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天宮一角,駭人聽聞
- 秦法之上
- 歲月如夢
- 2278字
- 2025-08-25 08:06:24
李府在渭水南岸,咸陽城跨渭水擴建后,擇址新建,建成不到五年。
用現今咸陽地址的來說,位于咸陽中部,渭水南岸,大片區域都是公卿貴族的新修府邸,和章臺東街相連。
屬于非宵禁區域,即便是夜晚,從這些府邸出入的馬車人員,也是可以前往章臺東街。
街道比咸陽舊街寬一個馬車車身,所有的街道都是用方條的石頭鋪成,比舊城要干凈整潔許多。
即便是沿街的商鋪酒肆,也多見二層樓。
李鞅沒有在乎那么多的繁文縟節,直接從后門坐著馬車進入,隨著老管家來到了李府賬房。
李府賬房也是頗為氣派,是一個三進大院。
“這第一院,主要是府中的吃穿用度和人情往來,設宴所需,另有一間倉儲,由大夫人掌管。”
老管家帶著李鞅進門,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便帶著李鞅進入了第二間院子,繼續道:
“這第二院,是李氏賬目,也有老爺私交賬目,李氏子弟的月例錢,各房的總賬,包括公子從出生到現在所有花費的賬目,都在這里。”
李鞅頓時眼前一亮,想要瞅一瞅。
老管家毫不客氣的攔住了李鞅,笑了笑,繼續往里面走的道:“三公子勿急,等什么時候大公子掌家,這些賬目三公子才有資格查驗,至于現在,三公子隨小人來。”
李鞅可惜的看了一眼,便繼續跟著往里面走,進入了第三間院子。
“這第三院,是李氏契書所在,田,房,商鋪,坊,礦產,奴等,都在這里,凡有契書者,皆為私產,包括府中的奴婢。”
老管家前面帶著路邊走邊說著,推開了一間房屋的門,進入里面,用火折子點燃了燈槽。
頓時,一盞盞燈火將滿是簡牘書架的房間照的通亮。
“這是?”李鞅看著高丈余的書架,整整齊齊的排成三列,堪比一個縣府書庫。
“身契,奴契,宗契。”
“買賣,質押,繼承,食邑。”老管家以此指著一個書架道:
“老爺沒有軍功爵,但有公卿爵,食邑一千戶,這一千戶為世代繼承的宗契。”
李鞅點了點頭,只是拿起一冊看了一眼,便原位放了回去。
宗契就是食邑戶的戶籍,以籍代契,因為二十等軍功爵皆以無國邑而封,所以食邑戶僅以宗邑而分屬各得爵者為籍。
換而言之,這個宗契就是朝廷以‘戶賦’收取賦稅的憑證,也是得爵者對食邑戶地域管轄權的憑證。
不過,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宗契只是擁有食邑戶的支配權,并沒有處置權。
李氏僅能通過宗契來支配這些食邑戶來耕作田地,從事桑蠶作坊,并且需要支付一定的報酬。
老管家走在另一個書架旁道:“奴契有四種,買賣,質押,繼承,租用。”
“公子即是精通秦律,小人就不用介紹了,李氏有買賣而來的奴婢三百余人,質押而來的奴婢四百余人,繼承而來的奴婢三百余人,租用的奴婢五百余人。”
“這么多?”李鞅也是一愣,看著這些契書。
這些契書才是李氏真正的私產。
買賣奴契在秦國很常見,雙方只需要在官府進行交易,官府審查身份之后,就可以買到奴契。
一般都是永久契,也有時效契。
契書不存在交還身契或到期后就解除了奴婢身份,所有的奴契都需要在官府去解除,恢復黔首身份。
恢復黔首身份后,朝廷有義務在轄地內為黔首置田。
而這,也包括債務關系中抵押身契和奴婢有子女后的繼承身契。
除此之外,就是租契。
租借奴婢的事情,一直都是朝廷在做,包括更隸妾,只要是黔首之家,娶不到媳婦可以直接從官府租妾,生養兒女后或贖身或歸還。
但讓他沒想到,李氏竟然有這么多。
六百多的永久奴婢。
“這些也包括蔡李鄉李氏的奴婢,老爺為防止李氏宗族為禍鄉里,所有李氏奴婢進出,由老爺統一管理,自然多了些。”
“雖然如此一來多了一些繁雜,但李氏在蔡李鄉,風評還算不錯。”
老管家說著,便來到了最后一個書架處,道:“除此之外,就是一些自愿賣身到李府的奴婢,這些人或有無奈,為生存賣身,另為歸檔,若有贖身者,自然不會多加為難。”
介紹完,老管家搖頭一笑,拉動燈槽,房間內迅速的昏暗了下來,李鞅隨著老管家來到了另一間房間。
房間內,有兩名老仆正在整理契書,見到老管家和李鞅出現后,起身一拜,便又繼續整理。
“這里,就是存放李氏所有田契的地方了。”老管家感慨一聲,搖頭道:“也是麻煩,李氏的存檔,都是以地而分,找起來就有些麻煩。”
“公子要的,還需要稍等片刻才行。”
李鞅瞬間心里就咯噔了一下,瞳孔放大的盯著老管家。
“大概是從什么時候,二十一年吧,記得府中的后花園還在引活水,張三去了一趟蔡李鄉,在蔡李鄉擔任鄉主的,正是老爺的兄長,李漢。”
“大老爺自知茲事體大,并沒有給張三答復,而是派人詢問老爺的意見。”
“在那時,老爺便派小人調查了白石商行的田地來路。”
“結果呢?”李鞅深吸一口氣的問道。
“雖然這白石商行多有遮掩,但官田和私田,是不可能瞞得住的,況且,涉及如此大數目又集中的田地,無論如何,只要有心調查,即便是老爺親自去做手腳,也隱不掉身為官田的痕跡。”
“哎!”老管家嘆了一口氣道:“這件事是小人親自去查的,個中細節就不與公子說了,不過可以確定,白石商行所涉及的田地,就是軍功田。”
“那,為什么?”李鞅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的俯身拿起來兩個老仆整理出來的田契,上面交易方,也是白石商行。
“為什么不呢?”老管家笑了笑,吹了吹落了灰的田契,疑惑的看向李鞅:“有人愿意一手把所有的風險全部承擔了,只是用白石商行的名義來進行合法的交易,為什么要拒絕呢?”
“公子既然已經與王氏見過面,并給出了答復,那就應該猜到了,白石商行,就是公卿貴族用來合法擴充土地的商行。”
“而有人,看中了這一點,所以形成了一條隱沒軍功爵的方法,成立了白石商行,來為公卿貴族提供土地來源。”
“公子,這世人,還沒有到公子一人獨醒,萬人皆醉的地步。”
“你初回大秦,所見不過一角罷了。”
“公子還不明白嗎,天下一統,此事到了離場的時候了。”
“小人帶公子來此,可不是要公子了解后去查案,而是二公子不愿接手,老爺無奈,只能讓你代表李氏,去結算軍功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