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廟的小乞丐共有十五人,十個男孩,五個女孩子。林二花負(fù)責(zé)統(tǒng)計(jì)了人數(shù),又按照嚴(yán)希的吩咐,給他們量了尺寸,記錄下來。
嚴(yán)希又給了她十兩。讓她來安排鎮(zhèn)上的事情。
她先去牙行雇了兩個打手,看家護(hù)院,各個膀大腰圓,看著就有威懾力。一個月300文。又雇了三個幫忙的婆子,挑的都是麻利的,會做飯還會做衣服。一人一月200文。
兵分兩路,一個婆子先帶著那兩個打手回去,將后院的屋子都打掃一遍。
林二花帶著人,去成衣鋪定制了新衣新鞋,那十五人一人兩套。又扯了兩大捆布,準(zhǔn)備讓她三個做工服。以后上工的時候換著穿。
又買了幾床棉被,枕頭之類的,洗臉的盆,巾子,等生活用品。買的東西多了,店主也給送貨上門。
她們就騰出手來,去購置鍋碗瓢盆,米面糧油了,雞蛋 ,肉菜。
回來的路上,她們又去買了一輛騾車,一輛馬車。騾車用來運(yùn)糧食,馬車是考慮到,以后嚴(yán)??赡苄枰?jīng)常往鎮(zhèn)上來,需要一個代步的工具。
回到鋪?zhàn)?,將馬車牽到后院的牲口棚,喂些干草即可。又吩咐三個婆子,將剛買來的東西卸下,拿些魚肉做成一大鍋肉湯。便又趕著牛車,帶上一個打手并十五套衣服鞋子,兩塊新買的香胰子,去了破廟。
寺廟外的小河邊,一群孩子,下餃子似的往河里躥,接過,林二花遞來的兩塊香胰子,將全身上下都洗了個干干凈凈。男孩一塊,女孩一塊,分在兩處。等洗完了,晾干身體,穿上之前領(lǐng)的衣裳鞋襪。又回到破廟前,晾干頭發(fā)。
等都整理妥當(dāng),才帶著他們回了百福街。
路上,林二花又拿了些銀錢,讓那打手去買了二三十個饅頭?;厝サ臅r候夕陽漫天,一群干干凈凈的孩子擠滿車廂,渾身清爽,舒服極了,微風(fēng)吹過,一片祥和。
將孩子們安置在后院的三間屋子里,一間屋子住五個人,由三個年紀(jì)大點(diǎn)的孩子帶領(lǐng)。房間打掃的干干凈凈,桌上的茶壺里都蓄滿了水,床上的被褥枕頭看起來松軟無比,比起破廟好了不知多少倍。
幾個年紀(jì)小些的孩子,坐不住,蹦蹦跳跳的開心極了,左摸摸右看看,嘰嘰喳喳。
肉湯的香味飄來,林二花又招呼孩子們?nèi)ワ執(zhí)?。一張大長桌,坐滿了人,一人面前放了一碗魚肉湯,又給孩子們一人發(fā)了一個大饅頭,囑咐他們細(xì)嚼慢咽,這才端起魚湯喝了一口,奶白的魚湯,喝起來鮮香濃郁。饅頭又白又軟,咽下去嘴里還有甜味。孩子們吃的異常滿足!
最后,將一大鍋湯都喝了個精光。
飯后,幾個大孩子搶著幫三個婆子一塊洗碗,拗不過他們,便一群人蹲在井邊,你洗我涮,順便嘮嘮嗑。
孩子們名字都簡單,按年齡大小排序,小一,小二,小三,小四。。。。。。以此類推。倒也好記。最大的年紀(jì)也有十三歲了,最小的那個和二狗差不多大,就是瘦弱的很,看起來只有五六歲的樣子。
三個婆子自我介紹叫:李京花,劉巧妹,吳惠芳。
年紀(jì)最大的是李京花,今年42歲,頭發(fā)有些白,眼神清明,笑起來和藹可親,劉巧妹今年40,左臉頰有一顆痣,眼神溫和,頭發(fā)卻烏黑濃密,看起來比另外二人年輕不少。最后一位是吳惠芳,39歲,頭發(fā)有些稀疏,眼角紋路明顯,平日里應(yīng)該是個特別愛笑的人,一笑起來,眼睛都瞇成了縫。
那兩個打手,二十七八歲,一個叫牛力,一個叫吳越。
叫牛力的那個,膀大腰圓天生力氣大。吳越則身手矯健,身材精壯。
幾人洗完碗收拾好灶房,又去院子里坐了會兒。互相認(rèn)識過后,林二花道:“孩子們,你們這幾天就呆在這,養(yǎng)養(yǎng)身體,等著香膏鋪?zhàn)娱_起來之后,大家就要開始幫忙了。東家是個好人,不會虧待你們的?!?
