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短短一日,自入定醒來的林軒,對于“生機”的理解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雖然受天道宏愿枷鎖所限,林軒的神位品級被壓制在九品,神力總量無法增長,但此刻林軒對道法的理解、對自身修為的運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質變。
之前的他,空有千年地祇修為,卻如同一個空有力氣的莽夫,只會掄拳,橫沖直撞。
而現在,林軒得到了最頂級的技巧,同樣一份力量,在手中能發揮出十倍、百倍的效果!
林軒周身的氣息變得更加凝練,玄黃色的戊土神光中,新生的青色乙木精氣遠比戊土之力靈動,二者交織流轉,隱隱形成一種和諧的循環。
“原來……力量還可以這樣運用……”林軒睜開雙眼,眸中神光湛然,充滿了自信與明悟。
林軒將目光投向腳下的霍山,這一次,林軒眼中不再有迷茫之色。
“小虎,助我一臂之力!”林軒沉聲道。
小虎在林軒悟道之時,便一直守候在旁,早已等候多時,聞言會意,低吼一聲,周身神力涌動,“以我山君之名,定!”
霍山主峰殘存的本源,在山君之力的號令下,短暫穩定下來。
林軒深吸一口氣,神魂之力按照《青帝長生篇》的法門運轉,變得柔和,充滿了生命的氣息。
林軒緩緩將神魂沉入大地,不再像以前那樣強行去捕捉地氣,而是春雨潤物般,去感知山根地脈,與之溝通,引導其歸位。
同時,林軒運轉山神法中的“移山術”,不再是以往那般蠻力鎮壓,而是以《青帝長生篇》的生機之力和自身神魂為引,小心牽引那些破碎的山根碎片。
過程依舊緩慢而艱難,每一次都消耗巨大的心神之力。
但在《青帝長生篇》的加持下,林軒對地脈的感應清晰了數倍,那些原本極其抗拒林軒接近的山根地脈碎片,此刻變得溫順了許多。
林軒以自身神魂為橋,融入一塊塊破碎的山根之中,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拼接起來,并以戊土神力混合乙木之力不斷溫養。
小虎則配合著,不斷調動山君權柄,安撫因山根變動而躁動的山脈靈性。
時間一點點流逝,林軒的神魂之力消耗極大,臉色變得蒼白,但他眼神卻越來越亮。
整整耗費三日,終于,在林軒和小虎不懈的努力下,霍山主峰之下,最大的幾塊山根碎片,被成功拼接在了一起,雖然裂痕依舊明顯,但總算形成了一個整體。
更重要的是,哪怕林軒與小虎散去自身的力量,這一次凝聚的山根也并未再次破碎!
“嗡——!”
一聲微弱的嗡鳴聲自大地深處傳出,一股微弱卻無比純正的山脈靈韻,自那新生的山根之中流淌而出。
恰似久旱逢甘霖,剎那間,整座霍山仿佛都為之一震。
那些原本荒蕪死寂的山體多了一絲光澤,焦黑的巖石縫隙中,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萌發出了一縷縷翠綠的嫩芽。
空氣中彌漫的靈氣也變得活躍了幾分。
成功了!
雖然只是初步重塑了霍山主峰的山根,距離恢復整個霍太山脈還遙不可及,但這無疑是從零到一的突破。
林軒收回神魂,踉蹌了一下,差點虛脫,臉上卻洋溢著無法抑制的喜悅。
小虎也興奮地圍著他又蹦又跳,虎尾甩得呼呼作響。
“成功了!土地老爺,我們成功了!”
感受著腳下山峰傳來的微弱心跳,林軒激動的想要落淚,雖然神魂之身流淚,會大耗本源,可現在林軒對此根本不在乎,終于找到了正確的道路。
有了《青帝長生篇》和這次的成功經驗,后續修復其他區域,工作量雖然依舊浩大,卻已不再是遙不可及。
林軒的目光再次投向烏桓先生山谷的方向,此刻,心中已有了十足的底氣。
“小虎,你先歇息幾日,我回屬地先去將本職工作做完,再來凝聚霍山地脈,到時還需要你的幫助。”林軒摸了摸小虎的頭,笑著說道。
小虎聞言大驚道:“土地老爺,你消耗如此之大,不歇息一下嗎?”
林軒起身擺擺手說道:“沒有時間了,這大好河山,等不得。”
言罷,林軒神魂已化作一道流光,來到了石坎村,再次投入梳理地脈之中。
如今林軒梳理地脈已經不會消耗太多神魂之力,接續山根實在太耗費心神,正好借此機會稍微休息一番。
林軒心神一分為二,一邊梳理地脈,一邊回憶先前接續霍山山根時的那種感覺,這次能如此順利,乃是有山君小虎相助。
可霍山之外的其余地方,可沒有山君,小虎能發揮的作用寥寥無幾,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考驗。
伴隨著秋風起,樹上的綠葉開始變黃,也就意味著收獲的季節即將到來。
李家集老族長李仲儒年事已高,那次蛇妖走江,李仲儒受了不小的驚嚇,加上寒氣臨身,如今已到了油盡燈枯之境。
在李家集即將迎來豐收之際,為了李家集操勞一生的老人走了,他最終還是沒有見到今年的大豐收。
李仲儒的逝去,于李家集而言如同天崩地裂。
這位執掌家族數十載的老先生,一生行事公正不阿,待人真誠善良,早已是族人心目中的定海神針。
原本此時正是秋收之際,因老先生的喪事,被李氏族中長老們一致決定推遲幾日。
他們要傾盡心力,為這位德高望重的族長辦一場風風光光的葬禮,以全孝心與敬意。
而早在李仲儒咽氣那日,林軒便心有所感。
那一夜,林軒提前來到李家集村西的高崗土地廟,靜候這位老人的神魂。
一生行善積德,教書育人的李仲儒,死后神清魂明,與生前幾乎無二。
其神魂周遭,功德之力凝若實質,更有縷縷文運繚繞不散,顯露出非同尋常的氣象。
起初,林軒打算親自引渡老人入輪回,卻沒料到,地府竟先一步有了動靜。
那一日子時,月色如霜,土地廟前陰風微動,兩名身著皂衣,面如鍋底的鬼差引路,其后跟著一位頭戴烏紗,持判官筆的陰司判官,竟親自前來接引。
鬼差與判官一路而來,早已知曉這李家集地界,僅一位九品土地神駐守。
尋常九品土地,在幽冥地府體系中不過是末流地祇,是以難免帶著幾分輕慢,只當是走個過場。
可當陰司判官踏入土地廟后,看清廟中的林軒時,臉上的輕慢瞬間僵住。
林軒不曾刻意散發自身氣勢,可天道垂青的威壓,豈是一判官、鬼差能承受的。
甫一照面,便讓幾位陰司鬼吏心膽俱裂,膝蓋一軟差點跪倒在地,渾身骨骼更是咯吱作響,神魂有種碎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