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九天計劃”
書名: 帶領人族前往彼岸星空作者名: 龍神軍本章字數: 2580字更新時間: 2025-08-09 18:24:35
林默指尖敲著桌面,目光落在屏幕上的“九天計劃”藍圖上。
這計劃本是為應對潛在星際威脅而設,多年來常被外媒當作“戰略忽悠”的笑料,卻少有人知,計劃中的空天母艦“鯤鵬號”早已造出原型機——只是受困于動力系統,一直未能升空。
“若能讓鯤鵬號飛起來,不僅能節省數年工期,對境外的威懾力也足夠了。”林默沉思著,“可控核聚變是長遠之計,但那是文明跨階的關鍵技術,短期內難成。不如先攻克反重力技術,有核裂變動力暫時支撐,足夠應急。”
他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努力回憶前世接觸過的鯤鵬號資料。反重力技術的核心是利用強磁場對沖地心引力,難點在于磁場極易受外界干擾而潰散。“幸好有龍鱗合金。”林默眼中閃過一絲亮彩,這種合金的穩定性遠超現有材料,恰好能約束磁場。
“最多四周,讓鯤鵬號上天。”他攥緊拳頭,只覺得渾身血液都在加速。
與此同時,華夏各地正經歷著一場靜默的變革。
軍隊、科研院所、商務部、后勤部……無數部門的骨干被緊急抽調,匯聚到燕京剛成立的昆侖指揮部。起初有人心存疑慮,但當知曉那懸在頭頂的宇宙災劫后,所有雜念都煙消云散。災難面前,沒人能獨善其身,唯有拼盡全力。
城南某小區,敲門聲打破了午后的寧靜。
開門的是個戴眼鏡的少年,叫陳默,剛收到燕大錄取通知書。門口幾位穿中山裝的男人亮出證件:“陳默同學,我們是昆侖指揮部科技部的。指揮部正在征召人才,組長特別提到你在天體物理方面的天賦,想邀請你加入。”
“昆侖指揮部?”陳默愣住了。這幾天網上吵得沸沸揚揚的神秘機構,怎么會找到自己?他看著對方遞來的燙金名片,指尖微微發顫。一邊是唾手可得的燕大前程,一邊是關乎國家未來的神秘組織,少年一時沒了主意。
三天后,林默推開臥室門時,晨光正透過窗簾縫隙落在桌上的圖紙上。
密密麻麻的公式旁,反重力裝置的核心參數已被敲定。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天。他長舒一口氣,這項技術的突破,意味著華夏又多了一張對抗災難的底牌。
手機震動起來,是趙剛的消息:【林指揮,指揮部基地已就緒,我在樓下等您。】
林默走到客廳,看了眼廚房忙碌的父母背影,悄悄帶上門。這一去,怕是再難有這樣的安寧。他必須帶領華夏闖過這道關。
樓下停著一輛黑色紅旗N7,車身線條凌厲。“這是特制款,首長特意安排的。”趙剛拉開門,“最近境外探子多,特勤處雖已布控,但這車用龍鱗合金加固,連導彈都炸不開。”
林默點頭,朝暗處值守的護衛頷首致意,彎腰上車。
車子駛離小區時,門口曬太陽的老人們直了眼。“那是……紅旗N7?”有人咂舌,“這可不是有錢就能坐的,得是國之重器級別的人物才配用。咱們小區藏著這么大的官?”
