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投資策略很快就展現出了驚人的效果。在金融危機席卷全球,股市哀鴻遍野之際,他所選擇的那些股票卻如同逆流而上的魚兒,穩健地攀升。短短幾個月內,他的初始資金就翻了幾番,積累了遠超預期的第一桶金。這筆錢,足以支撐他們初期的創業開銷,也讓王磊對林浩的“先知先覺”深信不疑。
資金到位后,林浩開始著手組建核心團隊。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蘇晴。前世,蘇晴是他大學的同班同學,畢業后在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從事市場運營工作,能力出眾,對市場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知道,蘇晴不僅是他的心結,更是他事業上不可多得的伙伴。
他約蘇晴在大學城附近的一家咖啡館見面。蘇晴見到他時,眼中閃過一絲驚訝,畢竟畢業后兩人聯系不多。林浩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向她闡述了自己的創業構想——一個全新的社交平臺,以及他對未來互聯網趨勢的分析。他詳細描繪了移動互聯網的廣闊前景,以及他們即將開發的這款產品如何能夠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社交需求。
蘇晴聽得非常認真,她被林浩對未來的洞察力和那份堅定的自信所吸引。她雖然在傳統互聯網公司工作,但內心深處也渴望能夠參與到更具創新和挑戰性的項目中。林浩所描繪的藍圖,讓她看到了無限的可能。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蘇晴最終決定辭去穩定的工作,加入林浩的創業團隊。她的加入,無疑為團隊注入了強大的市場運營和產品設計能力。
有了資金和核心團隊,林浩和王磊、蘇晴三人正式開始了他們的創業征程。他們租下了一間簡陋的辦公室,開始了第一款社交產品的開發。王磊負責技術架構和后端開發,蘇晴則負責產品原型設計和用戶體驗優化,林浩則統籌全局,并負責前端設計和市場推廣。
創業初期,困難重重。資金雖然有了,但依然有限;人才雖然有了,但團隊規模還很小。他們經常加班到深夜,為了一個功能爭論不休,為了一個bug焦頭爛額。但每當遇到瓶頸時,林浩總能憑借他對未來的預知,給出獨到的解決方案,讓團隊茅塞頓開。蘇晴的市場敏感度和王磊的技術實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們三人配合默契,效率極高。
他們將產品命名為“Link”,寓意連接。Link的初期版本非常簡潔,主打即時通訊和朋友圈分享功能。林浩堅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原則,他們用最快的速度推出了Link的第一個內測版本,并在大學校園內進行推廣。憑借著比當時主流社交產品更流暢的體驗和更簡潔的界面,Link很快在學生群體中獲得了良好的口碑,用戶數量開始穩步增長。林浩知道,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但每一步都走得異常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