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海外發行后,陳元就馬不停蹄拿著跟哥倫比亞影業達成的合同,與蜀川的熊貓繁育基地,以及蜀都文旅集團的領導見面,想與他們達成合作。
去年陳元就來過了一次,可惜的是現在蜀川熊貓園,其主要功能還只是科研基地,還沒有開始像后世那般往旅游IP方向打造。
雖然也接待游客,但現在的游客規模連后世的二十分之一都達不到。
當時陳元只是拍廣告有些名氣,人微言輕,《功夫熊貓》電影還沒做好,提出的IP開發構想人們只覺是天方夜譚,并沒受到重視。
而且現階段保護區里的大熊貓數量也比較少,不像是二十多年后,大熊貓已經被保護的可以脫離瀕危動物名錄了。
不過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這次他得到了領導們的熱情接待。
《臥虎藏龍》才剛在哥倫比亞影業的幫助下拿下4項奧斯卡大獎,
老謀子正在籌備的《英雄》電影也有米拉麥克斯影業的投資。
去年跟李桉商業互吹的陳元的動畫電影也要被發行海外。
有些南方媒體直接吹噓還沒正式入世,中國電影的國際化就已提前來臨。
根本不知道光電局面臨好萊塢大片究竟壓力有多大!
就看現在國內死氣沉沉的電影大盤,整個電影產業怕不是會直接被好萊塢大片給沖死吧?
扯遠了,陳元現在不會反駁吹捧他的聲音,還借勢與蜀川當局來談合作。
《臥虎藏龍》火爆后,蜀南竹海確實多了許多高鼻深目老外的面孔。
有了這一例子打底,各方領導在看了《功夫熊貓》的部分片段后,對陳元這一次的合作提議展現了相當程度的重視。
蜀都文旅集團原本就有把熊貓基地弄成世界最大熊貓仿生公園的設想,但是基地里的熊貓的數量還是比較少。
就算文旅集團將設想付諸行動,其結果也與陳元記憶里的后世熱熱鬧鬧的熊貓園有不小的差距。
陳元提議把省內分散的熊貓資源集中起來,形成協同效應,讓游客們看熊貓一次性看個爽,把蜀都打造成‘熊貓之都’。
【打造開發一處火爆的影視IP文旅項目】這是陳元接下系統終極任務里的一個分支任務。
他要趁著蜀川還沒充分開發出熊貓資源,《功夫熊貓》發行海外這一千載難逢之機,取巧完成這一高難度任務,拿取至臻獎勵!
陳元直接把自己在上輩子去都江堰熊貓谷游玩時體驗過有記憶點的項目分享了出來。
PPT模板又有了用武之地。
如月亮產房,讓游客近距離觀察新生熊貓寶寶;
熊貓別墅,給熊貓打造一系列游戲設施,讓游客更好觀察到可愛的熊貓嬉戲玩鬧的過程;
觀景棧橋,多角度觀察熊貓在仿生環境中的活動;
志愿者活動,讓預約經過簡單培訓的志愿者們砍竹子,喂熊貓,清理圈舍。
還有熊貓主題餐廳,熊貓科普課堂,再結合當地環境弄一些秋千,蹦極,棧道等等后世被開發爛了的網紅項目。
領導們有些意動,但沒有被陳元畫的大餅給砸暈,
因為按照陳元的設想,這樣的改造升級要花的錢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而且協調熊貓資源可沒那么容易,其他市縣能這么輕松就讓你把熊貓收走?
關鍵是大伙真不清楚陳元的電影能否取得理想的宣傳效果,改造升級能否吸引來更多游客也需要進一步更為詳細科學的驗證。
不過其中的一些不需要破土動工大改造的項目,諸如熊貓知識科普課堂,還有志愿者活動可以試著搞一搞。
陳元為了表示自己的態度,剛剛用《功夫熊貓》版權以及預期票房作抵,從銀行里貸款貸出來的錢,抽出其中的1500萬與蜀都文旅集團合作,在未來熊貓園的建設上參一股。
當然熊貓園這樣的設施,必須還是得以國資為主體,元宇宙投資熊貓園,外帶負責文旅宣傳工作,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占股可達18%。
能談出這樣的結果,陳元很滿意。
就算沒有《功夫熊貓》,這筆投資穩賺不虧,蜀川的熊貓園也會在數年后發展起來,成為省里的一張亮眼名片。
陳元跟領導們吹噓《功夫熊貓》是向國際宣傳國寶熊貓最頂級的宣傳材料,電影與本土的熊貓園可以形成完美的配合。
但實際上,陳元是在硬蹭國寶熊貓的熱度,夸大了他的作用,沒有這部電影,熊貓也是中國的名片之一。
電影只是為熊貓園提供一段時間內的流量熱度,
但抓住這機會好好宣傳一番,讓元宇宙對外講述類比迪士尼的好聽故事,便可欺世盜名把這功勞攬入陳元懷里,借勢取巧完成這一高難度終極任務。
迪士尼的影視造夢+主題樂園還夢的模式創造了一個商業奇跡,
好萊塢其他制片廠也紛紛效仿,弄出自己的主題樂園,但都沒有迪士尼成功。
陳元的元宇宙沒有迪士尼那深厚的底蘊,但卻可以用自己作品的影響力為其他的產業賦能,給蜀都熊貓園打個大大的廣告,假裝自己有迪士尼的潛力!
跟越多的行業企業打交道,幫助越多的人賺到錢,交到越多的朋友,他的元宇宙地基打的也越牢靠。
而且讓《功夫熊貓》與蜀川的大熊貓IP捆綁,也算是陳元找了一個后臺一份保障,能讓未來眼紅《功夫熊貓》這一肥肉的有力人士們掂量掂量。
簡直是一箭N雕!
陳元發現他跟蜀川的緣分還真是深厚。
長虹、五糧液、熊貓園、蜀南竹海......等《七劍傳說》播出把這邊的其他風景與民俗再宣傳一番,嘖嘖嘖,怕不是省里要給他發個獎牌呀!
華藝的王家兄弟很會跟官方搞關系,經常能弄到一些廣告合同,政策扶持。
但他們那種搞關系的方法,能跟自己這樣幫助一地企業業績提升,推動旅游業發展,創造出成百上千就業崗位的‘搞關系’相提并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