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蠻夷就是蠻夷!
- 大唐:玄武門對掏后,我另立新唐
- 紅塵多浮
- 2852字
- 2025-08-18 00:01:00
李承玄飲了口茶。
他拿出來了一張地圖,放到了桌上。
攤開,細細思索。
吐蕃,高句麗,突厥,西域諸國,還有更加遙遠的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孔雀王朝,羅馬帝國等等,這些其他國度,都好解決。
唯獨大唐,李承玄有些束手束腳。
至于原因么,自然就是大唐百姓了。李承玄心里,是不想傷害大唐百姓的。他的手指輕輕點了下河東道。
河東道就和梁國接壤,如果能不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沖突,想要拿下河東道,似乎,就只有一個法子了。
李承玄瞇了下雙眸,嘴角,微微勾起。
“陛下。”
這時候,海瑞匆匆走了進來。
他為大興的戶部尚書,身負重責,這段時間的春耕,海瑞可以說是跑遍了整個大興,親自督導,親自監(jiān)察。
把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交給海瑞,李承玄真的是一萬個放下。
“汝賢啊(海瑞的字),有什么事情么?”李承玄邀請他坐
“陛下,春耕已是徹底的結(jié)束了。”
“咱們大興所有百姓都耕種上了莊稼,還有不少留在咱們大興的學子,也都盡可能的分給了他們土地,官府幫助他們種上了莊稼。”
“大興一號已經(jīng)是分布了整個大興。”
“土豆和紅薯,更是栽種滿了雁云城和大興城。”
“等到秋收,咱們大興的國庫,定然要徹底的充盈啦,怕是關門都關不上了。”
海瑞很是心滿意足的說道。
“好!”
“辛苦汝賢了。”
李承玄點頭,這件事交個他來辦,李承玄真的是放心。
“對了,汝賢,既然春耕這件事結(jié)束了,那,朕還有個活要交給你。”
“你們戶部,掌管著咱們大興的糧食,但,百姓可不能只有糧食啊,肉這個東西,也必須要有。”
“肉蛋奶!”
“這三樣至關重要,接下來的日子里,你要不余遺力的把這件事情落實解決好。”
李承玄沉聲道。
海瑞聞言,就要起身領旨。
李承玄用手拍住了他的胳膊,沒讓他起身。
“不用激動。”
“這件事,不是讓你直接做好,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但,絕對是一件大事。”
“對咱們大興而言,就是基礎之計!是影響我大唐基石的千年大計!”
“百姓,不能光吃糧食,要不斷補充肉蛋奶,只有如此,才能讓身子更加強壯,讓壽命增加,讓大興從根上強盛起來。”
“你,心里有數(shù)就好。”
李承玄緩緩道。
“放心吧陛下,臣,定然不會讓陛下失望的。”海瑞臉色凝重。
李承玄的三言兩語就已是讓他明白這件事的分量!
“那你說說,你想要怎么做?”李承玄親自給海瑞斟了杯茶。
海瑞沉吟了下。
“陛下,咱們大興,是有天然優(yōu)勢的。”
“北邊,就是突厥,奶,不缺,突厥上最多的就是這東西。”
“蛋和肉,臣打算……咱們戶部自己養(yǎng)殖。”
海瑞說道。
李承玄笑了。
“奶,可以從突厥獲得,這一條,很不錯。”
“但,蛋和肉讓戶部自己養(yǎng)殖,就有些不現(xiàn)實了。”
“這樣,汝賢,我給你幾份資料,你們戶部大力推廣下去。”
“蛋這個東西,暫時要讓百姓自己承擔,每家每戶養(yǎng)個雞,養(yǎng)個鴨子,養(yǎng)個鵝,并不難,甚至有的一家還都能養(yǎng)上好幾十頭吶,化整為零,普及蛋,也簡單。”
“肉么,則就要進行多方面的考量了,一方面,支持百姓自家喂養(yǎng),另一方面,就要你們戶部去找沈萬三了,和沈萬三成立專門的養(yǎng)殖場,而這個出產(chǎn)肉的家畜,我也已經(jīng)選好了啦。”
李承玄起身,從床上拿出來了幾本書。
《豬的信號學》、《育肥豬的信號》、《母豬的信號》、《仔豬的信號》,《家禽養(yǎng)殖手冊》,《現(xiàn)代家禽盈利的秘密》……
李承玄放到了桌上。
這些書籍,大唐的書店中就有的賣。
其實不少百姓都已經(jīng)開始行動起來了,但是,朝廷方面一直沒有鼓勵和引導,現(xiàn)在戶部不忙了,自然這件事也得立馬安排上馬。
出政策,引導百姓,鼓勵百姓,這樣會把養(yǎng)殖事業(yè)大大的提速!
