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舊債新香

開篇

午后的梧桐巷浸在蜜色的陽光里,張家包子鋪的竹屜歇了大半,只留最上層還溫著幾個白面饅頭。李秀蘭坐在小馬扎上摘韭菜,翡翠似的碎葉沾著水珠,在青石板上洇出星星點點的濕痕。巷口的修鞋攤傳來“叮叮當(dāng)當(dāng)”的敲打聲,老陳頭哼著跑調(diào)的評劇,把一雙布鞋的鞋底釘?shù)妹苊軐崒崱?

忽然有輛半舊的自行車停在鋪子前,車筐里裝著個鼓鼓囊囊的藍布包。騎車人支起車梯,褲腿上還沾著泥點,黝黑的臉上淌著汗珠,望著“張家包子鋪”的木牌直出神。

“是建軍?”李秀蘭先認了出來,手里的韭菜筐往旁邊挪了挪,“可有年頭沒見了,你不是在南方工地干活嗎?”

王建軍咧嘴一笑,露出兩排白牙,眼角的皺紋擠成了褶:“嬸子好,這不是趕在麥收前回來看看嘛。”他把藍布包往案板上放,“給叔和嬸帶了點新茶,南方山里采的,據(jù)說敗火。”

正文

老張從里屋拎著水壺出來,看見王建軍,手里的水壺晃了晃,水差點濺出來:“你這小子,當(dāng)年欠我的五塊錢還記著呢?”

這話逗得王建軍直撓頭。十年前他還是個毛頭小子,揣著二十塊錢來城里找活,蹲在包子鋪門口啃干硬的窩頭,是老張塞給他兩個熱包子,又借了五塊錢讓他湊夠了住宿費。后來他跟著工程隊走南闖北,換了手機號,這債就成了掛在心頭的念想。

“叔,那哪是五塊錢的事。”王建軍解開藍布包,里面除了茶葉,還有個鐵皮盒,“您還記得不?當(dāng)年我發(fā)燒躺在哪家小旅館,是您半夜送了碗姜糖水,里面臥著倆荷包蛋。我現(xiàn)在在工地上當(dāng)隊長,手下小伙子誰感冒了,我都照著您的法子給他們熬姜湯。”

李秀蘭往他手里塞了個剛出鍋的糖包:“快嘗嘗,還是當(dāng)年的手藝不?”

王建軍咬了一大口,糖汁順著嘴角往下流,他也不擦,眼睛亮晶晶的:“比當(dāng)年的還香!叔,我這次回來,是想跟您學(xué)做包子。”

這話讓老張愣了愣。王建軍說他在工地旁租了個小門面,想支個包子攤,工人們總吃盒飯不頂飽,他記著張家包子的好,覺得這營生實在。

“做包子可不是容易事。”老張蹲在煤爐邊添火,火苗“噼啪”響,“得早起和面,堿放多了發(fā)苦,放少了發(fā)僵,就跟過日子似的,得拿捏準了分寸。”

正說著,趙大爺端著個粗瓷碗過來,碗里盛著剛熬好的綠豆湯:“建軍回來了?昨兒你娘還跟我念叨,說你媳婦快生了,家里正缺個幫手。”

王建軍接過碗一飲而盡,抹了把嘴:“我媳婦說,等孩子落地,就跟我一起守攤子。當(dāng)年我在工地上讀《平凡的世界》,孫少平揣著黑面饃進城,我就想起揣著窩頭蹲在您鋪子前的光景。書里說‘勞動著是幸福的’,我現(xiàn)在信了。”

李秀蘭聽見這話,往他包里塞了袋酵母粉:“這是咱老面發(fā)的引子,比外面買的酵母香。當(dāng)年你叔跟他爹學(xué)手藝,就記著一句話——‘面要揉到,情要給到’。”

王建軍的眼圈紅了,他從自行車后座卸下個蛇皮袋,里面裝著半袋新收的小米:“這是家里地里產(chǎn)的,熬粥最養(yǎng)人。我娘說,當(dāng)年她來城里找我,是張嬸給她指的路,還讓她在鋪子后頭歇了腳。”

這時李老師抱著捆舊書從巷尾走過來,看見王建軍,停下腳步:“是建軍啊,還記得你小時候總偷摘我家的石榴不?”

王建軍撓著頭笑:“李老師,后來我不都給您送了咱家種的脆瓜嗎?”

