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何大清的才藝表演
- 四合院:何雨柱從1948開始
- 老街口的墻
- 2061字
- 2025-08-28 19:00:00
“棗兒,去吧!”
田壯不知道從哪摸了出來,對田棗說道:“柱子清楚的很,以后多帶著你和你的兄弟們和他玩,比你帶著他們好多了?!?
“哥,說什么呢?”
田棗很不開心,覺得自己被親哥蔑視。
但又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何雨柱,自己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給父母報仇呢。
“哥,那我明天過去?”
“去吧,帶個羊腿過去。”
田壯自然會答應,他和五中的呂清瞏、章天泳是一個陣營的人,只是分工不同,平時也沒什么交集。
見到田壯,何雨柱更想問,韓慶奎家里的錢拿到了嗎?
可任憑何雨柱怎么使眼色,田壯根本不搭理,就像沒看到似得。
我去!
何雨柱有些郁悶。
和田棗是好兄弟,錢在她那和在自己這兒沒區別……但關鍵是田壯得把錢拿到手了啊!
可惜,田壯沒有任何回應,氣的何雨柱直接把心肝肺也給一塊拿走了。
現在的五中,已經擺在明面上了,大軍雖然還沒有進城,但也沒有人敢動。
不少心存幻想的人還不以為然,認為五中會被清算。
但人家越活越好。
何大清來的時候,帶了一些米面糧油,不多……夠他一大家子和田棗一幫孩子吃的。
張一夫看到后,直責怪何大清太過客氣。
何大清面對領導,卻表現的非常靦腆:“沒、沒……我們和領導們來吃頓飯,已經是天大的福分,可不能占公家的便宜?!?
不得不說,何大清有表演的潛質,把一個小人物的謹小慎微展現出來,也符合他一個廚子的特征。
廚子,是伺候人的手藝,甭管手藝有多好,總會被一部分人看不起。
廚子,不就是伺候人的嘛?就算做的飯皇帝老兒都說好,那也是伺候人的貨!
那只是舊社會的看法,在一心締造新社會的張一夫眼中就不一樣了:“什么領導不領導的,何師傅您看著比我大,喊我一夫或者小張就行?!?
何大清聞言連連擺手,直呼使不得,一番客套的拉扯后,何大清就開始做飯了。
不需要何雨柱打下手,何大清和小徒弟何磊一手操辦。
何雨柱就和田棗帶著一群孩子開始干活,和學生一道,把整個學校打掃的干干凈凈。
至于原來的校長張景濤,在升旗后沒兩天就去了南方,聽說最終目的地在香江,具體不清楚。
休息的時候,何雨柱把易中海給田棗他們的紅包拿了出來,張一夫在旁邊看到這一幕,笑著詢問道:“雨柱同志,你怎么還給他們發紅包?”
“不是我發的,是我們院的一個叔叔發的?!?
何雨柱簡單的把易中海收養孩子的事說給張一夫聽,這么做不是為了讓易中海在領導心中有個好印象,而是為自己謀福利。
在張一夫這樣的人看來,一個人好不叫真的好,一個人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好,這就是有大能耐,能重點培養。
易中海憑什么給田棗他們發過年紅包?
不是因為易中海有多好,而是因為何雨柱帶著田棗他們走正道,用他的博愛感動了易中海,這才有了鄰里和睦的場景。
何雨柱以前是做什么的?
在頭條上做頭條號的,也是和‘媒體人’搭邊。
新聞媒體自誕生以來,特性并沒有改變,只是傳播的平臺發生了變化而已。
作為一個在短視頻時代還能憑借頭條號上的文字文章每個月還能賺幾千塊錢生活費的頭條號作者來說,他太清楚人們想看什么了。
張一夫思想的確進步,但他接受的洗禮太少,哪里像何雨柱生活的時代信息量如此爆炸?
果不其然,張一夫聽完何雨柱說的以后,對何雨柱進行了表揚:“雨柱同志很有能力嘛,一個人影響了整個大院的人。”
何雨柱笑了笑,對張一夫說道:“張主任,您喊我柱子就行,雨柱同志這樣的稱呼,好像我年齡很大似得,柱子就行……我爹急了就喊我傻柱,您要是不介意,也可以喊我傻柱。”
“那怎么可以?!?
張一夫連連拒絕,‘傻’字明顯帶著侮辱人的字樣,他不會這么喊。
不過還是接受了何雨柱的請求,直接喊柱子。
親切!
田棗隨后把所有人手里的紅包拿了出來,又從自己口袋里摸出來兩塊大洋,在張一夫不解的目光中,田棗把這些錢放在一起,解釋道:“這是易叔給我們的壓歲錢,但餃子是他收養的孩子,煤核和春喜姐是他的干兒子、干女兒,這些錢給他們……我得讓易叔知道,他收養了幾個孩子不假,但他們也是有娘家人給撐腰的?!?
一句娘家人,把張一夫感動的不要不要的。
自己在隊伍里也好幾次調換,但老部隊對他非常照顧,一句娘家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似得。
格外親切!
……
另外一邊的何大清,準備好了做飯的材料,普普通通的材料,在何大清手里玩出花來。
羊肉胡蘿卜湯,辣炒悶罐肉,腌蘿卜,燉白菜……再加上葷油烙餅,簡簡單單四個菜一個餅,卻燒的滿校飄香,張一夫饒是立場堅定,聞到飯菜的香味也不由得食指大動。
太香了。
何大清招呼同學們吃飯,自己則和張一夫他們坐一桌,本來何大清還拿出來半瓶汾酒準備慶祝一下過年呢,但張一夫和呂清瞏等人并沒有喝,反而讓何大清喝。
原因很簡單,現在大軍還沒進城,他們必須以工作為重,喝酒更是被嚴令禁止的。
就算是大年夜也不行。
張一夫他們以水代酒,感謝何大清大年三十還來給他們做飯,何大清表示這都是應該的,一切盡在不言中。
吃過飯,收拾好,大家一起表演節目,張一夫和同學們來了幾次大合唱,可這么一直唱也不對勁。
大年三十晚上的節目,怎么能這么單一呢?
大家得活泛起來?。?
何雨柱看到了何大清,腦海中浮現出他在小學課外讀本《許三觀賣血記》中用嘴巴炒紅燒肉的節選片段,何雨柱心中有了主意。
一曲合唱罷了,何雨柱立刻舉手提議:“爹,給大家伙表演個炒菜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