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新書變老書,李越又要寫書了
- 重生激蕩時代
- 秋雨憶成塵
- 2285字
- 2025-08-24 10:30:00
請王遠明這種技術大牛的費用很高,按小時計費,一次就要七八千,好在每次來都物有所值。
貴,有點請不起,李越只能寄希望于兩位團隊技術人員能盡快成熟起來。
他算了算,自己從開了游戲公司后,花錢速度越來越快,大概只能撐到明年三月份就要斷糧。
而且還得考慮游戲發行時,租用服務器和帶寬的費用,這筆錢只要租用就得給錢,他得預留出一部分資金才行。
李越也不想再去挪用宏勝飲料公司的經營現金流了,李越之前借錢的做法,實際上是不合規的。
正規的做法,是必須召開董事會,經全體股東們同意,才能投資這筆錢。
而且那樣的話,微鯨科技游戲公司就只能是宏勝飲料公司的子公司,不像現在它是李越的獨資企業。
既然如此,那就搞錢吧。
這段時間,李越一直在跟兩家出版社討論《云邊有個小賣部》的出版問題。
因為李越在暑假期間已經是名人了,出版社的編輯倒沒給李越純新人6%的超低版稅。
李越談了很久,最終花城出版社給到8%,浙省文藝出版社給到了8.5%。
這兩家出版社實力都挺強,不過花城更重視文學價值,對《云邊》這種青春小說不是那么重視,版稅給的相對更低。
浙省文藝出版社想拿下的意愿更強烈,后續也更愿意投入資金來打造爆款。
他們出版社的劉編輯再度打來電話,承諾會將《云邊》作為今明兩年最重要的文學作品進行宣發運營。
“行吧,不過我有要求,今年底就要把版稅給我結算一次,明年三月再結算一次,答應了就簽合同,不答應就算了。”李越說道。
劉編輯遲疑了一下,通常出版社會在作品出版后3-6個月結算第一次,之后每半年到一年結算一次,李越這么做有些不合規矩。
“好,就這樣決定了!”劉編輯最終還是答應了。
出版社的動作很快,簽了合同才20天,《云邊有個小賣部》的初版10000冊就開始鋪貨了。
餐廳里。
李越去吃飯的時候,順手扔給陳清竹6本樣書,說道:
“5本給你,還有1本幫我寄到加拿大去。”
陳清竹好奇地問道:
“要寄給誰?”
“一位女士,熊音女士。”李越笑道。
陳清竹一愣,怎么突然冒出來一位從未聽過的女人。
“熊音很漂亮的,希望我這本書能得她青睞。”李越故意笑道。
陳清竹一雙明亮的眼睛忽閃了一下,隨后垂了下去:
“哦,我突然覺得有點累,可以等我稍微休息一下再去寄嗎?”
李越都沒想她是這反應,原以為她會拒絕,讓李越自己寄的。
他俯下身體,歪著頭看陳清竹的眼睛,想看看她是不是要哭了。
還好,沒哭。
李越笑著補充道:
“熊女士據說很漂亮,不過是30年前。”
“啊?”陳清竹眼睛又變明亮了,“那她是你的什么人?親戚?”
“不是,我這是想一舉兩得。希望從她那里拿到她的日記授權,寫一本偏紀實性的小說,一是賺錢維持游戲公司運營,二是想打響山楂汁的名聲,第二款飲品該搞起來了!”
“哦,我明白了!給我地址,我現在就去寄。”陳清竹一聽是正事,立馬就拿出認真的態度。
“地址我寫在一張字條上了,在書里面夾著,你找一下,記得用FedEx國際加急快遞,中關村那兒就有站點。”李越叮囑道。
“嗯,我看到過,放心!”
陳清竹三兩口吃完飯,隨后就出發了。
剩下的十幾本樣書,李越拿到后都仍在宿舍里,他都懶得送人。
這本書先是在李越的宿舍里傳讀,同時在陳清竹的宿舍里傳讀,隨后很快就擴散開來……
一兩天的功夫,李越剩下的那十幾本樣書,就全被人慕名而來要走了。
又過了兩天,江院長打過電話來,問李越要樣書:
“你也是的,自己寫了書,竟然不給兩位院士送一送,也不往學院送,這怎么行?你知不知道這算學院的著作成果,是要寫進年度總結的,再說以后學院肯定要開成果展示會,總不能到時讓院辦臨時去買一本吧?”
李越聽了也覺得自己做事欠考慮。
于是,老老實實自己掏腰包又買了10本,江院長、院辦各一本,唐院士那邊,也由江院長代送。
給唐院士的那本的扉頁上,李越隨手寫下:
“這是我高中創作的青春傷痕文學,剛剛出版,為表孝心孝敬一本,年輕人的無病呻吟,建議您老不看!——李越敬上”
之后,趁上課的機會,李越又把小說先后給了厲以寧老先生、林.毅.夫先生和方精云院士,書的扉頁上全都有這句話。
林先生很坦誠,收到書后說道:
“我大概是沒精力看的,不過我會拿回家,我家人喜歡讀小說,他們會看的。”
厲老先生看了之后,就訓斥道:
“你也知道這是無病呻吟?以后好好學習上進,小說不寫也罷,我年輕時也有文學夢,結果發現就是浪費時間,蹉跎時光……”
李越被好一頓收拾,然而,第二天凌晨三點半厲老先生給他發了個電子郵件:
“看的我眼睛發澀,老淚長流,都沒心情睡覺了,下次再寫這么悲傷的小說,不要送給我!”
凌晨四點鐘的時候,他又發來一封:
“我收回之前的話,要是寫了小說還是送我一本,記得簽上名……”
方院士收到小說后,就朝他豎了豎大拇指,隨后拿去了實驗室。
在等著出試驗結果的時間里,無聊之下,方院士順手拿起這本小說讀了起來。
一個多小時以后,實驗室的博士后師兄師姐們發現,方院士在不停地長吁短嘆,似乎滿腹感慨。
一向對博士們不假辭色的方院士,破天荒第一次關心起學生的個人生活來:
“你們啊,要是遇到喜歡的另一半,勇敢去追,不要徒留遺憾,免得將來后悔……”
得知才子李越剛出了一本小說,很多北大學生慕名去買了讀。
這一讀不要緊,不少女學生就被迷住了。
李越筆下這份帶著淡淡傷感的愛情,讓她們進去就出不來了。
甚至有北大中文系的才女,不顧眾人驚異的目光,臉紅紅地攔在李越去上課的路上,請他幫自己看新寫的文學作品。
把同寢室的室友看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可惡!怎么會寫小說的那個人,不是自己呢?
得知李越即將寫下一部小說,女生們都期盼著能先睹為快。
哎,要是小說是題獻給自己的就好了。
沒看到經濟學院陳清竹的名字,已經被《云邊有個小賣部》永遠銘記下來了嗎?
這就相當于名垂文史了,她的名字會隨著這部小說一直流傳下去。
哪個有文學夢的人,能不羨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