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化解風險
- 財富自由,從教人填志愿開始
- 泛海歸舟
- 3186字
- 2025-08-28 20:36:12
陳如軒眼看著公司發展越來越好,已經進入了快車道。
此時他想著制定一個未來五年計劃,作為指引公司發展的具體細則。
當他正細細思考時,突然辦公室的門被周明宇推開了。
“陳總,這是風險管控部發過來的一份報告,主要內容就是公司現在發展較快,問題也很多,甚至列舉了很多的風險弊端,希望請陳總重視一下。”
陳如軒其實最近也在想這個問題。
他覺得未來五年計劃除了要發展,同時也要管控風險。
接著陳如軒指尖快速掃過風險報告首頁的核心風險摘要,眉頭卻沒皺一下。
反而拿起桌上的內部電話按下快捷鍵:“行政部,十分鐘后在一號會議室準備緊急會議,通知采購、財務、人力、技術、銷售及風險管控部負責人務必到場。”
電話那頭的行政總監剛應了聲“收到”,陳如軒就掛了電話,將報告倒扣在桌上,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裝外套,動作干脆利落,沒有半分猶豫。
周明宇站在一旁看傻了眼——他本以為陳總會先花時間研究報告,沒想到直接召集開會,這份雷厲風行的勁頭,比平時推進新項目時還要果斷。
不到十分鐘,周明宇跟著陳如軒走進一號會議室時,六個部門的負責人已經全部到齊,每個人手里都拿著筆記本和筆,顯然是收到了“緊急會議”的信號,不敢有絲毫怠慢。
陳如軒走到主位坐下,將風險報告推到會議桌中央,開門見山:“風險部剛提交的報告,列了供應鏈、現金流、團隊、競品四個核心風險,今天開會不找問題,只談解決方案,按順序來,采購部先。”
采購總監老王立刻拿起報告翻到“供應鏈依賴華北單一原材料基地,極端天氣可能導致斷供”那頁,苦笑著開口:“陳總,這個問題我們上個月就注意到了,正在跟西南的原材料基地談合作,但對方要價太高,一直沒談攏。”
陳如軒沒等老王說完,就從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夾扔過去:“打開看看,上周我讓戰略部介入談的,對方同意把價格降15%,預付款從50%降到30%,合同細則都在里面,今天就能簽。”
老王慌忙翻開文件夾,看到落款處已經蓋著對方公司的預審章,連違約責任都標注得清清楚楚,他猛地抬頭,眼里滿是震驚:“陳總,您怎么不早說?我這還跟他們耗了半個月!”
“讓你先談,是看采購部的談判底線,”陳如軒語氣平淡。
“現在底線摸清了,再推一把,效率更高。”
全場瞬間安靜下來,幾個負責人交換了個眼神——原來陳總早就盯著供應鏈的問題,只是在等合適的時機出手。
“下一個,財務部。”陳如軒的目光轉向財務李總監,報告上“新項目投入超8000萬,現金流儲備僅夠支撐4個月”的字樣格外顯眼。
李總監推了推眼鏡,有些局促地說:“我們正在跟兩家銀行談授信,但他們擔心新項目回報周期長,利率壓不下來。”
陳如軒直接拿起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開了免提:“張行長,我是陳如軒,上次說的1億授信,利率能按3.8%算嗎?”
電話那頭的張行長笑著回應:“陳總,您上周提供的新項目試點數據我們看了,用戶留存率高達65%,完全符合我們的低風險標準,3.8%沒問題,合同明天就能送過去。”
她瞪大眼睛看著陳如軒——她談了一周都沒搞定的利率,陳總一個電話就解決了,而且額度比她申請的還多2000萬。
“下周讓出納跟張行長對接,”陳如軒掛了電話,看向李總監。
“現金流儲備要保持在6個月運營成本以上,這是底線,以后每月上報一次。”
李總監連連點頭,低頭飛快地在筆記本上記下“6個月儲備”“每月上報”。
“人力部。”陳如軒的聲音轉向人力資源趙總監,報告里“新人入職3個月離職率達20%,核心崗位人才缺口12人”的問題,是最近團隊擴張的老大難。
趙總監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說:“我們加大了校招力度,但優質人才被競品搶得厲害,新人離職主要是因為沒人帶,跟不上節奏。”
陳如軒沒說話,而是示意周明宇把投影儀打開,屏幕上立刻出現了“新人雙導師計劃”的PPT,趙姐看到第一頁就愣住了——上面的方案跟她上周提交的初步想法幾乎一致,但更細化,連導師的考核標準、新人的成長路徑都寫得明明白白。
“這是我結合你上周的想法改的,”陳如軒指著PPT,“另外,我托獵頭挖了競品的人才發展總監,下周三入職,專門負責核心崗位招聘和新人培養,薪資比她在競品高20%。”
趙總監猛地站起來,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陳總,您這真是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那個人才發展總監我之前也接觸過,可惜沒挖動!”
