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
- 如果說我下一次選歐洲
- 開心笑笑樂
- 2144字
- 2025-08-01 21:52:00
睜開雙眼的那一刻,視線對焦到款式各異的天花板,純白色的樣子仿佛帶我回到了美式裝修的屋子;15歲的樣子出現在鏡子面前:眼睛雖小但亮亮的,笑起來那一刻瞇起來的樣子仿佛短暫跟世界的黑暗交手但又不畏懼黑暗。日常的洗漱流程安穩地從中國平移到了美國,仿佛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又平常,但終究不平常的是眼角露出的一些些思念:至今也沒有分辨清楚當初洗臉在眼角邊緣究竟是思念東方的淚還是接觸西方的夢。我曾一度認為,作為一個受邀來到伯克利交流的孩子可以有一些特權,畢竟我才15歲。15歲的概念是,九年義務教育還沒有完全走完,人性的善惡還是全新的篇章,早熟的故事看起來比較遠大,一切的一切理解起來比較陌生。然而,我卻站在了美利堅這篇土地。
美利堅的自由仿佛訴說著一切故事的開端也是自由的。有12歲在Youtube上一夜走紅的歌唱高手Maggie(化名,后來也變成了我的好友),也有出生就有天生音感的天才作曲家Kevin(13歲的小屁孩,看著玩心比天高,誰知天高也確實任鳥飛)。看著班級內來交換的天鵝,我仿佛已經看到了5歲開始在鋼琴上付出一切努力的縮影在天鵝面前也不過是蜉蝣,努力而有渺小。“hello everrone, i’m from China, i,euh,……”我承認,我從小到大最擔心的便是自我介紹,因為我真的沒有什么可以介紹,并且我能介紹的都是常規的英語教學名錄開始: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nice to meet you……,i would like a sandwich,thanks……。然而這些讓我在本就西式教育中大膽,自由,自信,開朗的各種環節變成了人際社死現場。更多時候,我選擇不說話,下課了經常一個人摸索著教學樓走廊的墻面,仿佛上面那些石頭的紋理都比我自由。
對的,所以我有什么呢?有父母嘛?好像是有的,畢竟銀行卡里的數字好像書寫著臍帶的關聯;有孤獨嘛?好像也是有的,畢竟經常對著墻面上的石紋說中文。曾一度認為我的英語是可以在這美好生活的,可是一節樂理課下來我仿佛穿梭在云層中,雖然明確前面都是霧氣層層,但無法抓住任何一片留給自己作為封存。原來壓力有的時候不僅是在天才中尋找出路,也有在異國選擇活著。
對啊,平靜的海面上看不到一絲海浪,但魚兒們在海底卻翻涌成群。所以,我選擇作為時常到海面換氣的鯨魚還是一直在海底的海牛?不知道,只能說15歲的我沒有選擇,因為我現在連成為海蝦都是一種奢望。我時常在想,空氣中漂泊的氧氣仿佛只把O留給了那些天才,因為天才令世人驚嘆嘴巴都成為了O型,而像自己,只能成為2,因為數字中2的可塑性還是極強的,至于說能發展成幾個2疊加來的偶數,就看未來行走的造化。(此處標注,氧氣的化學符號是O2)。
既然可以造化,那就別忘記孫悟空想翻越五指山還有師傅帶他渡劫升天。我又何嘗不像那潑猴,希望自己技高一籌,又覺得自己也不是一無是處。但現實終歸是殘酷的,第一次樂理考試那令人瞠目結舌的成績仿佛書寫著這個月的不甘與失落,原來人在極度委屈的時候眼淚是倒流的,第一次發現入嘴的酸味其實是可以帶著苦味,有時候還夾雜著澀味。“Edison, i must mention, if your point like this,i promise,you will learn nothing from here.”聽到這段話的時候仿佛看到了當年五歲的自己坐在高高的鋼琴凳子上,凳子仿若高臺,存著一小塊的肉體支撐自己在黑白的木頭上飛舞。所以,努力在天才面前算什么呢?
算什么,算入場券,算你能見到天才的入場券。當我路過Maggie的練習室,我看見她咬著筆頭一遍遍的修改自己的譜子,讓它看起來既滿足原理,也滿足故事。“so you fly,you can see the sun. I’m not in your arms, but in your heart.”聽著她的歌詞,終于忍不住地問道:Hi,Maggie, why your words all desbribe the sadness?,她莞爾一笑,:Because when you think it's a sad story, it means you are focusing on it, maybe in the future,it will be your honor.仿佛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是啊,原來當我在意老師的話語,在意我的成績,然而卻忘記了我也是千軍萬馬中獨自來到這的一份子。15歲的痛或許在未來不一定成為我這一生的榮耀,但它足以成為我人生最有厚度的回憶:那份夾雜著不甘,勇氣,甚至淚水的天平。
“Edison,when i hear u are chinese,i’m so surprised,u,alone,come to here, foreign country, i believe,with this courage, everything will be successful.”好像我從來沒有想過,在一個Youtube網紅眼中,獨自到異國他鄉學習的勇氣是多么珍貴。在她真摯及高高舉起的大拇指中,我仿佛看到媽媽在我臨行前的那段話:記住,你已經邁出了人生難得一步,我擔心,我也期待,我也想知道我的兒子會有多么大的潛力,記住,困難經常有,但能力不常在。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父母會給你兜底。但我們不是你永遠的靠山。是的,我到底有多么大的潛力,我也到底有多少值得期待的能力,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是這一刻,我從一個陌生人的眼里,我看到了屬于自己的光環:人的五指沒有一樣的完美但卻承擔著無數完美的配合。
“Maggie,thanks for you, so when u will come back to your appartment?”她突然哈哈大笑,“I just sleep here, beacause i want to shorten my time on the travel.”睡在練習室,我環顧了一下四周,一件外套,一件書包,一些零零落落的筆,我不敢相信。后來與她聊了很久,她說無數人都說她是天才,有天使吻過的嗓音,但是沒有人注意到所有的曲子為了適配她的嗓音,她改動了很多次,很多時候靈感的到來往往也會讓她忘記饑餓,常年積累下里的她年紀輕輕就患有胃病。我曾想過,我可不可以也有天使吻過的手指,可以在鋼琴上躍動。然而,當我看見她平靜敘述的眼眸中滿滿都是對音樂的熱情與期待,我才明白樂譜中黑色的音符在她的眼中仿佛散發著獨特的香氣,那是屬于自己的味道,可以在時間與空間的維度中清澈留存。
所以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