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消息,恩尼心里“咯噔”了下,連忙追問怎么回事。
原來……前天晚上弗雷德·波爾在恩尼家樓下被拒絕時,他就盯上了普佐。
他見到普佐跟阿西莫夫、恩尼兩人待在一起,就認定普佐肯定也是個科幻大手子,于是就連夜調查到了普佐的家庭住址。
然后在昨天傍晚,他下班后前往克林頓區,就剛好撞上了一場暴力活動——在6月10日墨索里尼對英法宣戰后,引爆了很多極端思想者對意大利移民的仇恨——于是,一群白人闖進了紐約多個意大利人聚居區打砸破壞,以此宣泄怒火,場景仿佛1938年德國的“水晶之夜”。
而普佐那時正好在騎車為面包屋送貨,正面遇見了那群白人暴力分子,他沒有逃跑,為了保護一個被侮辱的意大利小女孩,被那群白人暴揍了一頓。
最后要不是弗雷德·波爾路過,認出了普佐,并將他救出來送到醫院,現在也不知道后果會怎樣……
聽到普佐的遭遇,恩尼也沒心思想別的了,立刻就要前去醫院探望普佐。
同時,恩尼心里也記下了弗雷德·波爾做的這件事……讓恩尼感到暖心的是,弗雷德·波爾不僅在普佐被毆打時仗義相助,而且在組稿的時候沒有拿這件事出來挾恩圖報。
他決定等空閑的時候寫一篇好稿子給弗雷德·波爾作為感謝。
……
曼哈頓中城,基普斯灣——貝爾維尤醫院。
恩尼、阿西莫夫在病房見到普佐的時候,普佐左手打著石膏、臉上鼻青臉腫的,正費勁從床上坐起來,用沒有受傷的那只右手捧著一本《卡拉馬佐夫兄弟》閱讀,因為只有一只手的緣故,翻頁動作有些笨拙。
見到恩尼和阿西莫夫都來了,普佐有些驚訝,同時心中也有些感動,但兄弟之間無需多言,普佐就說起了昨天發生的事。
讓人相當唏噓,有種面對時代浪潮的無力感。
——雖然這個時候美國還沒參戰,羅斯福也還沒正式簽署公告確立意大利裔“敵僑”的法律地位。
但在前天墨索里尼對英法宣戰后,在社會地位上意大利裔立即就成為了“敵國僑民”,而那些因為戰爭而不安、緊張的美國人,自然就采取了暴力行動。
唯一的好消息是……暴力事件的范圍并不大,受傷的只是少數人。
而且由于弗雷德·波爾來得及時,所以普佐的傷勢也不算太重。
雖然看起來可怕了點,但臉上的傷只是皮肉傷,最嚴重的地方就是手臂有一點骨裂,需要打一段時間的石膏。
加上貝爾維爾醫院是建立于1736年的美國最古老的公立醫院,有著紐約最大的創傷中心和急診,治療這種傷勢也很拿手。
所以,普佐只是需要靜養一段時間。
見到普佐沒什么大礙,恩尼和聽聞消息后過來的阿西莫夫都松了口氣。
尤其是恩尼,很慶幸普佐不需要進行手術,畢竟這個時候青霉素還處于實驗階段,唯一能用的抗菌藥就是磺胺,手術感染風險可是相當高的。
由于普佐的傷勢沒那么嚴重,加上醫藥費已經花了40多美元,不想再多花錢了,在恩尼和阿西莫夫的幫忙下,收拾好東西后普佐就出了院。
雖然這段時間沒法工作,但好在普佐有足夠的稿費能支撐一段時間,也當做是在家里閉關創作——普佐是右撇子,一只手也能寫小說。
送普佐回到家,之后,阿西莫夫去學校上課,恩尼一個人去買打字機。
在百貨公司的文具店買了一臺全新的“安德伍德打字機”,花費了51美元。然后又花了80美分,買了400張打字機紙。
回到家后。
恩尼就開始著手寫讀者回信,這件事不先做完,難免會分散他寫作的心思。
「你好,我是你的一位讀者,你在小說中寫到的‘排險者’,它冷酷地提供真理,又嚴格執行規則,看著科學家們走向死亡。這是不是對納翠的隱喻?它們不也是打著‘先進’和‘真理’(如種族優劣論)的旗號,引誘一個國家走上祭壇嗎?”」
「我不懂什么深刻的、高遠的思想,我只是一個普通讀者……我想說,生命如此寶貴,我們每天都在為活下去而掙扎,尤其是在這個戰爭、蕭條的年代,怎么會有人愿意為了一個‘答案’就去死?我的問題是……你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嗎?」
「你的小說很好看,我希望你的小說是真實的……我是說,德國被打敗的那個部分。」
「……」
經過約翰·坎貝爾挑選的讀者來信,有的是很犀利的提問,有的只是單純借助這種方式來宣泄內心對未來的不安——或許是這種隔空對話的方式讓讀者有一種不必知道答案的寄托感。
恩尼認真閱讀著這些問題、宣泄,將打字機紙擺放好,開始敲打鍵盤回答。
「這是一個犀利且富有洞見的解讀,但在這個故事中,‘排險者’提供的是真實的、純粹的真理。而納翠是一種扭曲的、致命的意識形態,一種‘偽真理’,這是其本質區別。」
「您的來信或許道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您是對的。對于飽受戰火摧殘的普通人而言,生活的真理就是生存、愛與堅韌。也因為對生命的珍視,所以選擇“死亡”更需要勇氣,就像是那些與德軍戰斗的軍人一樣……赴死并不是對戰爭的悲觀,而是樂觀的相信他們的流血、犧牲,會換來一個幸福的未來,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
「德國的戰敗是必然的,我們都相信這一點,我的信念與您同在。」
“噠噠噠…咔嚓…噠噠噠”
臥室中回蕩著按鍵聲與換行聲,油印成紙張上無聲的答案。
……時間一晃而過。
1940年7月10日,歐洲戰場態勢進一步升級——納翠德國發動空軍,大規模空襲了英國本土南部的航運船隊、港口、海軍基地和機場。
這代表著「不列顛之戰」……正式開啟。
與此同時,7月號的《大西洋月刊》也在今日開始發售。
恩尼卻絲毫不擔心《布朗克斯的故事》所具有的“種族主義”和各種批判,會對他帶來什么影響,相比起血火并煎的戰爭,對恩尼來說意識的主義斗爭就跟幼稚園吵架一樣無聊。
他現在正在時代廣場附近的「中城健身館」進行訓練,已經訓練半個月了,在各種后世的先進訓練理念下,他的進步飛快,無論是力量、速度還是抗擊打,都有十足的長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