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千里之外
- 能修的我能修不能修的我也能修
- 多吃不肥
- 2958字
- 2025-08-22 06:00:00
手機的震動,像是一只執著的蚊子,在他耳邊嗡嗡作響。
蘇毅煩躁地抓過手機,準備直接關機。屏幕亮起,是一條微信群的@消息,來自那個他畢業后就設置了“消息免打擾”,幾乎從不點開的大學同學群。
【@蘇毅,出來接活兒了!聽說你現在是咱們首屈一指的維修大師?】
發消息的人叫趙凱,大學時睡在蘇毅上鋪的兄弟。當然,是那種塑料兄弟。趙凱家里條件不錯,為人長袖善舞,在學生會混得風生水起,畢業后更是直接進了一家國內頂尖的無人機研發公司“天穹科技”,春風得意。
群里立刻有幾個捧哏的跟上。
【凱哥又拿咱們蘇大學霸開涮了。】
【蘇毅現在可是老板,蘇老板!修個電磁爐收八塊的那種。】
【哈哈哈哈,凱哥你別鬧,你那一個零件都夠蘇毅開一年店了。】
蘇毅皺了皺眉,點開聊天記錄往上翻。
原來,是趙凱在群里炫耀,說他負責的一個項目,一臺從德國進口的“高精度激光動態校準儀”出了問題。他貼了幾張照片,那是一臺造型復雜、遍布傳感器和精密導軌的銀白色儀器,背景是窗明幾凈、充滿未來感的實驗室。
趙凱:【媽的,這德國佬的東西就是金貴,稍微有點毛病,售后就要價三十萬,還得等半個月。項目經理臉都綠了。】
有人問:【什么毛病啊?】
趙凱:【說不清楚,就是運行的時候,到某個特定功率,核心的激光發射臂會產生高頻微顫,精度直接掉一個數量級。我們自己的工程師查了一周了,軟件、電路、供電都查了個遍,愣是找不出問題。】
然后,就有人半開玩笑地提了一嘴,說蘇毅不是回家搞維修了嗎,手藝活說不定比工程師好使。
于是,便有了開頭那一幕。
趙凱的@,與其說是求助,不如說是貓捉老鼠般的戲弄。他高高在上地拋出一個無人能解的難題,再輕飄飄地點名那個“墮落”回老家的昔日學霸,享受著這種身份反轉帶來的優越感。
蘇毅本想直接鎖屏,眼不見為凈。
但趙凱似乎認準了他會看,又發了一條消息,還附帶了一個嘲諷的笑臉表情。
【蘇毅,別裝死啊。給你個機會,幫我看看這“大號手電筒”哪兒壞了,你要是說對了,我給你發個888的紅包。】
直播間里,通過手機屏幕看到這一切的觀眾們,瞬間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來了來了,我最喜歡的裝逼打-臉環節!】
【這哥們兒墳頭草幾米高了?敢在祖師爺面前玩技術?】
【主播別忍!用原子對撞機給他修!讓他知道什么叫殘忍!】
蘇毅的眼神冷了下來。
他不是圣人,沒興趣跟傻子置氣。但這種指名道姓的羞辱,像一根蒼蠅毛,總在你最想清凈的時候,非要往你臉上撩撥。
他坐直了身子,將手機屏幕上那張“高精度激光動態校-準儀”的圖片放大。
“宗師級機械透視”,開啟。
一瞬間,手機屏幕上那張二維的圖片,在他的視野里,被重構成了一個完整、透明的三維模型。
電路板上的能量流,穩定。
軟件控制邏輯,無懈可擊。
供電模塊的電壓曲線,平滑如鏡。
正如趙凱所說,從電子和軟件層面,這臺儀器完美無瑕。
但蘇毅的視線,穿透了這些表象,直接沉入了最底層的機械結構,深入到原子層面。他“看”到了那根在特定功率下會產生微顫的激光發射臂。
發射臂的基座,是一個由特殊合金打造的、結構極其復雜的萬向節。在萬向節內部,一個負責抵消旋轉慣量的平衡塊,與它的固定軸之間,存在著一個只有3微米(μm)的間隙。
這個間隙,比人類頭發絲的直徑還要小二十倍。
正常情況下,這個間隙會被潤滑油膜完美填充,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但問題出在組裝上。當初負責安裝的德國工程師,在擰緊基座的一顆固定螺栓時,扭矩稍微大了一點點。
這一點點的過量扭矩,使得平衡塊的固定軸產生了一個微乎其微的、原子級別的形變。
當儀器低功率運行時,一切正常。可一旦功率提升,激光發射臂的旋轉速度達到某個臨界點,那個被擠壓的平衡塊,就會與固定軸之間產生一種特定頻率的共振。
3微米的間隙,成了這場共振的舞臺。
高頻微顫,由此而來。
這是一個純粹的、極致的、隱藏在機械結構最深處的物理瑕疵。它不屬于任何故障代碼,也無法被任何電子診斷程序檢測出來。除非把整臺機器拆成零件,用三坐標測量儀一微米一微米地去量,否則,神仙難斷。
“蠢貨。”
蘇毅輕聲吐出兩個字。
他拿起手機,在那個沉寂了四年的同學群里,發出了畢業后的第一條消息。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憤怒回擊,只有一行簡短得像診斷報告的文字。
蘇毅:【第三外殼的四號位固定螺栓,往回松四分之一圈。基座平衡塊的預緊力過大,導致高功率下產生了共振溢出。】
發完,他把手機往旁邊一扔,靠回躺椅,閉上了眼睛。
整個世界,清凈了。
……
“天穹科技”,A棟,三號實驗室。
趙凱正翹著二郎腿,享受著手下實習生給他泡的咖啡,一邊刷著手機群,等著看蘇毅的笑話。
當那條消息彈出來時,他嘴里的咖啡差點噴出來。
“噗……咳咳!”