幾個大孩子連忙附和道:“知道了,林嬸嬸,我們一定好好干!”
其他孩子也道:“對,我們好好干!”
幾個婆子也七嘴八舌保證:
“林妹子,您放心,還有我們呢,我們也會照顧好孩子們的?!?
“是呀!是呀!以后還得仰仗著您呢!”
“我們辦事,您放心?!?
孩子們滿眼星星,望著她,眼里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
今夜燈火璀璨,孩子們的眼里星光熠熠。
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另一邊,將小乞丐托付給林二花的嚴(yán)希,早早回了半山別院,陪李秀娥做了一下午的茉莉香膏,又嘗試了一些艾草味道的驅(qū)蚊香膏。
從熬油開始,到過濾,脂吸法,到最后放置花架吸香三日,三日后隔水融化,加入蜂蠟,攪拌加熱后,濾出精油,倒入小瓷罐冷卻,便大功告成了。之后貼上貼條,就可以放到鋪?zhàn)永镩_始售賣了。
方法簡單易學(xué),很好上手。李秀娥教了一遍,嚴(yán)希就學(xué)會了。
她又在屋外的竹林里扯了些竹葉,其他有香味的花草實(shí)驗(yàn)。倒也頗得意趣。
院子里擺滿了高高的架子,一層一層的花架放置在上頭,堆的滿滿當(dāng)當(dāng)。
王家村的作坊,在村長和王大牛的指揮下,開始搭建,每家每戶,都放滿了,孩子們上山摘的花,嬸子們則負(fù)責(zé)漂洗干凈,放在架子上,等太陽曬干。
二狗今天可威風(fēng)了,舉著個小棍子,指揮著孩子們,爬上爬下的摘花。認(rèn)識艾草的孩子,則背著小背籮,割艾草。
二狗在一旁做小監(jiān)官:“你,王小強(qiáng),就是說你,不要把花掐散了,要完整一點(diǎn)?!?
“二妮姐姐就摘的很好,漂亮,你們要跟她學(xué)習(xí),我娘說了,一筐花給二個銅板,碎的不要,臭的不要,摘之前先聞聞?!?
聽到有錢拿,孩子們雙眼發(fā)亮:“真的嗎?好耶!那我們多摘一些,我想買糖葫蘆吃。”
“我。。。我也想吃?!币粋€小娃,三歲的模樣,一邊流口水,一邊坐在地上摘花。小手輕輕,摘下一朵小花,放在一個小小的竹編提籃里。她旁邊的小姑娘看見了,從懷里掏出手帕子,給弟弟擦了干凈嘴。又走到一邊繼續(xù)摘花去了。
那是林二花的小孫子,王小羽,另一個是她姐姐,王小雪。
王小雪和二狗差不多大。小姑娘長得白白嫩嫩,還曬不黑,看她奶奶做了幾次菜,居然就能將步驟都記下來,懂事又機(jī)靈,嘴還甜,看見長輩湊上去,就是叔叔好,嬸嬸好的,可招村里人喜歡了。
摘花結(jié)束,在二狗的帶領(lǐng)下一群孩子,慢慢往村中的空地處走。大人們得了消息,拿上自家曬谷子的大簸箕。在那集合,將好的花挑出來,由方蘭花給結(jié)了錢。就端著花準(zhǔn)備去洗花,洗干凈了帶回自家院子里曬干,等作坊建成了,就能移進(jìn)去。
想來用竹子搭的作坊,應(yīng)該三四日便能建成。
就建在東邊那塊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