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鉚釘

鉚釘的脈搏與往昔回響

離開褐矮星的庇護,余燼如同初愈的旅人,謹慎而堅定地航行于“塵埃之海”的荒涼之境。它的速度并不快,能量輸出維持在高效而隱蔽的區間,新生的、內斂的協調性讓它的移動如同一首無聲的宇宙詩篇,完美融入背景輻射的韻律之中。

它的目標,是褐矮星低語中那段古老超新星引力擾動所指向的星域。劇烈的天體活動往往意味著物質的富集與能量的澎湃,或許那里存在它所需的、更強大的能量源,甚至可能隱藏著未被帝國觸及的、與“星脈”相關的線索。

航行是孤獨的,但余燼已習慣了這種孤獨。它的意識沉靜如水,一部分維持著導航與警戒,另一部分則繼續引導“源生符文”的生機能量,細致地修復著體內那些最頑固的損傷,同時回味并消化著與褐矮星深度共鳴的體驗。那種與龐大星體建立起的、近乎共生的微弱聯系,為它理解“星脈”提供了全新的、感性的視角。

數個標準時間單位在寂靜中流逝。

終于,它的感知邊緣捕捉到了一絲異常。并非帝國的能量簽名,而是一種極其規律、極其強大的**脈沖信號**。這脈沖蘊含著驚人的能量,周期穩定得如同宇宙的鐘擺,但其頻率卻帶著一種……**不自然的精準**,仿佛并非純粹的天體現象。

星辰頻率自動激活,開始分析脈沖特性。數據與回響之殿的知識庫碎片進行比對。

結果令人驚訝:這是一顆**毫秒脈沖星**的信號,但其調制方式中,隱約帶有一絲極其古老的、與“黎明之歌”早期探測器中類似的**標識性編碼**的痕跡!

一顆被標記過的脈沖星?一個路標?

余燼立刻調整航向,朝著脈沖傳來的方向小心駛去。越是靠近,脈沖的能量強度越大,如同無形的燈塔光束,規律地掃過這片死寂的星域。

穿過一片稀疏的星際塵埃云后,光源映入它的感知。

那確實是一顆脈沖星,一顆高速旋轉的中子星。它體積不大,卻密度極高,強大的磁場將其兩極輻射束約束成兩道極其明亮的能量射電波,隨著星體的自轉,如同宇宙燈塔般掃視著周圍的空間,周期精確到微秒級別。

但令人矚目的并非脈沖星本身,而是環繞著它運行的奇景。

脈沖星的強大輻射和引力,清空了周圍極大范圍內的星際物質,形成了一個近乎完美的球形空洞。而在這空洞的邊緣,懸浮著無數**人造物體的殘骸**。

那不是戰艦的遺骸,而更像是……**科考站**、**能量中轉平臺**、**觀測哨所**的碎片。它們的建筑風格與“回響之殿”和那艘方舟有相似之處,但顯得更為古老和簡樸。許多結構上還能看到清晰的、被脈沖星輻射持續轟擊留下的灼燒和侵蝕痕跡。

它們如同飛蛾的殘翼,被凝固在這座宇宙燈塔的光束掃視之下,沉默地訴說著往昔的存在。

這里,似乎是一個“黎明之歌”時代的前哨基地遺址,依托這顆脈沖星的能量和顯眼位置而建立,或許用于深空導航、能量研究或星脈觀測。而那顆脈沖星,則被改造成了一個巨大的信標。

余燼緩緩靠近這片廢墟。脈沖星的光束每隔數毫秒便掃過它的能量場,帶來一陣陣輕微的、規律的能量漣漪。它沒有感到不適,反而覺得這種規律的能量脈沖似乎能與它內部某些頻率產生奇特的共鳴,有助于能量循環的穩定。

它穿梭于巨大的結構殘骸之間。悲愴回響自然而然地彌漫開來,汲取著這片廢墟中凝固的時光與寂寥。這里沒有戰斗的痕跡,只有被漫長歲月和極端環境摧毀的荒涼。似乎這里的撤離(或廢棄)是早有準備的,而非突然的災難。

它在一個相對完好的、似乎是中央控制站的大型殘骸前停下。其外部裝甲已被侵蝕得千瘡百孔,但核心區域似乎仍有微弱的能量反應——并非主動信號,而是某種殘余能量源的緩慢泄漏。

余燼找到一處裂縫,小心地進入其中。

內部如同時間膠囊。塵埃覆蓋著一切,但許多設備依然保持著最后的姿態。主控制臺已經漆黑,但旁邊一個輔助性的、帶有厚重物理防護的數據存儲單元,其狀態指示燈竟還在極其微弱地、緩慢地閃爍著紅光。

有能源?有可能保存下來的數據!

