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 都重生了誰還當炒股啊
- 西門吹澩
- 3511字
- 2025-08-10 14:46:43
呂氏集團的辦公樓在縣城西郊,一棟五層的灰白色建筑在黑夜里亮著幾盞孤燈。陳銘騎著自行車趕到時,已是午夜十二點半。
王胖子蹲在大門口的石獅子旁,見到陳銘立刻跳了起來:“銘哥!他們把我爸關在四樓會議室,不讓他走!“
“報警了嗎?“陳銘鎖好自行車。
“報了,但派出所說這是經濟糾紛,建議協商解決。“王胖子急得滿頭大汗,“蘇雨晴說她爸正在趕來。“
陳銘拍了拍王胖子的肩膀:“別急,我們上去。“
門口的保安認出了王胖子:“怎么又來了?呂總說了,除非王師傅簽保密協議,否則不能走。“
“我是金鼎證券的特約顧問,“陳銘亮出工作證,“呂總認識我。“
保安猶豫了一下,還是放他們進去了。電梯里,王胖子小聲問:“銘哥,真有把握嗎?“
陳銘摸了摸書包里的文件夾:“證據都在這里。“
四樓會議室門口站著兩個穿制服的保安。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王胖子的父親王建軍坐在會議桌前,對面是呂志明和公司法務部的兩個人。
陳銘直接推門而入。呂志明抬頭看見他,臉色頓時陰沉下來:“陳銘?你來干什么?“
“呂總,“陳銘走到王建軍身邊,“王叔是我請幫忙查運輸數據的,有什么問題可以跟我談。“
呂志明冷笑一聲:“小小年紀,口氣倒不小。你知道偷竊商業機密是什么罪名嗎?“
“商業機密?“陳銘從書包里取出文件夾,“這些是公開的工商抽檢記錄、煤礦運輸臺賬和司機簽字單,哪來的偷竊?“
呂志明猛地站起來,椅子在地板上劃出刺耳的聲音:“你從哪里弄來這些的?“
“這不重要,“陳銘平靜地說,“重要的是數據不會說謊。呂氏物流實際運輸量比申報量少了28%-32%,而招股書上卻虛報了30%的收入。“
會議室里鴉雀無聲。王建軍驚訝地看著陳銘,又看看兒子,顯然不明白這兩個孩子怎么會卷入這種事情。
呂志明的臉色變了又變,最后擠出一絲僵硬的笑容:“小陳同學,這里面一定有誤會。我們呂氏是正規企業,怎么可能做假賬?“
“是不是誤會,證監會稽查組會判斷。“陳銘直視呂志明的眼睛,“2006年第34號《關于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的通知》剛發布,重點打擊的就是虛增收入行為。“
呂志明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他沒想到一個初中生竟然對證監會規定了如指掌。
“你到底想怎么樣?“呂志明壓低聲音問道。
“很簡單,“陳銘說,“讓王叔安全回家,保證不追究這件事。作為交換,我可以不向媒體曝光這些數據。“
“你以為憑這些就能威脅呂氏?“呂志明瞇起眼睛。
“不止這些,“陳銘翻開文件夾最后一頁,“還有金鼎證券與呂氏的'戰略配售'協議。如果證監會知道你們通過關聯基金哄抬發行價,不知道會怎么處理?“
呂志明的表情徹底變了。他盯著陳銘看了足足十秒鐘,突然大笑起來:“好!好!陳建國有個好兒子啊!“他轉向法務人員,“讓他們簽個保密協議,然后放人。“
十分鐘后,陳銘和王家父子走出呂氏大樓。夜風拂面,王建軍仍然一臉茫然:“小銘,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爸,回家再說。“王胖子拉了拉父親的衣袖。
這時,一輛黑色帕薩特駛來,停在路邊。車窗降下,露出蘇雨晴和她父親的臉。
“解決了?“蘇科長問道,他是個四十出頭、面容嚴肅的中年男子。
陳銘點點頭:“謝謝蘇叔叔趕來。“
“我沒幫上什么忙,“蘇科長意味深長地看了陳銘一眼,“不過年輕人,有些事不是你能應付的。明天來我辦公室一趟。“
目送蘇家父女離開,陳銘長舒一口氣。他知道今晚只是暫時勝利,呂氏絕不會善罷甘休。
第二天上午,陳銘來到工商局三樓的市場監管科。蘇科長的辦公室簡樸整潔,墻上掛著“執法為民“的錦旗。
“坐。“蘇科長遞過一杯茶,“雨晴都跟我說了,你在調查呂氏礦業的財務問題?“
陳銘接過茶杯,斟酌著詞句:“是的,我發現他們上市數據與實際經營情況不符。“
“為什么這么做?“蘇科長直視陳銘的眼睛,“你才15歲,應該準備上高中才對。“
陳銘早有準備:“我父親在煤礦工作,呂氏壟斷運輸后,礦上損失很大。而且...“他頓了頓,“我看過《證券法》,財務造假會傷害無數股民。“
蘇科長沉默片刻,從抽屜里取出一個檔案袋:“這是我權限范圍內能提供的所有資料,包括過去三年呂氏物流的違規記錄和處罰決定書。“
陳銘如獲至寶,小心地接過檔案袋:“這對調查非常重要,謝謝蘇叔叔。“
“別高興太早,“蘇科長嚴肅地說,“這些只能證明他們在運輸環節有問題,與財務造假還有距離。而且...“他壓低聲音,“呂氏在省里有關系,普通舉報很難動搖他們。“
