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前提示】
1.本卷為“群像慢章”,時間跨度僅一夜(北溟極晝之夜的最后三個時辰)。
2.全章分六幕:
①“雪燈舟”夜泊;②“照影舟”潛渡;③鮫人舊誓;④林家殘影;⑤雪潮前夜;⑥黎明前的盟誓。
3.重細節(jié)、重對話、重伏筆。請安心慢讀。
————————
幕一雪燈夜泊(亥時三刻)
北溟極晝之夜的最后三個時辰,天幕呈幽藍色,無星無月,唯有飛雪。
雪燈舟停在“雪落灣”最深處,四周是萬年不化的冰壁。
冰壁里嵌著無數(shù)鮫人尸骨,藍鱗映雪,像一盞盞永不熄滅的冷燈。
鳳青鸞坐在船尾,膝上攤著一張鮫綃海圖,指尖一點幽藍火,照亮圖上的暗紋。
謝無羨倚在桅桿下,以劍骨為杖,一圈一圈削木頭——削的是船槳,也是焦躁。
阿梨蹲在船頭,獨臂抱膝,看雪落在掌心,又化掉。
阮煙抱琵琶,盲眼低垂,指尖輕撥,卻無聲——
弦上覆了薄冰,彈不響,便不彈。
雪笙從水里浮出,魚尾拍碎薄冰,帶來一盞鮫人淚凝成的燈。
燈里,鮫人王雪瀾的幻影時隱時現(xiàn)。
“王說,極晝最后一夜,是他百年里唯一可清醒的時刻。”
鳳青鸞抬眸:“那便替他守這一夜。”
她把雪燈掛在桅桿最高處,燈影投在冰壁上,
映出六個影子——像六把未出鞘的劍。
————————
幕二照影舟潛渡(子時初)
下界,天璇宗。
同樣的極晝之夜的投影里,刑峰之巔那盞霜燈亮得刺眼。
蕭御披玄氅立于燈下,掌心雷符化作一粒星子,投入燈芯。
星子炸開,燈影投向北溟,落在一艘悄然靠近的“照影舟”上。
舟身以霜燈為引,通體透明,像一片薄冰。
舟頭站著孟雪舟,跛腳卻穩(wěn);
舟尾是阮煙,琵琶覆霜,卻彈得錚錚有聲。
舟腹里,裝著三十壇“春雷酒”——
天璇宗特釀,可破鮫人鎖喉咒,亦可醉倒化神。
舟過雪落灣,燈影與雪燈舟的雪燈遙遙相對。
孟雪舟低聲:“少主,北溟極晝最后一夜,風浪最靜。”
蕭御的聲音隔著燈影傳來:“那便靜中取動。”
————————
幕三鮫人舊誓(子時三刻)
雪笙帶路,引眾人潛入冰壁深處。
冰壁里,鮫人王雪瀾被囚于“雪魄牢”。
牢以萬年玄冰為壁,以鮫人骨為鎖,以雪魄丹為燈。
雪瀾人身魚尾,銀發(fā)覆雪,胸口嵌著半顆血紅的雪魄丹。
他睜眼,聲音沙啞:“阿瑤的女兒?”
鳳青鸞跪地,以指尖火融冰,跪在冰水里,
“晚輩鳳青鸞,來赴百年之約。”
雪瀾抬手,指尖落下一滴鮫人淚。
淚凝成珠,珠里映出百年前的畫面——
少女謝瑤踏雪而來,以火破牢,救下鮫人全族。
雪瀾以鮫人王血為誓:
“百年后,雪潮起,鮫人助謝氏雪恥。”
鳳青鸞以指尖血為印,與雪瀾掌心相貼。
鮫人血與太陰火交融,在冰面上烙下一朵小小的雪燈紋。
————————
幕四林家殘影(丑時初)
極晝之夜的冰面,忽然傳來輕微裂響。
一行黑影踏雪而來,身著林家暗紋雪衣,面覆鬼面。
為首之人,竟是林硯——
本該在下界被蕭御斬殺的副將,卻在上界出現(xiàn)。
林硯左臂齊肩而斷,以鮫人骨為假肢,鬼面下露出半張燒爛的臉。
他嗓音沙啞:“鳳青鸞,北溟極晝最后一夜,送你上路。”
三十名林家死士,同時祭出“雪魄釘”。
釘長三寸,通體雪白,釘尾綴著幽藍鬼火。
謝無羨橫劍,劍骨在雪夜里發(fā)出龍吟。
阿梨獨臂飛刃,刀刀封喉;
阮煙琵琶破冰,弦音如刃;
雪笙以魚尾拍碎冰面,卷起雪浪。
鳳青鸞未動。
她指尖幽藍火化作雪燈,燈影投在冰面,
映出林家死士的影子——
影子被燈火拉長,再拉長,
最后,被謝無羨的劍氣一一斬斷。
林硯倒在雪里,鬼面碎裂,露出一張年輕的臉。
他望著鳳青鸞,聲音輕得像雪落:
“我只是……想活著回家。”
鳳青鸞以指火覆他雙眼:“那就安息。”
————————
幕五雪潮前夜(寅時三刻)
極晝將盡,天邊泛起淡青色。
雪燈舟與照影舟并排泊在冰灣。
兩盞雪燈,一盞幽藍,一盞霜白,交相輝映。
舟上眾人圍爐而坐,爐中是春雷酒,酒里映著六張臉。
孟雪舟舉杯:“三年后,雪潮起,祭天大典,同破太陰宮。”
眾人齊聲:“同破!”
酒過三巡,阮煙撥弦,終于彈響了第一聲。
弦音清越,像雪落劍鳴。
阿梨以刀擊舟舷,節(jié)拍鏗鏘。
雪笙以魚尾拍水,水花如雪。
鳳青鸞以指尖火在冰面上寫下盟書:
“雪燈照影,照我歸人。三年之期,不死不休。”
————————
幕六黎明前的盟誓(卯時初)
極晝最后一絲幽藍褪去,東方泛起魚肚白。
雪燈舟與照影舟同時起錨。
一艘北上,赴雪潮;
一艘南下,歸天璇。
鳳青鸞立在船尾,回望冰塔。
塔尖冷光,像一柄未出鞘的劍。
她抬手,指尖火化作雪燈,高懸桅桿。
燈火在晨風里搖曳,映出她眼底的金瞳。
“三年后,雪潮起,祭天大典,同破太陰宮。”
她的聲音,被晨風帶向極北,
也帶向極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