車廂內,林默望著窗外飛逝的街景,掌心輕輕按在那份反重力技術圖紙上。
人類文明史上最大規模的自救行動,從這一刻,正式啟程。
半小時后,趙剛駕車帶著林默抵達玉泉山附近。
沿途早已被特勤人員嚴密封鎖,山道兩側每隔十米便有荷槍實彈的衛兵,迷彩服與山林融為一體,只露出警惕的目光。
“昆侖指揮部的核心基地就在這兒?”林默搖下車窗,望著眼前郁郁蔥蔥的山崗,略感意外。
趙剛握著方向盤輕笑:“誰說指揮部就得是摩天大樓?玉泉山底下的防空洞,本就是為核戰預備的,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車輛順著盤山公路蜿蜒而上,轉過一道陡峭的彎道后,眼前豁然開朗——一處數十米高的山壁前,矗立著兩扇厚重的合金閘門,門側隱蔽的炮位泛著冷光,無人機在半空盤旋,構成密不透風的防御網。
核驗身份后,閘門緩緩開啟,露出內部別有洞天的景象:巨大的溶洞被改造成基地核心區,十余棟模塊化樓宇錯落分布,燈光如晝,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推著儀器穿梭,運輸車載著鋼材往來,一派忙碌景象。
“這是把山挖空了?”林默挑眉。前世他只聽說過玉泉山的防御工事,卻從未親眼見過。這般規模,比他預想的還要宏大。
“這只是前哨。”趙剛停下車,語氣帶著自豪,“秦嶺地下的主基地才叫壯觀,整個山脈都被掏空,能容下千萬人呢。”
林默笑了笑——秦嶺基地他太熟悉了,前世最后時刻,那里是華夏最后的火種留存地。他推開車門:“走吧,同志們該等急了,任務得盡快布置下去。”
昆侖指揮部的主會議室里,百余道身影正襟危坐。
這里匯聚了華夏最頂尖的人才:天體物理泰斗、地質學界權威、結構工程專家、核能研究員……他們代表著華夏科技的最高水準。此刻,眾人臉上既帶著凝重,又藏著好奇——關于那位神秘的總指揮,早已在內部傳開了各種猜測。
“老陳,你上次見過總指揮,到底是何方神圣?”前排一位白發老者側過頭,他是華夏地質研究所的周院士,因在南極考察錯過了上次會議,此刻按捺不住好奇。
陳敬捋著胡須,神秘一笑:“簽了保密協議,不好多說。只能告訴你,很年輕,年輕得超乎想象。”
“再年輕,總得四五十歲吧?”周院士搖頭,“能統籌這么大的計劃,沒幾十年沉淀可不行。”
周圍幾位專家也紛紛點頭。在他們看來,能執掌昆侖指揮部這等核心機構,必然是德高望重的學界領袖,或是資歷深厚的戰略家。
上午十點整,會議室的門被推開,沉穩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諸位老師,上午好。”
清朗的聲音響起,林默走到講臺前,目光掃過全場:“我是林默,昆侖指揮部總指揮,【昆侖鑄盾】計劃總設計師。歡迎各位加入。”
話音落下,會議室里一片寂靜。
周院士張著嘴,手里的鋼筆“啪嗒”掉在桌上——講臺上的年輕人,看上去不過十七八歲,眉眼間還帶著少年氣,這……這就是統領全局的總指揮?
不止他,在場多數人都愣住了。他們設想過無數可能,唯獨沒料到會是這樣一位少年。
林默沒在意眾人的震驚,將文件放在桌上,神情陡然嚴肅。前世廢墟里磨礪出的沉凝氣場,瞬間壓過了會議室的躁動。趙剛站在他身后,目光銳利如鷹,掃視著全場。
直到周院士率先反應過來,帶頭鼓掌:“林指揮好。”他望著臺上的少年,心中百感交集——能在這般年紀身居此位,必有過人之處,或許,華夏的希望,就系在這雙年輕的肩膀上。
“之前大家應該看過計劃概要,我長話短說。”林默的聲音清晰有力,“未來五個月,我們要完成兩項核心任務:第一,在華北平原筑起覆蓋百萬平方公里的合金穹頂;第二,在西南、西北建成十座可容納千萬人的地下生態城。”
他的視線掃過每一張臉,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任務的艱巨性不言而喻,但這是華夏存續的唯一機會。從今天起,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為活下去而拼。”
會議室里的竊竊私語徹底消失,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講臺上的少年身上。那雙眼眸里沒有絲毫怯懦,只有歷經劫難后的沉靜與決絕,讓這些見慣風浪的專家們,心頭莫名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