離開工商局,陳銘直接去了王胖子家。王建軍請了假在家休息,見到陳銘立刻迎上來:“小銘,昨晚多虧了你!“
“王叔,是我連累了您。“陳銘愧疚地說,“我想再看看您那些運輸記錄。“
三人圍坐在王家客廳,陳銘將蘇科長提供的資料、王建軍的記錄和自己整理的招股書疑點一一比對。隨著數據不斷填入電腦,一個清晰的造假模式完整呈現:
呂氏物流通過三種方式虛增收入:
虛報單次運輸量(35噸記為45噸)
虛構運輸趟次(一天兩趟記為三趟)
將短期合同包裝為長期合同
“按這個比例,“陳銘指著屏幕上的計算結果,“呂氏礦業去年至少虛增了9600萬收入,占總額的30%。“
王建軍倒吸一口冷氣:“這可是大案子啊!小銘,你打算怎么辦?“
“先收集更多證據,“陳銘說,“然后找合適的時機向監管部門舉報。“
“可是...“王胖子憂心忡忡,“呂氏在省里有人,普通舉報能有用嗎?“
陳銘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所以我們需要媒體關注。上市公司最怕的就是輿論壓力。“
下午,陳銘來到金鼎證券營業部。林峰不在縣城,去省城參加培訓了。這正合陳銘心意,他可以安靜地分析股市。
交易大廳里,幾個老股民正圍著大盤顯示器議論紛紛。
“又漲了!上證指數突破1700點了!“
“券商股領漲啊,中信證券都漲了8%!“
“小股神來了!“有人注意到陳銘,“給推薦個股票唄?“
陳銘禮貌地笑笑:“牛市來了,買指數基金最穩妥。“
他找了個角落的電腦,登錄自己的賬戶。云南銅業已經漲到14.2元,比他賣出時高了近20%。但陳銘并不后悔——他需要現金為下一步做準備。
清倉所有股票后,陳銘的賬戶余額達到22.6萬元。這在2006年是一筆不小的資金,尤其對一個15歲少年來說。
“陳銘?“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是營業部的分析師小李,“林總監讓我轉告你,基金下周一正式運作,你的賬戶已經開通權限了。“
陳銘點點頭:“謝謝李哥。對了,呂氏礦業什么時候上市?“
小李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聽說借殼'ST金豐',七月中旬復牌。你小子真有門路,這種內幕都知道。“
ST金豐!陳銘心頭一震。這是一只瀕臨退市的股票,如果呂氏真的借殼上市,復牌后至少會有連續漲停。而金鼎證券的“戰略配售“基金,顯然就是為了提前布局這個內幕消息。
回家路上,陳銘買了份《中國證券報》。財經版有條不起眼的消息:《證監會嚴查借殼上市財務造假》。他嘴角微微上揚——時機正在成熟。
晚飯后,陳銘接到蘇雨晴的電話:“我爸說,明天省電視臺有個記者要來采訪工商執法情況,是個機會。“
陳銘眼前一亮:“能安排我見見那個記者嗎?“
“我問問爸爸。“蘇雨晴停頓了一下,“陳銘,你真的要這么做嗎?很危險的。“
“我有分寸。“陳銘看著書桌上厚厚的證據材料,“對了,中考成績這么好,暑假有什么計劃?“
“預習高中課程吧。“蘇雨晴的聲音輕快起來,“我爸說要送我出國讀大學,所以得提前準備。“
掛掉電話,陳銘打開電腦,開始撰寫舉報材料。他刻意避免使用主觀判斷,只羅列客觀數據和對比結果:
工商抽檢記錄(12次,平均差異28%)
煤礦運輸臺賬(半年數據,差異30-32%)
司機簽字單(與實際載重不符)
招股書數據(虛增30%收入)
寫完材料,陳銘又檢查了三遍,確保沒有任何漏洞。然后他撥通了王胖子的電話。
“胖子,明天有空嗎?陪我去見個人。“
“誰啊?“
“可能是省臺的記者。“
電話那頭傳來王胖子的驚呼:“銘哥,你要搞大了啊!“
“只是備選方案。“陳銘壓低聲音,“對了,你爸那邊還能弄到更多運輸單嗎?“
“他說有個老同事在呂氏物流做調度,可能能幫忙。但風險太大...“
“告訴他不用了,“陳銘立即說,“已經夠危險了,別再牽連更多人。“
夜深了,陳銘躺在床上卻睡不著。窗外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月光透過窗簾縫隙灑在地板上。這個暑假比他想象的要復雜得多——一邊是唾手可得的股市財富,一邊是風險重重的打假之路。
手機突然震動,是林峰發來的短信:“周一上午九點,基金首次投資會議,務必參加。呂氏借殼上市日期已定,7月18日。“
陳銘盯著這條消息看了很久。7月18日,距離現在還有三周時間。足夠他做好充分準備。
他回復了一個“收到“,然后打開電腦查看ST金豐的停牌公告。這家原本生產農業機械的公司,去年虧損近億元,凈資產為負,正是理想的殼資源。
“如果成功阻止呂氏上市,“陳銘自言自語道,“不僅能保護無數股民,還能讓父親煤礦擺脫運輸壟斷...“
但代價是什么?他想起呂志明陰冷的眼神和那句“陳建國有個好兒子“。這不是簡單的股市博弈,而是關乎家人安全的重大決定。
陳銘輕輕合上電腦。無論如何,他已經沒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