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四面皆強鄰,寶貴的時間
書名: 三國:孔圣之后,教化殖民海外作者名: 恰在時節逢上君本章字數: 2268字更新時間: 2025-08-21 19:41:52
孔安聽著孔融的話語,心頭一震。
田楷來了,他,總算要開始進入那些人的雙眼了啊。
說白了一點,在河北這塊地方,別說是他,就是孔融,都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罷了。
身邊的鄰居,袁紹、公孫瓚、曹操、陶謙,哪個不是手握一州之地,實力強大。
哪怕就是最弱的陶謙,實力也比孔融強。
也就是孔融之前有不小的名聲,有些人脈,不然和如今劉備,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差不多就是一個透明人。
這就是實力弱小,別人都不會正眼相看。
之前連孔融都是這般,更遑論他。
如今,依靠著解決北海黃巾,他總算是有了一些名聲,這個名聲也總算是在開始向外傳播了。
目光看向孔融,孔安無比堅定。
“阿父,既如此,便帶我前去見一見薊侯的大將吧!”
盡管他接下來的重心都是發展自身,但能夠見一見外面的這些人,他是很向往的。
孔融聞言,卻是神情凝重。
“令平,你需做好準備,如今公孫伯圭與袁紹大戰,戰場已經從冀州再增加到青州之地。
之前公孫伯圭在界橋大敗,三千白馬義從精騎損失殆盡,大軍折損數萬。
如今雖取得巨馬水大勝,但冀州的攻守之勢,儼然已經逆轉。
田楷此來,極有可能是為了讓我們加入,你要提前做好準備。”
孔融一臉擔心,以前公孫瓚是看不上他這點實力的,他很清楚。
他與公孫瓚一直有往來聯系,不然也不可能從公孫瓚那里購得戰馬。
也是因為一直以來的聯系,他才知道這些。
現在田楷到來,明顯是有事。
而除了這事,他想不到其他事了。
孔安聞言,凝聲道:“阿父,若田楷真的說出此事,那便讓我全權做主,可好?”
孔安鄭重的看著孔融,他心中早就已經有了決定。
而如今,只看孔融,愿不愿意將北海的未來,徹底交到他手上。
孔融眉頭緊皺,最終一嘆。
“令平,既然我將北海之事交由你,既然我全力支持你,那你的決定,便是為父的決定。
不過,此事你得先與為父說清楚,你究竟會怎么選?”
孔融確實支持孔安,但他也想知道孔安心中是怎么想的。
畢竟這次做出抉擇,他也可以根據孔安的抉擇,想辦法為孔安做一些事。
如今的選擇,其實他也清楚,無非就是在袁紹與袁術之間做抉擇罷了。
公孫瓚、陶謙,都是和袁術一撥的。
曹操、劉表,又是和袁紹一撥的。
孔安聞言,沉思片刻,緩緩開口。
“阿父,如今我們在北海之地,夾雜在眾多勢力之中。
我想要爭一爭,但身邊皆是強鄰。
在這樣的局勢之下,我要爭,就必須要擴大勢力,首先便是青州之地。
但青州之地又是袁紹與公孫瓚兩人都自認為自己的地方。
若是想要往其他地方擴大,那就只有徐州、兗州可選。
但兗州曹操實力強大,地處中原,不是首選。
而徐州之地,不僅是陶謙之地,更是曹操與袁術都想要的,我們想要虎口奪食,過于難了。
這次田楷既來,我們若是要做出選擇,那便只能做出對我們有利之選擇。
如今公孫瓚雖然是漸漸不敵袁紹,但公孫瓚一旦敗亡,甚至只需要退回幽州,袁紹必然會派偏軍進入青州。
我們與袁紹,只要我想爭,那么必然會緊隨公孫瓚之后被袁紹所破。
其實,我們沒得選,只能與公孫瓚結盟。
準確來說,這個結盟是以公孫瓚為主導的盟約。
因為曹操不可能先攻青州,袁術想要過來,也要經過徐州。
袁術被曹操所隔離,曹操又不攻青州的情況之下,我們只能防范袁紹,就是因為袁紹強勢,公孫瓚弱勢。
而在此期間,我們則需休養生息,加快發展,積蓄實力,以待天時。”
其實還有很多,孔安都沒有說,只是這些,在他看來說服孔融足夠了。
現在他需要的就是時間,不僅是他需要時間,其實除了袁紹以外的人,都需要時間。
袁術后面就會作死,不用考慮。
那個時候,袁紹一家獨大,其他人都會遠遠跟不上袁紹的發展。
而河北之地,袁紹也不可能容忍其他人染指,袁紹心中的大敵始終是公孫瓚。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能與公孫瓚聯合,盡量以公孫瓚的力量拖住袁紹,從而讓他有更多的時間來發展。
如今他最缺的就是時間,他若是沒有記錯,就是這兩年,公孫瓚就要被袁紹打得退回幽州了。
那時袁譚就會率領大軍來攻青州,袁紹自己攻幽州。
公孫瓚確實還能拖袁紹幾年時間,但青州呢?
田楷在青州就堅持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就被打回幽州了,現在他必須要將田楷留在青州,過后起碼不能再讓袁譚那么輕松的就將田楷趕回幽州。
只有田楷在前面,為他擋住袁軍,他才能有更多的時間來發育。
其實這樣做他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成功,田楷能不能堅持住,甚至田楷恐怕還不會正眼看他,但他必須要去試一試。
他必須要在公孫瓚在被袁紹徹底殺死前,盡快發育到起碼能夠自保的地步。
也就是到那時,他麾下起碼也得有數萬大軍,才能有再聯合其他人的資格。
孔融聽著孔安的話語,其實心頭都有些絕望。
他很清楚他們與那些人的差距有多大,而且都是近鄰。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孔安想要去爭,是有多難。
而孔安有著明確的想法,又是他極為欣慰的。
并沒有因為這些困難像他一樣消沉下去,而是依舊想要拼一拼,這點,比他強。
孔融也很快下定決心,大不了,瘋一次罷了。
“令平,你只管放手去做,為父相信你!”
如今他能做,似乎也只能這樣支持孔安了。
孔安聞言,緩緩笑了。
“阿父,你放心吧,會有成事的那一天的!”
聊著這些,父子兩人的關系也是更近了一步,畢竟兩人對未來的規劃,也算是交底了。
這時,孔安突然道:“阿父,你若是在朝中還有關系,可以用起來了。
如今青州刺史之位懸空,今北海黃巾又被阿父所平定,阿父又素有威望,相信朝廷不會拒絕。
雖不知能否成事,阿父可先試一試。”
孔安所想要的,還是先占據大義。
僅僅一個北海之地,太小太小,縱然發展,上限也有限。
盡管孔融能夠成為青州刺史也無法統管整個青州,但起碼,能夠多出幾個郡來,且又有大義之名,方便做事啊。
雖然公孫瓚派來的田楷以及后面袁紹派來的臧洪都是青州刺史,但這兩人,都是公孫瓚與袁紹自封的。
若是孔融能夠得到朝廷的任命,有的事,就方便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