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的時光,如同指間流沙,悄無聲息地滑落。轉(zhuǎn)眼間,紫云小學的孩子們,已站在了畢業(yè)的門檻上。
這六年,對黎星宇而言,是記憶的萬花筒。回想起被老師表揚時揚起的嘴角,被罰站時漲紅的臉頰,和朋友們在操場追逐的笑聲,在課桌下偷偷分享零食的竊喜......點點滴滴,都深深烙印在心底。
他也交到了人生最初幾個真正意義上的好朋友。那時的友誼,純粹得像山澗清泉,大家各有所愛,或癡迷游戲,或醉心繪畫,或向往冒險,或熱愛奔跑,但聚在一起時,總能敞開心扉,笑聲飛揚。
然而,成長的軌跡終將分岔。未來,他們會奔向不同的遠方,學習不同的知識,經(jīng)歷不同的人生。
那些曾經(jīng)親密無間的玩伴,或許會漸漸淡出彼此的生活圈,成為父母口中“小時候那個誰誰誰,現(xiàn)在也不知道怎么樣了”的模糊剪影。每每想到此,黎星宇心頭便掠過一絲難以言喻的悵惘。
畢業(yè)考試前的最后一天,課程表上只剩下語文和數(shù)學,各占半天。平日里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老師們,今日卻格外沉默。他們或倚窗而立,或緩步輕踱于課桌之間,目光溫柔地拂過一張張熟悉又即將遠去的臉龐。
對他們而言,這一天是解脫,終于可以暫時卸下育人的重擔;但更是離愁,朝夕相處了兩三年的“熊孩子們”,就要飛向更廣闊的天地了,心頭那份不舍,沉甸甸的。
六年級的班主任黃老師,是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也是位溫柔賢惠的母親。
黎星宇還記得,有段時間黃老師家里沒人帶孩子,她便時常把年幼的女兒帶到學校。小姑娘乖巧地坐在學生堆里,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聽媽媽講課文,講故事。
小姑娘顯然也繼承了父母的書卷氣,小小年紀就對書本愛不釋手。
黃老師的丈夫也是一位教師,黎星宇印象中他只來過學校三次。第一次是代課,第二次也是代課。而這第三次,卻是為了守護妻子。
那是一次驚心動魄的事件。黃老師在另一個班上課時,試圖調(diào)解一起學生沖突。
混亂中,她被推搡倒地,頭部重重磕在講臺角上,鮮血直流!其他老師見狀,慌忙撥打了她丈夫的電話。
那位丈夫老師聞訊,一邊報警,一邊火速趕往學校。
萬幸,黃老師送醫(yī)搶救后脫離了危險,但那次事件在她額角留下了一道淺淺的疤痕。那個男生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聽聞因其未成年,最終由其母親代為承擔了部分責任。
更令人動容的是,黃老師躺在病床上,心心念念的仍是她的學生和教案。一出院,她便帶著尚未痊愈的虛弱身體,第一時間回到了講臺。
自那以后,只要是黃老師的課,全班同學都格外認真,仿佛要用行動彌補那份心疼與愧疚。
那年的教師節(jié),在幾位有威信的同學組織了一下,大家紛紛拿出零花錢,湊在一起,給黃老師精心挑選了一個果籃和一束美麗的鮮花。
黎星宇永遠忘不了那個場景:班長和語文課代表捧著禮物走上講臺,全班同學齊刷刷起立,聲音洪亮而真摯:“老師您辛苦了!教師節(jié)快樂!!!”
果籃里,靜靜地躺著一封由全班同學簽名的信:
尊敬的黃老師:
您好!
之前發(fā)生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您為了教育我們這些不懂事的學生,付出了太多太多,甚至承受了本不該有的傷害。
躺在病床上,您還惦記著備課,惦記著我們的學習。出院后,您又第一時間回到我們身邊。您的堅持和付出,讓我們深深感動,也讓我們明白了什么是責任與擔當。
今天是教師節(jié),同學們用平時攢下的零花錢,給您買了這束花和水果。東西雖小,卻是我們?nèi)w同學的心意。希望您能收下,也希望您保重身體!
此致
敬禮!
六年二班全體學生
黃老師讀著信,眼眶漸漸濕潤。她抬起頭,望著臺下那一張張稚嫩卻寫滿關(guān)切的臉龐,嘴角緩緩綻開一個無比燦爛的笑容。
晶瑩的淚珠,如同最純凈的珍珠,無聲地滑過她的臉頰。那一刻,幸福與欣慰的光芒,在她眼中熠熠生輝。
這一幕,被黎星宇深深地刻印在記憶的膠片上。那時的老師年輕而堅韌,那時的學生懵懂卻赤誠。
這張名為“師生情”的畫卷,或許在幾十年后,畫中人的面容會變得模糊,但那份源自心底的感動與溫暖,卻會穿越時光的長河,永遠鮮活。
最后一堂語文課,黃老師沒有站在講臺上。她輕輕走下講臺,緩緩走過每一張課桌,目光溫柔地撫過每一個孩子的臉龐。
她輕聲細語,和這個說說,和那個聊聊,仿佛要把最后的叮嚀都刻進孩子們的心里。
走到黎星宇身邊時,她習慣性地瞥了一眼他的作業(yè)本,無奈地嘆了口氣:“黎星宇啊黎星宇,你這字......還是這么龍飛鳳舞,跟草上飛似的!我說了多少次,字要寫工整!你看看人家朱筱雅的字,再看看你的,不覺得臉紅嗎?”
