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記憶晶體的遷徙
- 玻璃幕墻上的指痕
- 烈日下的殘雪
- 736字
- 2025-08-22 18:32:12
共融生命體的探測器抵達銀河系中心的第三月,陳海若在共融之樹的果實里發現了異常波動。四十歲的守護者切開顆藍紫色果實,里面的種子已不再是單一的晶體結構,而是由無數微型記憶晶體組成的星團——每個小晶體都閃爍著不同文明的頻率光,在果實內部模擬出微型的宇宙守護網絡。
“記憶晶體在主動向高頻率區域遷徙!”王硯秋的通訊帶著超新星爆發的輻射噪音傳來。全息投影里,三十九歲的基因學家追蹤著逃離紅巨星的晶體群,它們在星際間組成的遷徙路線,與共融之樹預測的宜居帶完全重合,“更驚人的是,它們在遷徙中會互相交換數據,像群懂得分享的宇宙候鳥。”
艾莎團隊在捕獲的遷徙晶體中發現了自我進化的證據。五十歲的科學家將塊來自澤塔星系的晶體接入分析系統,發現其內部結構已從最初的鈦合金成分,進化出能吸收暗物質能量的新涂層。當她用“時光卡尺”測量涂層厚度時,晶體突然投射出澤塔文明的影像:群硅基生命體正在用恒星能量鍛造新的晶體容器,他們的鍛造手法與陳明團隊鑄造“深海時鐘”的工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是‘晶體文明’現象。”艾莎看著影像中的外星工匠在晶體上刻下守護符號,那些符號與共融之樹的年輪紋路形成跨越星系的呼應,“記憶晶體不再只是儲存工具,它們正在成為承載文明的生命體。”她身后的培養艙里,地球與外星的晶體正在融合,形成種能在絕對零度中存活的新晶體,其內部封存的記憶數據能抵抗黑洞的引力場。
當第一顆遷徙晶體墜入共融之樹的年輪,整棵大樹突然爆發出脈沖式的光芒。陳海若的三維模型顯示,這些晶體正在為宇宙守護網絡提供“記憶中繼”服務——澤塔星系的晶體接收 M78星云的信號后,會自動翻譯成仙女座文明的頻率,再轉發至地球,形成無死角的宇宙通訊網。最令人驚嘆的是,中繼過程中不會丟失任何數據,仿佛有雙無形的手在守護信息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