“你送的脆瓜,夠我腌一壇子呢。”李老師把書放在案板上,“這些是給磊磊寄去的,有幾本散文,寫的都是咱北方的吃食,他看了說不定能想家。”

老張翻著那些書,忽然指著其中一本《汪曾祺散文》:“這書里寫的高郵鴨蛋,跟咱巷口老馬家的咸雞蛋一個味。”

李老師點點頭:“汪曾祺說‘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你們這包子鋪,蒸的就是這煙火氣。”

說話間,三樓的媳婦抱著孩子下來,孩子手里攥著塊南瓜餅,看見王建軍就笑:“建軍哥,我家那口子說,以后你開了包子攤,他跑車路過就多買幾個,給工友們分分。”

王建軍逗著孩子:“等叔的包子攤開了,給你留糖包,管夠。”

孩子咯咯地笑,媳婦望著王建軍:“真好,出去闖過的人,回來更踏實。”

老張蹲在門口抽煙,看著王建軍把酵母粉小心翼翼地放進包里,忽然想起自己年輕時第一次出遠門,爹往他背包里塞了把面引子,說“走到哪,有面就能蒸出熱乎的”。

正文

傍晚的梧桐巷,炊煙又裊裊升起。王建軍推著自行車要走,老張往他車筐里放了六個剛蒸好的肉包:“路上吃,墊墊肚子。”

王建軍推辭不過,紅著眼圈:“叔,等我包子攤開張,第一籠一定給您送來。”

“成。”老張揮揮手,“到時候我給你掌眼,看看褶子捏得勻不勻。”

王建軍騎著車,鈴鐺“叮鈴鈴”響,消失在巷口。李秀蘭收拾著案板,看見李老師還在翻看那些書,就問:“李老師,您說這年輕人,出去闖一圈回來,是不是更懂日子了?”

李老師合上書,望著天邊的晚霞:“就像這包子,得經(jīng)過發(fā)酵、旺火蒸,才能暄軟。人也一樣,得經(jīng)點事兒,心里才能踏實。”

這時,老張的手機響了,是張磊打來的。兒子在那頭興奮地說,他用家里寄的包子餡配方,在宿舍用電飯鍋蒸了饅頭,同學(xué)們都說有家里的味道。

“臭小子,別把鍋燒了。”老張嘴上罵著,眼角卻濕了,“放假回來,爸教你捏包子褶子,比你媽捏的還勻。”

掛了電話,老張看見巷口的梧桐樹下,趙大爺正給老陳頭遞了個肉包,老陳頭咬了一大口,油汁滴在修鞋的工具箱上,兩人都笑得樂呵呵的。

結(jié)尾

夕陽把梧桐巷染成了金紅色,包子鋪的蒸籠又冒起了白汽,混著各家飯菜的香味,在巷子里慢慢散開。李秀蘭把王建軍留下的小米倒進米缸,聽見老張在給煤爐添煤,嘴里哼著不成調(diào)的曲子。

她走過去,看見老張正對著手機傻笑,屏幕上是張磊發(fā)來的照片——幾個歪歪扭扭的饅頭擺在宿舍桌上,旁邊壓著那張包子餡配方。

“你看這小子,還真敢折騰。”李秀蘭湊過去看,嘴角也揚了起來。

“咱兒子,隨我。”老張得意地說,忽然想起什么,往面盆里加了瓢溫水,“明兒多和點面,建軍他媽說要來學(xué)做糖包,給快出生的孫子備著。”

李秀蘭應(yīng)著,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苗“騰”地竄起來,映得兩人臉上暖融融的。巷口的路燈亮了,昏黃的光落在青石板上,把往來的人影拉得長長的,像極了包子褶子的紋路。

遠處傳來賣西瓜的吆喝聲,混著包子的香氣,在晚風(fēng)里飄出老遠。老張望著巷口,覺得這梧桐巷的日子,就像他蒸了一輩子的包子,皮是尋常的皮,餡是普通的餡,可揉進了人情,就有了說不盡的滋味,在心里,在巷里,慢慢洇開,漫得很長很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临江市| 和林格尔县| 利辛县| 胶南市| 宜昌市| 柳州市| 儋州市| 阳谷县| 淮滨县| 汪清县| 汕头市| 南溪县| 武陟县| 内乡县| 公主岭市| 志丹县| 祥云县| 惠州市| 满洲里市| 岑巩县| 宿州市| 广元市| 鄯善县| 巴林左旗| 伊金霍洛旗| 米林县| 德州市| 剑河县| 祥云县| 密云县| 兴化市| 宁阳县| 炎陵县| 丘北县| 车致| 长垣县| 永靖县| 卢湾区| 大埔县|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