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綱八目二十四樓
- 漁父吟
- 江天寥廓
- 2190字
- 2025-08-28 08:00:00
“儒家修行,分為三綱八目二十四樓。”
“三綱為【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每綱則有八目,即八個階段的修行,故而一共有二十四樓。”
“其中【明明德】一綱,在于彰顯自身光明的德性,通過修養恢復先天固有的道德本性。”
“因此分為:
第一樓:格物。
第二樓:致知。
第三樓:誠心。
第四樓:正意。
第五樓:止心。
第六樓:定氣。
第七樓:靜思。
第八樓:安神。”
“如果能修煉到第八樓,完成【明明德】,闡揚自身道德光明,便可以激發浩然之氣,如此萬邪不干,能壓勝一切妖魔邪祟。”
蘇畢很自豪的說道,他認為儒家修行十分完備,也無比強大。
“嗯……那在激發浩然之氣之前呢?”
蘇畢笑著拍了拍腰間的佩劍,說道:“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格物一關能過,儒家修士學習任何器物,都十分快速,故古之君子有六藝,我亦劍術不錯。”
“第二樓致知,一眼望去,便能知曉物之本性,哪怕是沒有見過的人和物,第一眼看過去,便能有個大致分辨。”
“故而第二樓的儒家修士,就特別善于識人辦事。”
“第三樓誠心,則是萬事只怕心誠,過了此關,儒家修士便能夠凝練文膽,不為外物所惑。”
“第四樓正意,有此一樓,便可以意氣外發,或吟誦圣人言語,或吟誦詩詞篇章,有著激發盟友,震懾外敵的效果。”
“第五樓止心,則又更妙了。吾心能止,不外放,那便靜如止水,思維眼力,都有極大的提高。能觀飛蠅之振翅。”
“第六樓定氣,則是一身習氣洗練,為人處世不因習氣所累。身體內部氣息,自然也隨之安定,不亂游走。到了這一步,我們因為少外泄,故而精神充足,氣息勻稱,更有氣力。更是能夠眼到手到。”
“第七樓靜思,有此一樓,凡臨大事則必有靜氣,事態越急,吾心越靜。”
“第八樓安神,則是神魂安定,我心不動,于此處方能真正展現自我力量,激發神通。”
李修言聽蘇畢詳細講解,才知道儒家修行與道家大有不同,雖然三教所指的終極目標基本一致,但所走的路徑不同,表現出來的外在也就不同。
儒家修士,并不像李修言方才誤解的那般,沒有完成第一綱,沒有浩然之氣,就手無縛雞之力。
相反。
每一樓獲得的特性,讓他們不但在學習生活工作上都有優異表現,更是在戰斗上也有不俗的力量。
所以。
當蘇畢將手按在劍柄上的時候,李修言感受到了一股龐大的堂堂正正的氣息,雖然還沒有浩然之氣,但蘇畢的氣勢已經很盛了。
“我儒家修士,不光妙在修行,更妙的地方則是科舉。”
“童生、秀才、舉人、進士。”
“取得不同的功名,便有不同的文運加持,我有舉人功名,無論是詩詞還是丹青作畫,有類似于你道教符箓的效果。”
“若是再有朝廷授予官職,便有官印可以壓勝,配合浩然之氣,一州刺史,或可壓勝蛟龍。”
蘇畢這種自信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
儒家向來講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儒家修士修得越高,哪怕品性敦厚,一旦展開氣勢,必然是壓勝之勢。
而道教修行,高階修士往往越是平靜淡然。
“蘇兄能有第七樓修為,又有舉人功名,那槐樹大妖,我們或可碰上一碰。”倒也不是江湖越老,膽子越小。
而是李修言覺得,如今當務之急,還是去青城山找到王太斌學習劍法才行。
不是不斬妖除魔,而是緩斬、慢斬、優斬、有計劃地斬……
這艘船本來就是蘇家的,眉山蘇氏出過三蘇以后,又開始經營蜀中到襄樊地區的水路貿易,早已富甲一方。
蘇畢進京趕考,回鄉途中,便有自家船只接應。
在蘇畢的安排下,船只在青石鎮靠岸。
三人在鎮里找了家酒店吃飯,女鬼常貞兒也在一旁飄著,李修言問:“還記得你是哪一家的嗎?”
常貞兒百無聊賴的搖頭,然后使勁聞著桌上的美味,也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大概生前的日子過得也不好。
家境好的姑娘,也不會被送去祭祀山神。
李修言暫時還是吃素,無他,現在修為低微,打坐需要氣清,吃了葷食再打坐,清氣久久上不來。牛羊肉還可以滋補氣血,豬肉卻無比昏沉。
道教真正禁的葷食,其實是狗肉、大雁、黑鯉魚。
古代傳抄是會出錯的,黑鯉魚是因為頭戴北斗,黑為北方,故而不能吃。而后世多傳抄為黑魚。
而狗是因為忠誠,大雁則是因為忠貞。
元好問有首《雁丘詞》就寫得很好:“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至于龜蛇鱔魚泥鰍這類不吃,則是因為有靈,此類皆有化龍的可能。
簡而言之,時移世易,除了三不吃外,家禽可以吃,野味別吃。
“小道士年紀輕輕也出家?”
見李修言吃素,蘇小小不由發聲問道。
“還沒冠巾,只想著修道三年,若是真沒了情欲,出家也就出了,若心里還念叨著,自然是有辦法的。”
“武當一脈,以龍門統合諸派,故武當龍門雖然是龍門正宗,但內里又有不同。”
“例如我這次入蜀中,要尋訪的劍仙門。就是三豐祖師傳下,三豐祖師講究修行者要‘積鉛于廛市’,在塵世里修行做事。先安頓家小,建功立業,到老了再入山清修,自然是可以結婚的。”
“例如我武當還有全真南宗傳承,同樣是金丹大道,亦可婚配。”
“同樣,我龍門還有上清派的正宗傳承,有五雷天心正法,故而符箓三山,三山滴血,講的是龍虎山、茅山、武當山,我武當山亦可授箓。”
“無非是我自己決定走什么路罷了。”
蘇小小聽著頻頻點頭,然后忽然想起什么,驚愕道:“等等,你還只是道童?”
“嗯,去年五月初五入道。”
“……”
蘇小小愣愣的轉頭看向蘇畢,蘇畢凝重的點點頭,作為第七樓的儒家修士,他以【致知】能夠大致感受到,李修言的氣息,絕對在道教已經入品。
是那等冠巾,或者授了童子箓的道士,才有的氣息。
修行不足一年,便已經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