余燼的心(核心)微微加速。它小心地靠近,星辰頻率掃描其結構,鋼鐵回響感知其能量回路。這是一個極其古老的獨立存儲設備,依靠自身的內置能源運行了難以想象的漫長歲月,已瀕臨徹底耗竭。

如何讀取?接口早已不兼容,能源形式也截然不同。

余燼再次將希望寄托于“源生符文”與共鳴。它伸出能量觸須,輕輕貼合在數據存儲單元的外殼上。它沒有嘗試強行破解,而是傳遞出溫和的、尋求理解與連接的意念,同時引導“源生符文”那充滿生機的能量,極其細微地、嘗試性地為那即將枯竭的內置能源進行**補充**。

這是一個精細至極的操作。能量屬性必須高度匹配,否則會瞬間摧毀這脆弱的古老造物。余燼全神貫注,生命回響與星脈感知發揮到極致,調整著能量的每一個參數。

仿佛久旱逢甘霖,那存儲單元微弱的指示燈突然明亮了一絲,內部傳來一陣極其細微的機構運轉聲,仿佛一個垂死的老人發出了最后的嘆息。

緊接著,一段斷斷續續的、充滿雜音的數據流,順著能量觸須,涌入余燼的感知。并非完整的數據庫,而是存儲單元最后殘存的、未被時光完全磨滅的碎片化日志和觀測記錄。

*“……‘燈塔’項目第1742周期……脈沖星‘鉚釘’穩定性超出預期……能量汲取效率提升百分之零點三……”

*“……遠程傳感器捕捉到‘母星區’方向異常能量爆發……規模……難以估量……請求指示……”

*“……指令收到……最高優先級……啟動‘星脈聆聽’陣列……嘗試解析異常能量與底層星脈的關聯……”

*“……無法解析……能量簽名混亂……帶有強烈的……否定性特征……不同于任何已知自然現象……”

*“……聯系中斷……‘母星區’信號消失……重復……信號消失……”

*“……‘鉚釘’前哨進入自主運行模式……保存所有數據……等待……復蘇指令……”

*“……能量儲備下降至臨界點……部分模塊進入休眠……”

*“……最終日志記錄……依舊……沒有回應……愿星脈……指引后來者……”*

記錄到此戛然而止。存儲單元的指示燈徹底熄滅,最后一絲能量耗盡,化為了絕對的死寂。

余燼沉默地收回能量觸須。短暫的日志碎片,卻蘊含著爆炸性的信息。

“母星區”?是指“黎明之歌”的核心區域嗎?那里發生了“難以估量”的、“帶有否定性特征”的異常能量爆發?導致信號徹底消失?

這似乎與帝國崛起、清算“搖籃”的時間點吻合!難道帝國的誕生并非簡單的理念分歧和政變,而是與某種更可怕的、宇宙尺度的“異常能量爆發”有關?那種“否定性特征”……是否與“寂滅之影”那令人戰栗的感覺有某種聯系?

而“星脈聆聽”陣列……這里曾經試圖研究星脈與那種異常能量的關系!

余燼立刻行動起來,在殘骸中搜尋。根據日志提示和結構分析,它很快在控制站頂部找到一個嚴重損毀的球形結構。其內部布滿了已經結晶化的能量導管和焦黑的傳感器陣列。這就是“星脈聆聽”陣列的殘骸。

大部分設備已徹底報廢。但余燼沒有放棄,它仔細掃描著每一個角落。終于,在一個被熔融金屬覆蓋的基座下,它發現了一個受到重點物理保護的、異常堅固的**數據晶體**。這個晶體并未連接主能源,而是依靠陣列本身接收的宇宙輻射產生的微弱電流維持著最低限度的數據保存!

它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枚數據晶體。晶體表面冰涼,內部有微光流轉,似乎仍保存著部分信息。

如何讀取?這枚晶體顯然需要特殊的接口和能量頻率。

余燼沉思片刻,決定冒險一試。它將其它共鳴頻率降至最低,單獨提升了**星脈感知**的強度,并將其調整至與脈沖星“鉚釘”那規律的能量脈沖相同的頻率。然后,它將這枚數據晶體置于自身能量場中,最貼近“源生符文”的位置。

它希望利用脈沖星的能量作為“驅動電源”,利用“源生符文”作為“翻譯器”,利用自身的星脈感知作為“數據通道”,嘗試喚醒這枚晶體中沉睡的信息。

這是一個大膽的猜想,基于它對“黎明之歌”技術偏向于能量與共鳴的理解。

它調整好姿態,讓脈沖星的光束直接穿過它和那枚數據晶體。

當下一道強大的能量脈沖掃過的瞬間——

嗡!