黎星宇早已習慣了這套說辭,嬉皮笑臉地辯解:“老師,這您就不懂了吧?這叫‘飄書’!是我自創(chuàng)的,融合了行書的流暢和草書的奔放,筆鋒豪邁,不拘一格,多符合我的性格啊!這絕對是藝術(shù)!您得學著欣賞!”
他這番“歪理”總能逗得全班哄堂大笑,這次也不例外。黃老師也被他氣笑了,嗔怪道:“你這臉皮啊,比城墻拐彎還厚!還藝術(shù)呢?我看是‘鬼畫符’還藝術(shù)呢!”
旁邊的同學也笑著起哄:“就是!每次看你的字都跟破譯密碼似的,要是都能看懂,咱們班直接集體保送考古系了!”
黎星宇樂呵呵地接茬:“那敢情好啊!老師和同學們都成了考古專家,多掌握一門手藝,以后還能搞個副業(yè)!”
安靜的課堂再次被笑聲淹沒。黎星宇的張揚個性,早已融入他的一筆一畫。若非朝夕相處了六年,恐怕真沒人能輕易讀懂他那“天書”般的字跡。
畢業(yè)晚會,在學校的混凝土操場上舉行。全校一百四十多名畢業(yè)生、校領(lǐng)導和所有任課老師齊聚一堂。
暮色四合,篝火被點燃,橘紅色的火焰跳躍著,映照著每一張年輕而興奮的臉龐。大家吃著零食,喝著飲料,說說笑笑,空氣中彌漫著離別的感傷與青春的歡暢。
隔壁班的數(shù)學老師,平日里總是一身樸素衣著,表情嚴肅,仿佛不食人間煙火。
此刻,他卻抱著心愛的吉他,走到了篝火旁。他清了清嗓子,用略帶沙啞的低沉嗓音,配上簡單的G調(diào)和弦,彈唱起一首他最近練習的曲子。
歌聲在夜空中飄蕩,旋律算不上多么優(yōu)美,卻充滿了真摯的情感。在大多數(shù)同學聽來,平日里嚴肅的數(shù)學老師此刻竟如此帥氣,他的歌聲宛如天籟,充滿了魅力。
然而,在黎星宇聽來,這表演卻充滿了瑕疵。老師的發(fā)聲方式不夠科學,他的和弦轉(zhuǎn)換略顯生澀,音準也時有偏差,旋律也顯得斷斷續(xù)續(xù)。
對音樂感知異常敏銳的他,本能地皺起了眉頭。但他深知,這是老師的一片心意,在這樣溫馨的場合挑刺,不僅不禮貌,更會破壞氣氛。于是,他選擇埋下頭,專注地對付手中的烤串,默默地將那些專業(yè)的評判咽回肚子里。
細心的朱筱雅捕捉到了他細微的表情變化,湊近小聲問:“怎么了?你不喜歡老師的表演嗎?”
黎星宇咽下嘴里的食物,坦誠又盡量委婉地說:“嗯......從專業(yè)音樂的角度看,確實......不算好。跑調(diào),節(jié)奏不穩(wěn),和弦按得也不夠準。但如果不談專業(yè),老師能完整地表演下來,這份心意和勇氣,很值得肯定。”
“哦?”朱筱雅眼睛一亮,“這么說,小宇你對音樂很懂咯?”
黎星宇歪著頭想了想,眼中閃過一絲他自己也未曾察覺的光芒:“嗯......也說不上很懂吧。就是......好像天生對旋律比較敏感,聽到音樂,就能感覺到里面的起伏和變化。也許......我以后能成為一個音樂家呢?”他的語氣帶著一絲不確定,又帶著一絲向往。
“哇!好特別的夢想啊!”朱筱雅由衷地贊嘆,篝火的光芒在她眼中跳躍,“說不定,這就是你的天賦呢!小宇,我相信你,也許你真的能成為一名很棒的音樂家!”
黎星宇笑了笑,沒有接話,目光重新投向跳躍的篝火。火光映照著他年輕的臉龐,也映照著他心中悄然萌芽的、關(guān)于音樂的夢想。畢業(yè)的篝火終將熄滅,但有些東西,如同那夜空的星辰,已在少年心中悄然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