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人有悲歡離合
- 玄幻:我繼承了六十萬兩殺身禍
- 踏雪驚鴻
- 2428字
- 2025-08-25 15:30:05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雖然在這方超凡世界,武道強(qiáng)者活到百歲并不是難事,但大多數(shù)人連鍛體都無法突破。
這大多數(shù)人當(dāng)然包含了這些大臣的某些親人。
這群平均年齡可能都超過了五十歲的朝堂肱骨,一生中經(jīng)歷過無數(shù)的悲歡離合。
這一句毫無疑問擊中了他們內(nèi)心中的那處柔軟。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最后這飽含著祝福的詞句,又勾起了他們對遠(yuǎn)方親人的思念。
“唉,我敗了?!?
崔衍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說自己的詩能比得上這闋詞。
因為連他都想起了遠(yuǎn)在魏國的親人。
什么‘定是以前花水磨工夫雕琢的’之類的爭辯之言也說不出口了。
這種水平的詩詞,一輩子能寫出一篇就已經(jīng)可以流芳千古了。
你來雕琢一個給我看看?
“這李維,是不是就是那《大離周報》上評價玉真殿下的人?”
“好像是啊,我就說那幾句詩寫得極好,原來就是他啊,這就不奇怪了。”
“難怪玉真殿下要選他作為自己的評價人呢,這簡直就是少年詩仙啊……”
一首詩可能是意外,或者代筆,但是能連續(xù)寫出三首曠世佳作,絕對是真才實學(xué)。
李維看著朝堂上眾人的反應(yīng),心里微微一笑。
難怪前世那么多網(wǎng)文穿越以后都要抄詩,這種感覺的確爽啊。
土著再牛也就是一人之才智,怎么斗得過自己腦子里幾千年的底蘊?
崔衍神色落寞,自己這大魏狀元,被李維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吊打,和親之事顯然已經(jīng)無望,他回國后也必將承受宓王和諸多武將的怒火。
“哈哈哈哈,好一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李維,……”
龍胤一時間竟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贊賞,最終憋出了萬能金句:“朕要賞你!”
這少年不僅解決了和親的難題,保全了皇家顏面,更是大大彰顯了他的文治之功。
賞,必須要賞!
隨后,龍胤提出要賞李維黃金千兩,賜子爵,爵號明月。
朝堂之上頓時又是一通拉扯,最后定為男爵,是為明月男。
李維平靜謝賞,便離開大殿中心,回到兩位公主身邊。
龍瀟瀟這小姑娘看他的眼神里充滿了喜悅和崇拜。
【這個男人真的實現(xiàn)了昨天的承諾,讓自己逃脫了和親的命運,該怎么報答他呢?】
龍碧琳則矜持淡定得多,只是對李維微微點頭,對他的表現(xiàn)表示認(rèn)可。
但無人知道,她心里的自豪已經(jīng)快要滿溢出來了。
下朝的時候,李維還遇到了自己的準(zhǔn)岳父林易水。
“賢婿,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看??!”
自從上次解開了誤會,知道李維不打算追究林佩瑤失蹤之事以后,他又把李維當(dāng)作了親女婿。
“老李要是知道你現(xiàn)在這么出息,也該含笑九泉了!”
林易水的話讓李維直翻白眼,感覺這位岳父大人確實有點缺根筋,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到現(xiàn)在這位置的。
寒暄了幾句,兩人別過,李維跟著兩位公主,坐馬車回到了公主府。
路上龍瀟瀟嘰嘰喳喳,眉飛色舞,聲情并茂地描述了比試的過程。
可惜這家伙雖然在金鑾殿上說自己只喜詩文,實際上卻是對詩詞歌賦一竅不通,那闋詞大部分都被她給忘了。
好在龍碧琳知道影姨素來喜愛詩詞,幫忙復(fù)述了一遍。
聽得蕭疏影雙瞳燦然生輝,眼中異彩連連。
“這臭小子,這么會寫詩,怎么不給我寫……”蕭疏影暗暗腹誹。
她當(dāng)然能感覺到李維對自己的非分之想,所謂被愛而不自知,那都是扯淡。
一個人對你有沒有特別的感情,是很容易就能感覺到的。
可這臭小子明明喜歡她,卻從來沒給她寫過詩。
他給龍碧琳寫過“云想衣裳花想容”,贊揚龍碧琳的美貌。
他為了龍瀟瀟不去和親,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力壓魏使。
但他竟然沒給她這個最喜歡詩詞的姨寫過詩。
真是太沒有眼力見了!
