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老張的手藝
- 一條老狗的告別
- 還清背負的人生
- 1074字
- 2025-08-16 12:50:52
建筑工地,泥瓦工也算一群默默奉獻的人。他們用雙手和簡單工具,壘砌了一座座高樓的輪廓。
北園村的老張,皮膚黝黑、身材壯實,雙手布滿老繭,那是多年與泥土和磚石打交道的印記。從事泥工職業二十多年了,經歷了建筑行業起起落落,見證了城市的飛速變遷。
老張年輕時,跟位長輩來到某城市建筑工地。那時建筑技術沒有現在先進,很多工作靠人力。老張從基礎的搬磚、和灰泥開始。和泥簡單,實則也有學問。水和灰泥比例要恰到好處,太干,磚塊粘不牢;太濕,又無法成型。老張調整著比例,摸索其中的訣竅。
老張隨經驗積累,開始砌墻。砌墻是泥瓦工,工作重頭戲,一堵墻砌得好壞,關系整座建筑質量。老張砌墻時,眼神專注,拿起一塊磚,先用泥瓦刀在磚面上均勻抹一層泥灰漿,然后把磚放到墻上合適位置,再用泥灰刀輕輕敲打,使磚與磚之間嚴絲合縫。每一層磚,他都用水平儀測量,確保墻體是筆直的。在老張手下,一堵堵堅固墻體拔地而起。
老張工作環境艱苦。夏天,工地沒有遮蔭的地方。老張頂著高溫,汗水濕透工作服,可他依然專注手中的工作。他說:“這墻不能因天氣熱就砌不好,這是要住人的,質量得保證。”冬天,泥漿容易就凍住了。老張就用一些保暖材料把泥漿桶包起來,繼續工作。他的手指常常被凍得通紅,甚至裂開些口子,但他只簡單地包扎一下,又投入工作中。
除了工作辛苦,老張還面臨生活上的壓力。收入并不高,要養活一家老小。孩子在上學,需學費和生活費。老張為多賺點錢,經常主動要求加班。他說:“只要孩子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我現在苦點累點算什么。”
老張在工地上結識了好多朋友,來自不同的地方,都為生活努力著。休息時,會坐在一起,分享家鄉的趣事,也談論未來的憧憬。有時候,也會互相交流砌墻抹灰的技巧。
隨城市發展,建筑行業技術也在不斷更新。新型的建筑材料和先進的施工設備逐漸應用到工地上。老張對新東西有些不適應,但有學習欲望。他向年輕工友請教,學習使用新工具,操作新設備。他說:“咱不能被時代淘汰了,得跟上步伐,這樣才能在這個行業里干下去。”
老張逐漸成為工地上技術骨干,許多年輕的泥瓦工把他當師傅。他也參與一些城市標志性建筑的建設,每當看到參與建造的大樓屹立城市之中,老張心中充滿了自豪。
歲月不饒人。老張身體逐漸不如從前。多年體力勞動讓他患上一些職業病,腰經常疼痛,手臂也沒以前有力了。盡管如此,老張還是舍不得離開熱愛的泥瓦工作。他說:“干了一輩子泥瓦工,只會這個藝,雙手不摸磚和灰泥,真不知道該干什么。”
老張故事和普通人一樣,無聲無息,沒有精致的炫耀亮點,但作為社會上普通的手藝人,憑著自己的勞動去追逐生活,也是值得去尊重和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