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逐夢》
作者顧姐
霜染鬢邊不是秋,
心頭仍有少年舟。
曾攜風雨磨長劍,
今向云霞借遠眸。
案上詩行追日月,
園中草木記春秋。
莫言步履添些緩,
夢在峰巔未肯休。
這首詩以“霜鬢”與“少年心”對比,既寫歲月沉淀的從容,也贊不服老的追夢姿態,從過往歷練到當下情懷,展現銀發歲月里依舊熾熱的向往。
《銀發筑夢行》
霜雪落在發間,不是終點,是時光遞來的調色盤。
他們把晨露調成音符,在公園的長椅旁練唱,嗓音里裹著半世紀的風雨,卻比少年更清亮。剪刀裁開的不只是片段,是把夕陽剪成窗花的巧思,一層疊著一層,都是未涼的滾燙。
麥克風記得那些反復的夜晚,一句詞磨到月光起了褶皺,才肯讓它帶著煙火氣落地。混音臺轉著轉著,轉出了立體聲里的歲月——是當年車間的轟鳴聲,是哄孩子時的搖籃曲,如今都釀成歌里的余韻。
誰說白發只能對著黃昏發呆?他們正把每根銀絲擰成琴弦,把皺紋譜成旋律,在人生的第二幕,唱自己的詠嘆調。
這一路,不為誰的掌聲,只為讓每個同行的背影知道:當霜雪遇見熱忱,就能開出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