“我跟她談的時候,承諾給她搭建獨立的人才發展中心,”陳如軒補充道,“人才是根本,不能省成本。”
銷售總監老張坐在一旁,看著前面幾個部門的問題都被輕松解決,心里的壓力瞬間大了——報告里“華東區域銷售額連續兩個月下滑,競品挖走2名銷售經理”的問題,他還沒找到頭緒。
“老張,該你了。”陳如軒的目光落在老張身上,老張咽了口唾沫,剛要開口,陳如軒就先說話了:“華東的問題我知道,那兩個銷售經理帶走的都是中小客戶,核心大客戶我上周已經親自拜訪過了。”
他說著,打開手機里的客戶管理系統,調出華東區域的客戶列表,只見幾個核心客戶后面都標著“已續約”“新增訂單500萬”的備注,老張湊近一看,眼睛都直了——其中一個客戶原本要跟競品簽合同,現在不僅續約,還把訂單量翻了一倍。
“我跟他們承諾,華東區域的售后服務團隊擴招5人,響應時間從24小時縮短到8小時,”陳如軒收起手機。
“另外,競品挖走的那兩個經理,手里的客戶資源我們已經讓數據分析部整理出來了,下周給銷售團隊做針對性攻堅。”
老張懸著的心徹底放下,他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大口,才發現自己手心全是汗:“陳總,有您這句話,我下周就去華東督戰,保證把銷售額提上來!”
“技術部最后說。”陳如軒看向技術總監老吳,報告里“核心系統存在安全漏洞,曾出現兩次短暫宕機”的問題,是最讓他擔心的技術風險。
老吳推了推程序員標配的黑框眼鏡,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們一直在找漏洞,但技術團隊最近都在趕新項目,人手不夠。”
陳如軒直接看向門口,喊了一聲:“進來吧。”
門被推開,兩個穿著白襯衫的年輕人走進來,手里拿著一臺筆記本電腦,老吳看到其中一個人,驚訝地站起來:“李工?你不是在騰越做安全架構嗎?怎么會在這?”
叫李工的年輕人笑了笑:“吳總,我上周剛辭職,陳總請我來做技術安全總監,帶了個團隊,今天正好過來跟大家對接,核心系統的漏洞我們已經查了三天,找到三個高危漏洞,修復方案都做好了。”
老吳湊到電腦前,看著屏幕上的漏洞分析報告和修復代碼,激動得拍了下桌子:“太好了!有你們在,我再也不用天天盯著系統日志了!”
陳如軒看了眼時間,會議才開了一個小時,四個核心風險已經全部有了明確的解決方案。
他拿起筆在報告上每個風險點后面都打了個勾,然后說:“風險部,把今天的解決方案整理成《風險應對執行表》,每個事項明確責任人、時間節點和驗收標準,明天早上發給我。”
風險部總監連忙點頭,她原本以為這次會議要開一下午,沒想到這么快就解決了所有問題,而且方案比她預想的還要周全。
“最后說一句,”陳如軒合上筆記本,目光掃過全場,“公司發展快,風險肯定會有,但我們不能等風險發生了再補救,要提前布局,把風險掐滅在萌芽里,這份五年計劃,不僅要有增長目標,更要有風險防控的兜底方案。”
所有人都站起身,齊聲說:“明白,陳總!”
散會時,幾個部門負責人走在后面,忍不住小聲議論——
“我就說陳總不可能沒準備,每次都比我們想的遠!”
“可不是嘛,供應鏈那事兒,我還以為要拖到下個月,結果今天就能簽合同!”
“以后有風險問題,得先跟陳總通個氣,省得我們白忙活!”
周明宇跟在陳如軒身后,聽著這些議論,心里滿是自豪——他跟著陳如軒三年,早就習慣了這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從容,但每次看到陳總解決問題的干脆勁兒,還是會覺得熱血沸騰。
回到辦公室,陳如軒剛坐下,風險部總監就拿著《風險應對執行表》的初稿跑過來:“陳總,我按照今天的會議內容整理好了,您看看有沒有要補充的。”
陳如軒快速掃了一遍,在“供應鏈風險”后面加了“每月核查原材料庫存,低于30天用量觸發預警”。
在“技術風險”后面加了“每周做一次系統安全檢測”,然后說:“就這樣,發給各部門負責人,下周開始執行,每周一開會復盤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