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發光的漁汛預報
凌晨三點,周漁被甲板上的“叮當“聲驚醒。推開艙門,只見陸城的喇叭褲掛在桅桿上,褲管在海風中旋轉,金屬環碰撞出奇特的節奏。
“東北方,三十海里,鯖魚群。“陳默不知何時出現在身后,手里拿著聲吶圖譜,“你褲子的擺動頻率...和魚群聲吶反射波一模一樣。“
陸城揉著眼睛爬上來:“我爸說過,這褲子用的布料摻了...“他突然住口,因為褲腳的一個金屬環突然發燙變紅,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劃出一道弧線,指向正東。
---
消失的聲吶浮標
按照“褲子指南針“的指引,他們找到一組奇怪的聲吶浮標——外殼是用老式暖水瓶改裝的,天線則是綁在一起的五六把舊牙刷。
“這是...“王棟剛撈起一個,浮標突然播放起1987年的天氣預報:“...臺風轉向,請各漁船注意...“
陳默拆開浮標,發現里面用蠟封著張字條:【當聽到這段錄音時,請檢查076號右舷第七塊船板下的火柴盒】
---
火柴盒里的海圖
那個生銹的火柴盒里,裝著張用香煙紙手繪的微型海圖。當周漁把它貼在《少年文藝》封面上時,紙張漸漸顯露出熒光標記——是十幾個用不同顏色標注的坐標點。
“紅色是...“陸城突然壓低聲音,“我爸的漁場秘密標記!“
最奇怪的是藍色標記點,旁邊畫著個小喇叭褲的圖案,標注寫著:【聲吶測試點No.7,記得帶口琴】
---
海底的喇叭褲
潛水到指定坐標,他們在珊瑚叢中發現了個用防銹鐵絲固定在礁石上的...沒錯,是條巨型喇叭褲雕塑。褲腰位置裝著聲吶發射器,此刻正有規律地閃爍著。
當周漁按下褲腰上的銅紐扣,整個雕塑突然開始播放音樂——是口琴版的《大海啊故鄉》,但每隔幾秒就插入一段奇怪的聲吶音。
“這是...“陳默突然激動起來,“把聲吶信號編成了樂曲!“
---
聲吶里的秘密
回到船上,他們把錄音輸入聲吶分析系統。經過降噪處理后,音頻頻譜圖上漸漸顯現出模糊的輪廓——是兩個并肩而立的人形,背景隱約可見076號的輪廓。
“全息聲吶成像...“陳默的聲音有些發抖,“他們把自己的身影編碼在了聲吶信號里!“
正當眾人震驚時,陸城的喇叭褲突然從衣架上“跳“下來,金屬環在甲板上滾出一個箭頭形狀,指向遠處的海平線——那里,077號漁船的輪廓正漸漸清晰起來。
---
尾聲:永不消逝的聲波
夜幕降臨時,周漁獨自坐在船頭。遠處的077號上,有節奏的閃光像是在發送某種信號。她摸出口琴,吹起父親教她的旋律。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海面下傳來完全同步的回音——仿佛有另一個口琴在深海應和。聲吶屏幕上,兩個模糊的光點正隨著旋律輕輕搖擺,像極了記憶中父親們隨著音樂晃動的樣子。
陸城默默遞來他的喇叭褲,此刻所有金屬環都在微微震動,奏出《軍港之夜》的前奏。海風掠過,帶著咸味和一絲若有若無的煙草香——那是父親們最愛的“大前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