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獸場
- 修仙界的萬世仙秦
- 油條豆漿胡辣湯
- 2028字
- 2025-08-26 07:47:04
洛長歌見狀推辭:“五叔,您常年清修,身邊更無長物防御。此袍不若您留下自用,以防萬一。”
洛江川聞言,緩緩搖了搖頭,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此袍于老夫而言,已是雞肋。”
“若遇連老夫都難以抗衡之敵,縱使身穿此袍,亦難逃劫數。”
“但于你而言,關鍵時刻或可擋下致命一擊,極大提升保命之能。拿去吧,勿要推辭。”
聽到五叔如此說,洛長歌不再猶豫,伸出雙手,鄭重地將那件猶帶著一絲冰寒氣息的錦袍捧在手中,深深一揖:“長歌,謝五叔厚賜!”
洛江川微微頷首,又特意囑咐道:“需謹記,此袍源自白氏,四氏之中多人知曉。”
“平日使用時需加以掩飾,尤其不可被白氏之人窺見,以免徒生事端,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五叔放心,長歌必定謹記于心,絕不會在外人面前顯露此袍。”洛長歌肅然應道,小心翼翼地將錦袍收入自己的儲物袋中。
隨后,洛江川又取出一只樣式古樸的儲物袋,袋口原本縈繞的微弱靈光已然消散,顯然其上的禁制已被強行破除。
他將儲物袋遞給洛明信。
“明信,這是白鐘羽的儲物袋,禁制我已抹去。你將其內物品清點整理,有價值的納入家族府庫。”
“其中有一套煉制‘冰心丹’的主輔靈藥,頗為完整,你需用上好的玉盒妥善封存,單獨放置,切勿與其他雜物混合,以免失了藥性。”
洛明信同樣起身,雙手恭敬地接過儲物袋,沉聲道:“叔祖放心,明信定會妥善處理。”
安排好一切,洛江川看著眼前兩位家族的中流砥柱,眼中露出一絲疲憊。
他輕輕擺了擺手:“嗯,如此便好。眼下已無其他要緊之事,你們也各自回去歇息吧。”
洛長歌與洛明信聞言,同時起身,向著洛江川恭敬地抱拳躬身行禮。
“侄兒/孫兒告退。”
說罷,兩人不再多言,轉身一前一后,悄無聲息地退出了幽靜的山南洞府。
只留下洛江川一人,獨自面對著跳躍的燈焰,不知在沉思些什么。
洞府內重歸寂靜,仿佛先前決定家族未來走向的談話從未發生過一般。
…………
洛玄鈞在何玉藍與袁青一左一右的護衛下,緩步行走在北山的林間小徑上。
此處已是鳳鳴山的后山區域,山勢愈發陡峭,林木也更加蔥郁古老,遠處隱約傳來陣陣低沉的獸吼,昭示著此地與山前截然不同的氛圍。
山北之外,便是連綿起伏的山蠻地帶,而這片區域,則是洛氏精心經營的獸場,是洛氏重要的資財來源之一。
洛氏始祖洛江海,出身于北荒大宗“無量宗”,在宗內時便以擅長御獸、豢養靈禽異獸而聞名。
自他帶領部分族人來到鳳鳴山開基立業,將這片荒蕪之地逐漸發展為一方勢力后。
這豢養妖獸的核心重任,便落在了其親傳弟子——黃鳶逸的肩上。
在任何修修地域,活體妖獸及其血肉材料的買賣,都是一條利潤極其豐厚的渠道。
妖獸氣血磅礴旺盛,長期食用其血肉,即便對凡人而言,也能強健體魄,增長氣力。
而對于數量更為龐大的引氣境修士而言,他們在種靈無望后,提升實力的主要途徑便是打熬筋骨、壯大氣血。
直接食用妖獸肉、飲用以獸骨熬制的濃湯,便是最常用亦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各個修修家族內部每日的消耗,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尋常家族,往往需要組建危險的捕獸隊,深入荒野獵殺,不僅傷亡率高,收獲也極不穩定。
而洛氏,卻憑借源自無量宗的豢養妖獸之術,不僅能穩定滿足自身與鳳鳴城的需求。
更能將多余的妖獸向外出售,換取大量靈玉與其他資源。
在洛氏初立、尚未探明鳳鳴山礦藏之時。
整個家族的運轉、子弟的修煉用度,幾乎全靠這獸場的產出在支撐。
五十余年來,這規模日益龐大的獸場,始終由黃鳶逸一人獨立主持經營。
從最初的篳路藍縷,到如今的井然有序,其中耗費的心血難以計量,可謂勞苦功高,是洛氏當之無愧的基石人物之一。
繼續向山林深處行去,迎面遇上一隊正在巡山的洛氏子弟。
他們身著統一的勁裝,佩刀帶弓,神色警惕而專注。
見到洛玄鈞,幾人立刻停下腳步,為首之人抱拳微微躬身,恭敬道:“見過少主。”
洛玄鈞頷首回禮。
洛氏至今不過五十余年,所以本家人口并不興旺。
“長”字輩僅存三人,“明”字輩十余人,“玄”字輩四十余人,全部加起來也不足六十口。
因此,洛玄鈞幾乎認得所有本家子弟。
眼前這幾人,都是他的“玄”字輩堂兄。
“黃鳶老祖此刻可在洞府之中?”洛玄鈞詢問道。
領頭的子弟恭敬回答:“回少主,我等方才巡山出發前,還曾按例向黃鳶老祖報備過。老祖他老人家此刻應在洞府內處理事務。”
“嗯,辛苦了,你們繼續巡山吧,務必謹慎。”洛玄鈞叮囑道。
“是!”
領頭之人再次抱拳行禮,隨后便帶著小隊井然有序地繼續他們的巡邏任務,身影很快沒入茂密的林蔭之中。
洛玄鈞抬頭,望向北山高處,在那云霧繚繞、近乎峭壁之處,隱約可見一個黑黢黢的洞口,如同一個小小的黑點。
那便是黃鳶逸清修與處理獸場事務的洞府。
他望著那高懸的洞府,不禁輕聲感嘆:“黃鳶老祖如此年歲,早已該頤養天年,卻依然事事親力親為。”
“連巡山小隊報備這等細微瑣事,也要親自過問,從不假手于人。五十余載如一日。”
“黃鳶老祖對我洛氏,當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由衷的敬意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愧疚。
何玉藍與袁青侍立一旁,聞言也是面色肅然,對那位常年隱居北山、為家族默默奉獻的老人心生無限敬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