要是他給自己寫一首詩,自己早就讓他上手了,何至于到現(xiàn)在還只能弄她一身口水。
可惜李維沒有讀心術(shù),不知道蕭疏影心中所想。
此刻他正在盤算之后要做的事。
這次肯定成功名揚天下了,自己的價值正變得越來越高。
別的不說,龍鳴和龍嘯這兩個海爾兄弟現(xiàn)在想搞自己總要掂量掂量事后反噬了。
但這些都是虛的,只有突破永劫,在這方世界才能隨心所欲。
目前到氣海為止的路都很清晰,只要加點就完事了。
要不是為了鞏固基礎(chǔ),他一天就能加點加到氣海圓滿。
但氣海之后的境界,神橋,聽影姨說,需要一些必要的機(jī)緣才能夠跨入。
每個人需要的‘機(jī)緣’都不一樣。
可以確定的是,到達(dá)氣海境圓滿以后,武者心中會明悟自己的‘道途’。
而所謂的‘機(jī)緣’,正是踏上道途所必須得到的東西。
“也不知道我的道途和機(jī)緣是什么……”
在公主府用完早飯,取了些藥浴的藥材,李維便回了李府。
他還沒忘給燕雪裳帶了份公主府的早餐。
味道比他李府的要好多了。
看來就算不為了賺錢,只為他自己的口福,廚師培訓(xùn)也必須提上日程了。
與此同時,李維在金鑾殿所作的兩首詩詞迅速傳遍了大街小巷。
畢竟是給大離漲臉的事情,而且親眼見證傳世詩篇誕生的機(jī)會還是不多的。
所以這些朝中大員下朝回家以后,基本都跟家里人吹起了牛逼。
這些官員的家人便成為了第一批知道此事的人,其中就包括了那日跟左老一起在公主府答題的青年書生何啟明。
他父親是戶部侍郎何祐,在朝中也沒加入太子黨或者晉王黨。
何祐早年得罪了如今的禮部尚書司馬瑋,此人是晉王黨內(nèi)一名中堅骨干,所以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他又實在是不看好太子龍鳴那個飛舞,所以兩邊都沒巴結(jié)上,這些年在朝中被排擠的愈發(fā)厲害。
正好何啟明三次科舉不第,何祐便讓他去公主府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搭上玉真公主這條線。
何啟明沒順利被公主府收編,卻借此認(rèn)識了左老這個忘年交。
兩人經(jīng)常在一起廝混,針砭時政(鍵政)。
這次他從父親那里聽來了朝堂上發(fā)生的事,便抄寫了這兩首詩詞去找左老吹逼。
兩人在聚味軒點了些下酒菜,就聊了起來。
聊到一半,何啟明突然想到,父親對那李維的描述很像那天在公主府上見到的少年。
便說了出來。
“那小子……確實有可能,以前沒聽說過公主府有什么玉牌客卿,他能拿到,說不定就是因為詩詞造詣驚人?!?
左老雖然因為第一印象覺得李維是粗鄙武夫,但他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李維有過人之處才會被公主賞識。
之前氣急敗壞只是因為嫉妒,他讀了一輩子書,在公主眼里還不如一個毛頭小子。
甚至公主有沒有看過他的文章都難說。
而那小子卻已經(jīng)被公主帶進(jìn)金鑾殿,為她排憂解難了。
“這兩篇詩詞,寫的確實好啊。”左老看著詩稿說道。
“人有悲歡離合……”他想起了自己那英年早逝的弟弟,弟媳,還有那個襁褓之中的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