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預言成真
- 帶領人族前往彼岸星空
- 龍神軍
- 2296字
- 2025-08-09 10:43:27
群里瞬間安靜,接著炸出一片“???”。林默沒再看,無非是追問真假,他翻身下床,看了眼日歷——六月十三號。
第一波高能粒子流已經穿透月球,悄無聲息地掃過藍星。前兩天新聞提過紫外線超標,沒人當回事,可林默清楚,這是大氣層出現空洞的信號。
地核在粒子沖擊下愈發活躍。前世六月十七號,意大利發生6.5級地震,當時大家只當是常規地質活動,直到末日后期整理數據,才確認那是天災的開端。
接下來三個月,藍星會進入超強溫室期,氣溫比往年夏天高至少六度。林默看著新聞里意大利地震的報道,眉頭緊鎖——最煎熬的夏天,要來了。
與此同時,青州研究所里。
陳敬院士心不在焉地調試儀器,眼前總浮現林默試卷上的內容。那些災難預警像根刺,扎得他坐立難安。
旁邊兩個研究員正閑聊:“看新聞沒?意大利地震了,6.5級,好多老教堂塌了。”
“可惜了,我還計劃暑假去佛羅倫薩呢。”
“意小利?地震?”陳敬猛地抬頭,像被潑了盆冷水。他抓起平板,翻到林默的語文卷——上面赫然寫著:【6月17日,意小利亞平寧半島發生6.5級地震,2300余人受災,九處歷史建筑損毀。】
“你們剛說地震幾級?在哪?”陳敬聲音發緊。
“6.5級,亞平寧半島那邊。”研究員愣了愣。
陳敬盯著屏幕,呼吸驟然急促。時間對得上!地點對得上!受災情況也對得上!
這張試卷是六月七號寫的,封存在閱卷中心,絕不可能提前知道后續災難。也就是說,這學生提前十天,精準預測了地震?
“快!小鄭,查六月七號到今天,全球所有災害記錄!”陳敬的聲音帶著顫抖。
五分鐘后,陳敬和研究員們盯著屏幕,集體失聲。
全對上了!從六月七號至今,每一場災難的時間、地點、傷亡數字,都和林默試卷上寫的分毫不差。
“那……那最后這個……”有研究員指著“伽馬射線暴”幾個字,聲音發顫。
滅世級的災難!
陳敬攥緊拳頭,指節發白。這時,一個研究員氣喘吁吁沖進來:“陳教授!天文臺的數據分析出來了!”
“怎么樣?”陳敬一把搶過資料。
“宇宙微波輻射指數……漲了三個點!”研究員咽了口唾沫,“天文臺確認,銀河系內有兩顆中子星合并!”
資料上的結論刺眼——中子星合并,極可能產生伽馬射線暴。
“就算合并,射線也未必會擊中藍星吧?”有人試圖安慰。
陳敬搖搖頭,臉色凝重如鐵。之前他對試卷只有五成信,現在有九成九!林默的預測太準了,準得讓人毛骨悚然。
“立刻上報!召集全院院士,緊急研究這份試卷!”陳敬深吸一口氣,資料在他手中幾乎被攥爛。
如果災難真的要來了,這張零分試卷,或許就是十四億人的救命稻草。
第二天,林默家里。
“他三姑,新聞里那林默就是咱家寶兒,唉,我也說不清這孩子咋想的……”
“……”
“三姑,真不用帶他去看醫生,他好著呢。”
掛了電話,李慧揉著太陽穴,滿臉愁容。這已是今天第七個詢問的親戚,兒子這次算是“名聲在外”了。
林建明嘆了口氣,看向林默:“小默,高考的事翻篇了。你這成績……大學肯定是沒指望了,我托人找了家汽修廠,你去學門手藝,磨磨性子。”
林默搖頭:“爸,我不去,我得等消息。”
“難不成還有大學敢收你?”李慧沒好氣地瞪他,“你知道你三姑剛說啥不?她說你是不是讀書讀傻了!”
林默無奈苦笑。他寫的明明是關乎存亡的預警,怎么就成“傻了”?不過現在網上熱度這么高,相關部門該注意到了,這兩天該來尋他了。只要官方認可,爸媽就不會再生氣。
“爸媽,學校今天開畢業典禮,我去趟學校。”林默抓起背包,快步出門。
客廳里,周建明和李慧對視一眼,齊齊嘆氣。
“畢業典禮?他這成績,去了不丟人嗎?”
……
與此同時,青州某軍區會議室。
陳敬院士坐在主位,下方坐著華夏頂尖的科研專家和軍方將領。
“老陳,火急火燎把我們叫來,我那邊實驗正到關鍵處呢。”下方,頭發花白的老者皺眉開口。他是趙興國,華夏材料學界泰斗。
陳敬沉聲道:“今天請諸位來,是為一件關乎華夏命脈,甚至人類存續的事,務必打起十二分精神!”
這話一出,滿座皆靜。
“關乎命脈?”趙興國凝聲問,“到底出了什么事?”
“桌上有份資料,諸位先看看。”陳敬指了指桌面,沒直接回答。
趙興國率先拿起資料,其他人也紛紛翻閱。十分鐘后,華夏天文臺臺長錢立群猛地站起,額頭直冒冷汗:“老陳,這……這是真的?伽馬射線暴會擊中藍星?絕不可能!”
“老錢,先冷靜。”陳敬苦笑,“你看資料里的災害預警了嗎?這些全是六月七號寫的。”
錢立群瞳孔驟縮:“六月七號?不可能!”
“是真的。”旁邊一位軍官拿出手機,沉聲道,“老錢,你看看這份高考試卷。”
錢立群接過手機,看完后面色慘白,一屁股坐回椅子:“天啊……”
陳敬掃過眾人,見都神色凝重,起身道:“一周前,青州考生林默在高考試卷上,我們核實過!”
他頓了頓,續道:“但他也寫了應對辦法。今天請諸位來,就是想問問:這些辦法,可行嗎?”
陳敬深鞠一躬:“華夏命運在此一舉,拜托諸位了!”
作為國家級院士,這一躬重如千鈞。
趙興國肅容道:“老陳不用如此。這孩子試卷里提的‘星核合金’,我看大有門道。雖然配方不全,但能看出抗溫差、抗輻射的潛力,若能拿到完整數據,造出來問題不大。”
陳敬心頭一松。他了解趙興國,這人向來嚴謹,說“問題不大”,便是有九成把握。
華夏頂尖建筑工程師劉遠山接著道:“他畫的‘地下堡壘’和‘星際方舟’圖紙,我仔細看了。只要材料過關,堡壘抗萬噸沖擊沒問題;方舟的話,解決動力就能升空!”
“動力不是問題。”陳敬眼中閃過精光,“他寫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圖紙,我研究了,八成把握能造出來!有了這技術,不光方舟能飛,能源問題也徹底解決!”
能源是根基,哪怕沒有天災,可控核聚變也能讓華夏領跑世界。
“王首長,還有一事相求。”陳敬轉向一位身著軍裝的中年男人,“林默的試卷已經全網流傳,絕不能讓其他國家察覺異常。麻煩您協調媒體,下架所有相關內容,刪掉他的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