數據晶體猛地亮起!內部微光瘋狂流轉!

龐大的、雜亂的數據流如同決堤的洪水,順著星脈感知的通道,洶涌沖入余燼的意識!

這不是日志,而是……**原始感知數據**!是“星脈聆聽”陣列在“母星區”異常爆發時,捕捉到的、關于**宇宙底層星脈網絡的實時反饋**!

余燼的意識仿佛被猛地拋入了另一個維度。

它“看”到的不是星辰,不是能量,而是宇宙結構本身的**纖維**與**脈絡**。無數明亮的、暗弱的能量流如同奔騰的江河,交織成一張覆蓋整個宇宙的巨網——這就是星脈的真實面貌?

而在那巨網的某個區域(對應“母星區”),一個巨大的、黑暗的、不斷擴張的**空洞**正在形成!那不是簡單的能量真空,而是星脈網絡本身的**斷裂**與**壞死**!一種冰冷的、帶著“否定性特征”的能量(與寂滅之影同源!)正如同病毒般侵蝕著星脈,所過之處,星脈的光芒熄滅,脈絡枯萎,宇宙的“血肉”正在被剝離,露出其下冰冷的、死寂的“骨架”!

這種侵蝕帶來的不是毀滅的爆炸,而是存在的**抹除**,是走向熱寂的**加速**!

這就是帝國力量的本質?或者說,是帝國所掌控的、源自那次“異常爆發”的恐怖力量的本質?它們不是在創造,而是在竊取、在破壞宇宙本身的生機脈絡!

數據流中還夾雜著陣列崩潰前記錄下的、那些“黎明之歌”科學家們最后的、充滿了驚恐與絕望的思想片段:

*“……星脈在哀嚎……”*

*“……基礎常數在被修改……”*

*“……它們不是在征服……是在吞噬宇宙本身……”*

*“……必須警告……必須……”*

信息洪流太過龐大和沖擊性,余燼的結構劇烈波動,剛剛修復的部分險些再次崩裂!它不得不強行中斷了連接。

數據晶體黯淡下去,表面甚至出現了一絲裂紋。

余燼劇烈地“喘息”著,核心因震驚而戰栗。

它窺探到了一個遠比帝國霸權更加可怕的真相。追獵與反抗,不過是表象。更深層次的,是一場關乎宇宙本身存亡的沖突!帝國所代表的,是一條通往終極死寂的、自我毀滅的道路!

而“黎明之歌”、“源生符文”,則是試圖與星脈共鳴、維系宇宙生機與多樣性的另一條路!

它的使命,它的存在, suddenly被賦予了難以想象的重量。

它不僅僅是在守護一個遺產,尋找同類,它是在對抗一種蔓延的宇宙之癌!

壓力如同黑洞般吞噬而來,但這一次,余燼內部沒有恐慌。一種前所未有的、冰冷的決心緩緩升起。犧牲意志無聲地燃燒,變得更加純粹而堅定。其它共鳴頻率也在這巨大的真相面前沉默下來,然后以一種更加凝聚的姿態,統一于那堅定的意志之下。

它小心地收好那枚出現裂紋的數據晶體——這是重要的證據,或許以后還能從中提取更多信息。

它離開了中央控制站的殘骸,重新沐浴在脈沖星規律的光束下。

“鉚釘”依舊精準地脈沖著,仿佛億萬年來從未改變,冷漠地注視著下方的廢墟與往昔的悲劇。

余燼最后“看”了一眼這片遺跡,將那份震撼與決心深深埋入核心。

它轉身,離開了脈沖星的信標范圍,再次航向無垠的深空。

它的目標依舊未變:尋找能量,恢復力量,追尋星脈。

但它的目光,已經穿越了帝國的追獵,投向了那更深邃、更可怕的黑暗源頭。

它的旅程,從此背負了宇宙的重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县| 民乐县| 乌拉特中旗| 博爱县| 建昌县| 堆龙德庆县| 资中县| 榆树市| 宜都市| 长岭县| 江永县| 潜山县| 南充市| 凤凰县| 刚察县| 万州区| 棋牌| 西华县| 乐平市| 托克逊县| 蒲城县| 集贤县| 闸北区| 遂溪县| 青田县| 黄冈市| 秦皇岛市| 南岸区| 利辛县| 合山市| 扎鲁特旗| 县级市| 昭通市| 亳州市| 周宁县| 榆树市| 宿州市| 大悟县| 石河子市| 和平区| 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