海瑞眼睛一亮,他瞬間明白了李承玄的意思。
“汝賢啊,有些事情,不要全都壓在自己身上。”
“這些家禽養(yǎng)殖啥的,要把全大興的百姓都調(diào)動起來,全國用力,這樣足可事半功倍!”
李承玄笑著說道。
海瑞起身,把這些書都抱在了懷里。
“臣,多謝陛下提點。”
“陛下,若是沒事,臣就下去研究研究這件事了。”
海瑞焦急。
李承玄揮揮手。
海瑞立馬朝外跑去,完全就是一個工作狂。
李承玄伸了個腰。
看了眼天色,都要快中午了,正好,睡個午覺,歇息歇息,靜等著大唐使團的消息。
河東道。
官路上。
房玄齡,杜如晦,李靖,程咬金,孔穎達……
他們一同乘著馬。
現(xiàn)在這天剛剛好,風吹在身上,無比舒坦,自然都不想著坐馬車了。
“距離大興已經(jīng)不遠了吧。”
“怎么還沒有收到大興的國書?難道,不同意我們?nèi)胂模俊?
房玄齡抬起頭,朝前面張望了張望,雙眉輕蹙。
“肯定不會!”
“我大唐乃是前去祝賀,大興君王得知了,高興還來不及吶。”
“估計,這會大興君王正在布置都城,以迎接我們的到來。”
孔穎達自信滿滿的笑了出來。
“是啊,咱們這樣的陣仗,連突厥都不曾享受過,能給他們?nèi)绱诵U荒之地建立起來的小國,這么大的面子,他們,有什么理由拒絕吶?”
虞世南附和。
此言一出,眾人都是發(fā)出了一陣輕笑。
“確實如此!”
“大興能在如此惡劣的地方立國,著實不易,突厥在北方虎視眈眈,現(xiàn)在我大唐示好,他們肯定是激動萬分。”
杜如晦猜測著笑道。
“沒錯!大興已經(jīng)和高句麗交惡,又打了大隋和梁國,肯定和突厥的關系也不咋樣。”程咬金雙手揉著肚子:“現(xiàn)在咱們大唐出使大興,他們絕對不敢再得罪咱們。”
“不然,四面皆敵,他大興,就算是三頭六臂,也承受不住我們?nèi)龂膰耍 ?
房玄齡想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等到了大興城,不要當著人家的面,瞧不起人家。”
“咱們大唐是誠心出使大興的。”
“免得讓他們覺得咱們不守禮節(jié)。”
房玄齡提醒。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斥候從前方匆匆沖來。
“房大人,大興的國書,到了。”
斥候恭敬的把手里的國書遞給了房玄齡。這信,自然就是張居正的禮部送過來的。“好好好!”
房玄齡接過來,望著上面的字,一下子心里最后擔心的石頭也落地了。
他急忙打開。
可,當房玄齡看下去的時候,臉色卻是越來越僵,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玄齡,怎么了?”
一側(cè)的杜如晦連忙問道。
李靖皺眉,有些不信:“不會吧,難道說,大興不歡迎咱們?”
孔穎達臉上也滿是不悅。
“果然,這群蠻夷之地,完全不懂任何禮節(jié)!”
“我泱泱大唐出使他們,是給了他們天大的面子,他們竟然如此對我們!”
周圍眾人的臉上都有些緊張。
他們想著,不會是大興不讓他們?nèi)グ伞?
若是如此的話,可就真的是尷尬了。
他們之前可從沒有想過會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
“大興,倒是讓我們?nèi)ァ!?
“不過,看上去似乎有點不歡迎啊。”
房玄齡吐了口氣,苦笑道。
他把大興禮部的回信,遞給了幾人。
幾人分別看了一遍后,每個人的表情,全變得無比……精彩!
就是精彩!
他們不相信,這上面的要求,竟然是一個國家能提出來
不包伙食。不包住宿。不包交通。
什么都不管,你們愿意來就來,不來就算了。
這尼瑪,也太……摳門了吧。
這是堂堂一國禮部能回的信?
一下子,眾人沉默。
“蠻夷之地,就是蠻夷之地!”
“老夫活了那么長時間,還從未見過這么奇葩的國度,這得窮成什么樣啊。”
良久,孔穎達才慢慢開口。
“那,咱們還去不去?”虞世南也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這么奇葩的事情,竟然能出現(xiàn)在一個國家身上,他們真的是從未有過這方面的預料和準備。
李靖杜如晦和程咬金望向了房玄齡。
這次出使使團中,房玄齡乃是李世民欽定的使團正使,平常或許不顯,但到了如此關鍵的時候,就要聽房玄齡的了。
房玄齡沉默片刻。
“去!”
一個字,從他嘴里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