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交代
書名: 貴女斷情絕愛后,五個權臣爭著寵作者名: 豬扒公主本章字數: 2069字更新時間: 2025-08-31 16:27:41
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她略顯蒼白的臉。
一股源自靈魂深處的沒來由的不安與躁動越來越強烈,這并非來自她自身,更像是這具身體原主殘存的意識在瘋狂吶喊。
尤其是當她想到“周策安”這三個字眼時,那股躁動幾乎要破體而出,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焦灼。
秦菀蹙緊眉頭,強行壓下這股不屬于自己的情緒波動。
不管依靠任何人,信息傳遞總有延遲和偏差,她必須親自去確認周策安的生死,去查看第一現場。
更重要的是,這股靈魂的躁動讓她隱隱覺得,周策安的遇襲,或許與原主的過去有著某種不為人知的深切關聯。
她深吸一口氣,眼神恢復冰冷與決斷。
“來人!”她揚聲道,聲音已恢復平日的威儀。
殿外侍立的侍衛立刻躬身入內。
“傳朕口諭,召左丞相趙觀即刻入宮議事,要快!”
“是!”
等待的時間并不長,趙觀來得很快,依舊是一身緋紅官袍,步履從容,神色平靜,仿佛外界的天翻地覆都與他無關。
只是在他深邃的眼眸深處,能看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審慎。
“臣趙觀,參見陛下。”他躬身行禮,姿態恭敬。
“丞相不必多禮。”秦菀抬手虛扶,目光直直落在他身上,語氣沉重,開門見山道:“趙相,青崖山澗之事,你想必已知曉。”
“是,臣剛聽聞不久,震驚莫名。竟有狂徒如此膽大包天,襲擊欽差,實乃國之不幸。陛下節哀,保重龍體為重。”趙觀語氣沉痛,面露憂色,回答得滴水不漏。
秦菀緊緊盯著他的眼睛,似乎想從中看出些什么,“周太傅生死未卜,朕心甚憂,然,國事千頭萬緒,朝中暗流涌動,朕需集中精力處理此事,恐無暇分身細致處理日常政務。”
她說到這里,微微停頓,觀察著趙觀的反應。
趙觀垂眸靜立,面上毫無波瀾,仿佛只是在聆聽一件尋常公務。
秦菀繼續道,語氣變得鄭重:“故此,朕決定,即日起,由丞相你暫代朕處理六部日常政務。凡各部請示、文書往來、一般性政務決策,皆由你先行斟酌處理,若有疑難不決或涉及軍國大事者,再行報與朕知。”
她說著,從御案上取過一枚早就準備好的、略小一號的玉印,這是“監國理政”的臨時印信,遞向趙觀。
“陛下!”趙觀這次露出了恰到好處的驚訝與惶恐,連忙躬身,卻沒有立刻去接,“陛下信重,臣感激涕零!然此責任重大,臣才疏學淺,恐難當此重任,辜負陛下所托……”
“趙相不必過謙。”秦苑打斷他,語氣不容置疑,帶著一絲深意,“你的能力,朕很清楚。如今朝中,能替朕分此憂者,非你莫屬。還是說丞相不愿為朕分憂?”最后一句,語氣微微上揚,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壓力。
趙觀身體微微一震,立刻深深低下頭,“臣不敢!陛下信重,臣萬死莫辭!只是……”他抬起頭,目光誠懇,“如此安排,是否于朝會上明示?以免……”
“不必。”秦菀斬釘截鐵,“此事朕意已決。對外,朕只會稱病需要靜養兩日,政務由丞相與司禮監協同處理。這枚印信,你暗中執掌即可。朕要的,是朝局穩定,政務暢通,不起波瀾,丞相可能做到?”
她目光如炬,仿佛能看透人心。
趙觀與她對視片刻,終于伸出雙手,鄭重地接過了那枚沉甸甸的玉印,聲音沉穩而堅定:“陛下放心。臣在此向陛下保證,陛下歸來之前,朝中絕不會出任何亂子。臣定當竭盡全力,穩住朝局,靜候陛下佳音。”
秦菀深深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如此,便有勞丞相了。退下吧。”
“臣,告退。”趙觀行禮,握著那枚象征巨大權力的印信,沉穩退下。轉身的剎那,他眼底深處掠過一絲極其復雜的精光。
打發走趙觀,秦菀不再有絲毫遲疑。她再次屏退所有宮人,聲稱需要絕對靜養,任何人不得打擾。
她快速回到內室,打開那個隱秘的柜子。這次,她選擇的不是太監服飾,而是一套用料普通、便于行動的深青色勁裝。
易容的材料也被再次取出,但她這次的手法更快,只是略微加深了膚色,修飾了過于出眾的五官輪廓,讓自己看起來像一個面容堅毅,常在外奔波有些閱歷的普通民間女子。
她將長發緊緊束成男子般的發髻,用布巾包好。
檢查了靴筒中的匕首、腰間的軟劍、特制的飛爪與繩索。
各種傷藥、解毒丸、火折子、一小袋不易腐壞的干糧和水囊被她仔細分裝好。甚至還有一小包效果強勁的迷藥和幾枚淬了劇毒的細針,被她小心地藏在特制的夾層里。
她沒有選擇騎馬,憑借對皇宮密道的熟悉,再次悄無聲息地離開皇城,在天都城西一處不起眼的車馬行,用早已準備好的假身份和銀錢,雇傭了一輛看起來最普通不過的青篷騾車。
車夫是個沉默寡言的老漢,只認錢,不多問。
“出城,往青崖山澗方向,快一些。”她壓低了聲音吩咐道,聲音沙啞,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急。
騾車吱吱呀呀地啟動,載著她匯入出城的人流,朝著那片險峻山澗,一路行去。
車簾低垂,隔絕了外面的喧囂。
秦菀靠在車廂壁上,閉上眼睛,但全身的感官都處于高度警惕狀態。
她的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匕首冰冷的鞘,腦海中不斷回放著落鷹澗的地形圖,推演著各種可能遇到的情況以及應對之法。
騾車吱呀前行,車廂隨著不平的路面輕輕搖晃。
秦菀閉目凝神,耳廓卻微微顫動,捕捉著車外的每一絲聲響。
越靠近城郊,空氣中的氛圍便越發不同。之前的繁華喧囂逐漸被一種壓抑的寂靜所取代。
官道兩旁,開始出現三三兩兩,面帶菜色的逃難百姓,他們眼神麻木,步履蹣跚,朝著與騾車相反的方向艱難挪動。
顯然,滄州的災情和動蕩,已開始波及周邊。
秦菀的心微微下沉,局勢看來比她想象的或許還要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