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族規立新
- 垂釣諸天:從漁村老祖開始
- 嬋宮
- 2347字
- 2025-08-24 12:29:46
李家祠堂的門檻,被新制的靛藍棉布仔細擦拭過,泛著桐油浸潤后的溫潤光澤。
李滄海端坐其上,脊背挺直,目光沉靜,掃過祠堂前肅立的族老、理事、漁衛隊長栓柱,以及黑壓壓一片屏息凝神的村民。
“今日起,此章為族規。”
“公中理事,增補李石頭為副理事,協理漁獲、葦席出入。凡公產所得,賬目旬日一清,王氏執掌,張貼于功勛堂前,任族人查驗。有疑議者,可于祠堂公議日,當眾質詢。”
王氏站在側后方,雙手交疊于腹前,微微頷首,眼神沉靜。
她面前放著一本簇新的藍皮賬冊和一把算盤。
“漁衛,擴至三隊,每隊十人。栓柱為總領,李老七、王鐵牛為隊正。職責:巡護漁場、葦蕩,護衛村寨,彈壓宵小。操練、輪值、獎懲,依此章細則。”李滄海的目光落在栓柱身上。
栓柱身著嶄新的靛藍勁裝,腰懸包鐵長矛,古銅色的臉上那道淺疤在晨光下更顯硬朗。
他挺胸抱拳,聲音洪亮:“栓柱領命!必不負族長所托!”
“功勛堂,增‘技藝革新’、‘急公好義’二項。凡改良漁具、創制新法、或于危難中救助鄉鄰者,皆可記功請賞。賞格明細,張貼堂前。”
李滄海頓了頓,目光掃過人群,“公學,聘洪澤鎮周秀才為蒙師,傳文授字;延威遠武館退役教習趙鐵山,授基礎拳腳、強身健體之術。凡村中適齡童,皆可入學,束脩由公中支取一半。”
一條條,一款款,清晰分明,將李家村的生產、防衛、教育、獎懲,盡數納入規范。
不再是族長一言堂,而是有章可循,有據可查。
人群起初是寂靜,繼而響起低低的議論,最終紛紛認同。
規矩立了,人心就定了。
“凡此新章,即日施行。望我族人,同心同德,守規遵矩,壯我李氏!”李滄海合上族規。
人群散去,祠堂重歸肅穆。
李滄海并未起身。
他緩緩閉上雙眼,心神沉入元竅深處。
那方古樸的山河印靜靜懸浮,印身流淌著溫潤的青輝。
【初級祭祀(被動)生效中…錨定區域(李家村)香火愿力持續匯聚…】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
隨著新規頒布,隨著王氏在功勛堂前張貼出第一份清晰到每一文銅錢的公中收支明細,隨著栓柱帶著漁衛邁著整齊的步伐開始第一次正式巡弋。
一股股新的、更加精純的意念,如同涓涓細流,從村子的各個角落升騰而起。
有對族規條理分明的敬畏,有對公中賬目透明的感激,有對漁衛守護家園的安心,更有對未來生活的踏實期許。
這些意念,便是香火的源泉。
“引!”
李滄海心中默念,《靈龜蟄元術》悄然運轉。
神念晶核在元竅中微微震顫,散發出無形的吸力。
不再是如過去般被動等待香火匯入山河印,再由印器被動精煉。
這一次,他主動引導!
識海中,那匯聚而來的、尚顯駁雜的香火愿力,如同淡金色的云霧,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環繞著米粒大小的神念晶核緩緩旋轉。
晶核表面,龜甲般的玄奧紋路亮起微光,如同最精密的篩網。
嗡——!
細微的震顫在識海空間回蕩。
旋轉的香火云霧中,一絲絲駁雜意念,在旋轉中被剝離!
而剩下的,是更加純粹、更加凝練、散發著溫暖金光的精純香火!
【主動引導·初級祭祀!】
【香火精煉效率提升!駁雜意念剔除率:15%!】
【精純香火生成!】
這股被主動提純后的精純香火,并未直接融入神念晶核,而是如同被馴服的溪流,一部分溫順地匯入晶核周圍,滋養壯大。
另一部分,則如同甘霖,無聲無息地滲入懸浮于晶核上方的山河印本體之中。
嗡——!
山河印印身微不可察地一震。
青輝似乎明亮了一絲。
印身上那模糊的山川河岳紋路,仿佛被這精純的香火“擦拭”過,邊緣輪廓清晰了微不足道的一線。
一種“滿足感”和“成長感”,從印器本身反饋回李滄海的心神!
【山河印獲得精純香火滋養!本源穩固度微弱提升!】
【神念晶核獲得精純滋養!凝練度微弱增強!感知范圍/精度微量提升!】
成了!
李滄海心中一定。
主動引導精煉,效率遠超被動吸納!
不僅自身獲益,更能反哺山河印這根基重器!
這香火,如同礦藏,需用心“經營”方能得最大效益。
日復一日,清晨的祠堂門檻,成了李滄海固定的“道場”。
他如老僧入定,運轉蟄元術,引導祭祀,淬煉香火。
村中的敬畏與感激,如同被無形之手梳理過,愈發精純浩蕩。
功勛堂前的賬目,王氏記得一絲不茍,筆筆清晰,黃麻紙上墨跡工整,引來無數村民駐足細看,嘖嘖稱奇。
公學里,周秀才的吟誦與趙教習的呼喝聲交織,孩童們稚嫩的臉龐上少了懵懂,多了專注。
栓柱的變化最為顯著。
漁衛總領的擔子壓在他肩上,非但沒讓他畏縮,反而激發出沉穩。
他不再僅憑血氣之勇,開始學著像父親一樣思考。
漁衛三隊的輪值、操練科目、巡邏路線,他安排得井井有條。
遇到村中因漁獲分配、灘涂界限而起的小糾紛,他也不再是那個一言不合就要掄拳頭的愣頭青。
這日晌午,村東頭兩戶人家因一片淺水洼的捕撈權爭得面紅耳赤,幾乎要動手。
栓柱聞訊趕到,分開眾人。
他沒急著呵斥,先聽雙方陳述,又找來幾個老漁夫詢問那片水洼歷年漁情,最后指著王氏剛張貼在功勛堂側墻的《灘涂水域劃分細則》。
“吵什么?章程寫得明明白白!”
“李老四家,按章,東頭那片歸你。王二麻子,西邊淺灣是你的。中間這水洼,公中早有定論,輪流捕撈,這月該李老四!白紙黑字,紅指印按著,誰不服,去祠堂找族長和理事們說!”
栓柱指著墻上清晰的條文和指印,目光掃過爭執雙方。
李老四和王二麻子看著那蓋著公中理事紅印的章程,又看看栓柱沉穩銳利的眼神,再看看周圍鄉親的目光,臉上的怒氣漸漸消了,訕訕地低下頭。
“按…按章程辦…”李老四嘟囔著。
“是…是俺心急了…”王二麻子也搓著手。
一場風波,消弭于無形。
圍觀的村民看著栓柱處理糾紛的利落與公正,眼神里多了幾分信服。
這個曾經莽撞的青年,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統領。
李滄海雖在祠堂靜坐,神念卻將這一切清晰“看”在眼中。
栓柱的成長,王氏的細致,村民的歸心。
連同那持續精煉、滋養著他與山河印的精純香火,都化為一股沉靜的力量,在他心間流淌。
他緩緩睜開眼,渾濁的眼底深處,青輝一閃而逝。
目光越過祠堂的飛檐,投向洪澤湖煙波浩渺的深處。
村寨內部,根基漸固,香火日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