠眉弄眼地笑:“是不是看了報紙,想去找那位蘇知青?”
陸戰野沒說話,耳根卻紅了。他從枕頭底下摸出個鐵皮盒,里面裝著幾塊水果糖,是上次執勤時省下來的,本想寄回去給孩子們,現在卻想親手交給他們。
“你說,帶點啥禮物好?”陸戰野問老馬。
老馬想了想說:“給孩子帶點城里的零食,給女同志嘛,帶塊花布準沒錯。”
陸戰野點點頭,把鐵皮盒收好,心里開始盤算。花布要選蘇瑤喜歡的顏色,她總穿藍布褂子,換個紅色的會不會好看?孩子們的零食得多買點,陸詩涵喜歡吃奶糖,陸宇軒愛吃餅干,陸星辰懂事,給他帶支鋼筆吧。
盤算著盤算著,天就黑了。陸戰野躺在床上,摸著胸口的報紙,聽著窗外的哨聲,第一次覺得時間過得這么慢。
他想起那個雪夜,送軍大衣給蘇瑤時,她眼里的光比星星還亮。想起陸詩涵拉著他的手說要跳舞,陸宇軒舉著剝殼器問他好不好用,陸星辰把烤紅薯偷偷塞給他……
這些畫面在腦子里轉來轉去,像放電影。陸戰野忍不住笑了,黑暗里,他的眼睛亮得驚人。
幾天后,蘇瑤收到了陸戰野的回信,字還是那么剛勁,卻說得簡單:“報紙收到了,很好。下月準時到。”
蘇瑤看著那幾個字,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她把信遞給陸詩涵,小姑娘不識字,舉著信紙跑去找李寡婦:“李嬸,你看!是陸叔叔的信!”
李寡婦笑著接過信,給孩子們念了一遍,最后說:“你們陸叔叔要回來了,高興不?”
“高興!”孩子們歡呼著跑出去,在菜地里追逐打鬧,笑聲傳得老遠。
蘇瑤看著他們,又看了看手里的報紙,突然覺得這半年的辛苦都值了。從剛下鄉時的手足無措,到現在能帶著全村人致富,她好像真的在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秋風卷起報紙的一角,露出照片上她的笑臉。蘇瑤摸了摸臉,有點發燙。不知道陸戰野看到這張照片時,會是啥表情?
她轉身往家走,要給孩子們做新衣服,還得把家里打掃干凈。陸戰野回來那天,一定要讓他看看,紅旗大隊現在有多好,他們的家,有多溫暖。
路過合作社的倉庫時,蘇瑤看見李寡婦正在縫麻袋,縫紉機踩得飛快,嘴里還哼著小曲。旁邊堆著剛摘的蔬菜,綠油油的一片,看著就有生氣。
“李嬸,忙著呢?”蘇瑤笑著打招呼。
“蘇知青啊。”李寡婦抬起頭,臉上帶著笑,“這不是看蔬菜收得多,趕緊縫點麻袋好裝貨嘛。”
蘇瑤走過去,拿起個麻袋看了看,針腳細密,比商店里賣的還好。她贊道:“你這手藝,越來越好了。”
李寡婦不好意思地笑了:“都是你教得好。對了,我攢夠錢買縫紉機了,等陸同志回來,給他做件新襯衣。”
“那太好了。”蘇瑤說,“他的衣服袖口都磨破了。”
兩人說著話,太陽慢慢西沉,把菜地里的影子拉得老長。蘇瑤看著滿場的蔬菜,心里全是希望。
她知道,好日子還在后頭。等陸戰野回來,一起把合作社辦得更大,讓紅旗大隊的名字,不止上縣報的頭條,還要讓更多人知道。
晚上,蘇瑤坐在燈下給陸戰野回信,寫了孩子們的新衣服快做好了,合作社又進了批新化肥,李寡婦的縫紉機也買回來了。
寫到最后,她猶豫了很久,才寫下一句:“我們都等著你。”
放下筆,蘇瑤看著窗外的月亮,覺得今晚的月色格外溫柔。她仿佛能看到陸戰野收到信時的樣子,看到他摸著報紙上她的照片,露出淺淺的笑。
夜深了,蘇瑤把信放進信封,貼好郵票,放在桌上。明天一早就寄出去,能讓他早點收到。
她躺在床上,想著陸戰野回來那天的場景,嘴角忍不住上揚。或許,他會帶很多好吃的給孩子們,或許,他會穿著李寡婦做的新襯衣,或許,他會像上次那樣,站在門口,笑著說一句“我回來了”。
不管怎樣,他要回來了。這個念頭讓蘇瑤心里暖暖的,連窗外的風聲,都變得溫柔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