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外賣
- 宋朝小娘子:從食肆到首富
- 墨隱南山
- 2317字
- 2025-08-31 10:00:23
師語樓內,暖香浮動,陽光照射進來,映著幾張含嗔帶怨的姣好面容。
原是從石員外府上請來的歌伎舞伎們,此時聚在一處,語聲漸高,儼然生出幾分不滿。
一名身著銀朱色長裙的女子越眾而出,蓮步輕移間環佩微響,徑直走向師師。
她唇角雖噙著笑,眼底卻無半分暖意:“師師姐,當初你在郎君面前許下承諾,說定能將這師語樓打理得風生水起,又特意請了我們來為你這品酒會增色。可如今竟要姐妹們屈尊去做那斟茶遞酒的活兒?咱們在府上時,何曾受過這般委屈?”
話音未落,另一著杏子黃綃衣的女子便捏著繡帕上前,聲如鶯啼卻字字清晰:“姐姐說得是。師師姐自己攬下的差事,怎好叫咱們一同受累?縱使這師語樓日后客似云來,又與咱們有什么相干?”
銀朱衣裳的女子聞言頷首,眸光流轉間自有一股凜然之態:“郎君只道我們是來獻藝捧場,若知曉竟被差使來做這些卑賤活計,怕是要動大怒的。今日之事,恕我們不能從命了。”
她略一示意,眾女子便紛紛起身,云鬢珠翠輕搖,帶起一陣香風。
不過片刻功夫,人影綽綽皆出了門登上馬車而去,唯留一地零落,映著師師獨自佇立的影子。
師師指尖死死掐進衣袖,幾乎要將那細軟的布料攥出水來。
她深吸一口氣,喚來賬房,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傳我的話,從今日起,樓內所有菜品,價錢一律減半。”
賬房先生聞言,面露難色,嘴唇囁嚅了幾下,終究還是把話咽了回去,只重重嘆了口氣,點頭應下。
另一邊,樊樓之內,石頭正一頁頁翻著賬本,眼里光芒愈盛,忍不住連連點頭。
“東家,”他抬起頭,語氣中滿是欽佩,“咱們重新開張這才七日,進賬的銀子竟比預想的還要多!您想出的那個‘說八卦書’招客的法子,真是絕了!”
說著,石頭朝著沈明琪高高豎起了大拇指。
沈明琪嘴角彎起一抹狡黠的笑,正待說話,卻見妹妹沈明瑜也從后堂溜達出來。
正好是休息的時間,有些伙計吃罷飯回去歇著,沈明瑜懶得回去,便在樊樓待著。
她湊到沈明琪跟前好奇道:“二姐姐,你之前給的那本《蕭指揮使與我二三事》話本,后續到底如何了?我可還沒看夠呢!”
沈明琪伸手輕輕戳了下她的額頭,笑道:“自然是沒有后續了。那些不過是開張時吸引眼球的權宜之計,豈能長久?再這般編派下去,我怕明日正主就該上門來找我們算賬了。”
沈明瑜捂嘴竊笑,語氣中不無遺憾:“真是可惜,我還心心念念等著下文呢。”
“真想聽?”沈明琪沒好氣地白她一眼,“自個兒編去!”
石頭看著兩姐妹笑鬧,適時插話,神色間透出幾分擔憂:“東家,這兩日有老主顧議論,說師語樓那邊菜價全部直接砍半,搶去了不少客流。我們樊樓,是否也該跟著降價?”
沈明琪毫不猶豫地搖頭,目光清亮:“不可。她這般做法,分明是自亂陣腳,惡意攪擾市場。東京城中酒樓食肆林立,她以本傷人,遲早自食其果,更會惹眾怒。我們樊樓,不以價廉取勝。”
她微微一笑,成竹在胸:“我自有別的法子。
幾人紛紛抬頭,目光齊聚于她,屏息等著聽接下來的妙計。
不料沈明琪話鋒一轉,卻問起了小推車的近況。
石頭連忙回話:“按您的吩咐,從今日起,小推車已不再外出擺試吃了。”
沈明瑜在一旁聽了,不由疑惑道:“二姐姐,試吃這就停了嗎?是不是太早了些?”
沈明琪微微一笑,從容解釋:“試吃本是開張時招攬人氣的權宜之計。平日里,除非樊樓推出新菜式,否則不必再設試吃。”
沈明瑜輕嘆一聲,語氣中滿是惋惜:“那輛小推車,可是二姐姐你花了多少心血才設計打造的,才用了這么幾日便收起來,豈不可惜?”
“可惜?”沈明琪眉梢輕挑,眼中掠過一抹慧黠的光,“誰說可惜?它的用處,還在后頭呢!我要用它們來做外賣!”
她早已吩咐下去,教人給每輛小推車都掛上了精致的食牌。
自明日開始,這些小車便要駛入東京城的大街小巷。
百姓只要望見小推車,便如親臨樊樓一般,可依當日食牌點選心儀的菜肴。
推車的伙計會執筆詳記客人所點的菜品與宅址,當場收下菜銀,于固定時辰統一返回樊樓中,將訂單交至后廚。
待所有美味烹成,便有專人按照距離遠近,或駕馬車或步行,按地址一一送餐上門。
當然了,如果是比較遠的地方,自然是要適當收取配送費了,但是價格親民,絕對物超所值!
石頭聽得目瞪口呆,連手中的賬本都忘了翻頁。
沈明瑜更是睜圓了一雙杏眼,檀口微張,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聲音:
“難怪,難怪之前我聽大娘子和大姐姐私下總說,二姐姐自打上回摔了一跤,整個人就跟脫胎換骨了似的。我從前年紀小,還不大記得二姐姐原本的性子,如今只覺得,二姐姐確實與旁人不同,行事總是出人意表,甚至有些,‘癲’!”
她說最后那個字時,聲音壓得極低,卻帶著藏不住的驚嘆與調侃。
沈明琪停了,倒是不生氣,反而有些洋洋得意。
閑話間,門口出現兩個衣衫襤褸的小女孩,亂糟糟的頭發,兩雙眼睛像受驚的小鹿般怯生生地四處張望。
沈明琪忙將二人叫了進來。
“是不是餓了啊?”
兩個小女孩互相看了一眼,點了點頭。
沈明琪轉頭對沈明瑜道:“明瑜,你去廚房看看還有沒有現成的吃食,拿些過來給她們。”
沈明瑜點頭,轉身去了后廚。
再出來時,端了醬牛肉和炊餅,放到了桌子上。
沈明琪對二人道:“吃吧。”
兩人又怯生生地說了聲謝謝,才慢慢走到桌子前,狼吞虎咽起來。
門外的天突然暗了下來,不多時,電閃雷鳴,風雨大作。
沈明琪望著門外,纖眉微微蹙起:“我這兩日瞧著,街邊乞討的人里,怎的孩童愈發多了?”
石頭合上賬本,面色沉了下來,低聲道:“東家有所不知,北邊地動得厲害,死傷無數,不少孩子沒了爹娘,成了流離失所的孤兒。一路逃難,成群結隊地才來到這東京城里討條活路。”
“開封府難道不管么?”沈明琪轉過頭,語氣間帶著憂切。
石頭嘆了口氣,搖頭道:“府衙倒是下了文書,蠲免賦糧、開設粥棚。可這善政一層層執行下來,經手之人層層盤剝,真正到百姓碗里,怕是只剩得清湯照人影,他們實在活不下去,才不得不背井離鄉。”
沈明琪望著眼前狼吞虎咽的孩童,心下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