他看著那行字,愣了足足十秒鐘,然后爆發出一陣大笑。
“哈哈哈哈!這小子瘋了吧?還共振溢出?預緊力過大?他以為這是在擰拖拉機的螺絲嗎?”
周圍幾個年輕的工程師也湊過來看,紛紛搖頭。
“凱哥,你這同學是寫小說的吧?這詞兒一套一套的。”
“就是,這臺機器的裝配扭矩都是有德國原廠標準數據的,怎么可能出錯。”
趙凱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他把手機截圖,準備發個朋友圈,好好嘲笑一下這個不自量力的老同學。
就在這時,項目經理黑著臉走了進來。
“怎么樣了?還沒找到問題?德國那邊說,派工程師過來,最快下周一!這期間的損失誰負責?”
實驗室里的氣氛瞬間降到冰點。
趙凱的笑容也僵在了臉上。
他看著項目經理那張能刮下霜來的臉,又低頭看了看手機屏幕上蘇毅發的那句話。
一個荒誕的念頭,鬼使神差地冒了出來。
反正……死馬當活馬醫?
他清了清嗓子,對旁邊一個正在對著電路圖發呆的實習生說:“小李,你去,把那臺儀器第三外殼的四號螺栓,用扭力扳手……松個九十度。”
實習生一臉茫然:“啊?凱哥,這……這不合規程啊,萬一……”
“讓你去就去!廢什么話!”趙凱煩躁地揮揮手,“出了事我擔著!”
實習生不敢再多問,拿著一套精密的工具,走到那臺價值千萬的儀器前,找到了那個比指甲蓋還小的內六角螺栓。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手上。
“咔噠。”
扭力扳手發出一聲輕響。
實習生小心翼翼地將螺栓擰松了四分之一圈。
項目經理皺著眉:“趙凱,你又在搞什么名堂?”
趙凱沒理他,死死盯著儀器,對操作員喊道:“開機!功率拉到百分之九十!”
操作員按下按鈕。
儀器啟動,激光發射臂開始平穩地旋轉,加速。
功率指示燈的數字,一路攀升。
50%……60%……70%……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以往,一到75%的功率,那要命的高頻微顫就會出現。
80%……
85%……
90%!
綠色的指示燈穩定地亮著。
顯示屏上,激光落點的精度數據,穩如磐石。
那根纖細的發射臂,在高速旋轉中,如同一道靜止的幻影,沒有一絲一毫多余的抖動。
安靜。
實驗室里死一般的安靜。
項目經理的嘴巴,緩緩張開。
那幾個剛才還在嘲笑的工程師,臉上的表情,像是見了鬼。
“我……我操……”實習生小李看著自己手里的扳手,喃喃自語,“神了……”
趙凱站在原地,感覺一股寒氣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
他不是傻子。
他知道,剛才發生的一切意味著什么。
一個遠在千里之外,只靠一張照片,就精準指出了一個由幾十個碩博工程師、耗費一周時間都找不到的、隱藏在原子層面的機械故障的人。
這是什么怪物?
他猛地抓起手機,手指顫抖地點開微信,找到蘇毅的頭像,發了條消息過去。
【兄弟!不,大師!您是怎么看出來的?!】
一個紅色的感嘆號,彈了出來。
【對方已拒收你的消息。】
趙凱不信邪,又點開同學群,想在群里@蘇毅。
他發現,蘇毅的頭像,已經變成了灰色。
他退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