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越潞縣擇地迎禮
書名: 劉氏魅魔,三興大漢作者名: 野犬行本章字數: 2341字更新時間: 2025-08-23 23:58:26
壺關上下,收到劉都警告:天使將至。陡然間變得一片沉默。
每一位匈奴守軍都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但去年大旱、今年蝗災,明年還不知道天意如何。大災之年,任誰也拒絕不了糧食的誘惑。
于是,整個壺關上至劉都,下至小卒,每個人近期都三緘其口,變得沉默寡言。
壺關沉寂,但走出了壺關來到潞縣的劉畿,看著遠處通向晉陽的大道頓時大笑:
“哈哈哈,此番我等終是劈破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
“將軍,看那山上,是曹校尉!”
隨行劉畿的一眾親兵即使走出了壺關口依舊警戒著四周。出了壺關并不代表安全,反而更加危險。
但在看到曹德一行站在山頭上,一眾親兵紛紛松了口氣。有友軍在側,說明附近短時間內起碼是安全的。
出了壺關看到熟人,劉畿也是激動萬分,看著曹德躍馬而來,劉畿當即迎了上去。
等來到劉畿身前,曹德當即翻身下馬,抱著劉畿的胳膊大笑:
“大哥,我就知道你自有天佑!”
“哈哈,天佑不如糧佑!若無司馬氏貢獻那十余萬石糧,我等也無機會安然過關!”
“這么說來,還是要謝謝陛下!回頭找機會我給陛下磕一個!”
“誒?你幾時愿意向司馬氏低頭了?”
“沒事,再回頭讓陛下磕回來就行!”
“嘿,你啊!”
劉畿與曹德一邊說笑著,一邊前往郭令立寨之地。此時皇帝司馬熾及一眾文武重臣正在那里暫時落腳,等待著劉畿的到來。
等劉畿抵達郭令所立營寨時,皇帝司馬熾早已在韓良的陪護下站在寨門外久候多時。
見到劉畿來時,司馬熾趕忙迎了上去:
“劉卿辛苦,昔周公勤勞王家,惟予沖人弗及知。朕亦少弱,尚需劉卿建輔運績。朝廷社稷,倚賴于卿,萬請劉卿日后再勿行險。”
這次過壺關,羊皇后、梁皇后等人差點被壺關守軍嚇尿,就連司馬熾過壺關時雙腿也在顫抖,深怕被撞破身份。
只有真到了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才能深刻理解死亡縈繞脖頸時的恐怖。現在司馬熾別的不敢多想,只求劉畿日后不要再帶著自己冒險。
劉畿聞言也是笑了,如果不是晉室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劉畿愿意冒險?
不過劉畿知道自己的三觀與司馬氏君臣完全不同,三觀不合,說再多沒用。所以劉畿只是笑了笑:
“待入晉陽,陛下自可安享高樂。江山社稷臣自當為陛下興復,此臣報陛下之職分也。”
“劉卿鞠躬盡瘁,堪當人臣奉職之猷。”
司馬熾無比希望劉畿是自己的諸葛亮,但有自家老祖宗的事跡在前,司馬熾不敢奢想劉畿甘愿當自己的諸葛亮。
每每在此時,司馬熾就無比哀嘆自己的老祖宗們,兩代人,三權臣,事情干的太糙了!現在他司馬熾似乎要為祖上造的孽付出代價了。
司馬熾與劉畿皮笑肉不笑的互相吹捧了一番,便在一眾文武的簇擁下前往中軍帳議事。
雖說劉畿遠來辛苦,但不論是劉畿還是在場君臣文武心里都清楚,此地絕非久留之地。
眾人匆匆步入中軍帳,謀士張平便在劉畿身旁耳語,細細交代了裴倫去向。
聽聞裴倫自作主張去了晉陽,劉畿眉頭一挑,嘴角的笑容帶起一抹危險的幅度。
不論是現在的軍隊還是曾經的商隊,劉畿最討厭的就是自作主張的人。因為這樣的人通常都會破壞劉畿的原定計劃。
不過裴倫、郭令立功之心還是好的,再加上裴倫、郭令終究是劉畿軍近半士卒的將領,劉畿只能笑著先將怒火壓下。
待從謀士張平口中了解到潞縣大營近幾日的情況后,劉畿也不裝模作樣讓眾人發表意見,直接下令道:
“今天天色尚早,宜早日脫離此險地。諸軍即刻造飯,飽食歇息一刻,隨后大軍開拔!陛下及文武居中,曹德為前鋒,我親自殿后!”
帳中文武除了曹德等幾位劉畿老部下,其他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劉畿居然如此雷厲風行。
不過劉畿軍令既下,諸將也不敢怠慢,紛紛應命而去。唯留司馬熾及一班文臣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現在還沒用上文臣的時候,劉畿也準備不與這些文臣饒舌,只是命韓良帶著司馬熾及一眾文臣準備出師。
很快,劉畿的命令傳遍軍營。普通士卒還好,最次都是餓過的,知道饑餓是種怎樣的感覺,更知曉營中已無多少糧草,所以準備起來異常利落。
但營寨一角由布幔圍起來的女眷營就有所不同了。尤其是裴妃,聽聞又要走路的消息,氣的跳腳喝罵劉畿亂臣賊子,竟不知準備車輿。
倒是二后:羊獻容、梁蘭壁更容易接受現實,開始在營中默默收拾起行李。裴妃見狀,雖然嘴上依舊是罵罵咧咧,但也跟著收拾起來。
來時路上,羊腸坂道,裴妃就一度走的腳生水泡,走不動路,那時帶裴妃前往天井關的蕭及未有絲毫憐香惜玉,強令裴妃繼續行走。最后還是裴妃之子司馬毗背著老娘,這才慢慢挪到了天井關。
而今,裴妃路也走了不少,裴妃終究是心疼自家兒子,不想再給司馬毗帶去麻煩。
因為早就準備好要走,所以眾人行李收拾起來十分快捷,不一會兒的功夫全營便已收拾妥當,便是裴妃都在二后的幫助下收拾好了行李。
眾人只是簡單吃了口粟飯,便提著儲備的飯團開始向北行軍。
潞縣守將站在城頭冷眼遙望劉畿一行人北行,心中思索著是否趁機抄其后路,劫上一票。
別的不說,光是上百輛大車,二百余匹馬,在當下來說都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只是想到劉都的警告,潞縣守將終究是沒有輕舉妄動。
一直到走出潞縣郊界,負責殿后的劉畿這才收回看向潞縣的目光并命人喚來張平、郭令。
待張平、郭令齊至,劉畿也不廢話,直接說道:
“據仲和所言,景宜率百人前往晉陽,至今已有一旬?”
“是,算上今日便是十五日。”
裴倫北上的每一天,郭令都會在自己的腰牌上輕輕劃道杠,而今已有十五道杠。所以對于裴倫的離去時間,郭令十分的肯定。
根據郭令所說,劉畿估計此時裴倫應該已抵達晉陽。
早年劉畿行商時曾去過晉陽,至今劉畿依舊清晰的記得從潞縣步行至晉陽并州刺史部治所,走州郡官路,路程約有五六百里。
差的那百里路在于行商時儲備是否充足,儲備充足自可一路通暢,儲備不足則需沿途尋找村落補充食物及水源。
裴倫北上為了輕裝簡行,沒帶多少糧袋,據劉畿的推算,裴倫大概率還是要在沿路村落“采購”一番才能維持軍隊需求。
裴倫怎么采購的,劉畿現在不想多問,劉畿現在籌算的是:裴倫此去極有可能引晉陽軍馬至,而劉畿需要在什么位置才能接下這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