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天竺商戰(zhàn)驚雷起【加更求追讀】
- 開局大清:從富二代到印度洋霸王
- 居岸花
- 2013字
- 2025-08-25 18:01:08
遠航的過程很煎熬,到印度這么遠的距離更是如此。
船隊在海上蝸牛般前行,李崇武和李靖鍛煉身體,閑來無事便和船員們閑聊。
民以食為天,船員們意識到今天要有口福了:
“哎,東家,今天又是炒豆芽,能不能加個餐?”
因為船上空間有限,但李崇武為了補充維生素C預防敗血癥,所以在船上儲備了很多大豆,命令船員大量食用豆芽。
干大豆經過浸泡催芽,一斤能生出3-5斤富含營養(yǎng)的豆芽,這也是船員常吃的主菜。
看著船員眼巴巴的表情,李崇武很理解他們,畢竟他也要吃吐了:
“那今天就加個罐頭吧!”
所有人歡呼雀躍,為今天的伙食而開心。
這些船員還算是幸運的,因為李崇武有罐頭廠,所以船上的物資便裝了一些貨物,他們也隔三差五便能吃些打打牙祭。
這天李崇武正和林志遠下棋聊天,突然外面狂風裹著烏云飛速的襲來,這是他第一次看見這么猛烈的暴風雨。
好在船長經驗豐富,一看就意識到情況不妙,迅速給船隊打出信號。
隨著船在風雨中搖晃,李崇武此刻感覺人類是如此的渺小。
這一刻整個世界好像都要毀滅了,在這種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類除了祈禱別,別無他法。
不知過了多久?李崇武聽到了聲音,
“快看看,有沒有人員傷亡?”
看到風暴過去,所有人快速的檢查船只人員和物資情況。
雖然人員沒有損失,但是物資給養(yǎng)遭到了極大的破壞,甚至還損失了一些貨物。
李崇武顧不上心疼,只能快速就近靠岸補充物資。
補充完物資,船隊按照既定方案繼續(xù)前行。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清晨,貨船緩緩靠近印度孟買。
咸濕的海風中裹挾著碼頭集市飄來濃郁的香料氣味,甲板上擠滿了好奇的船員和士兵。
雖然傳來船長的制止聲,但他們依然伸長脖子眺望。
李崇武也看到了一股異域風情:
裹著彩色“紗麗”的印度女子,頭纏粗布“頭巾叫賣香料的印度男子,還有穿著英式殖民官員制服的白人。
船員們騷動起來:“快看那大胡子!腰帶里別著彎刀!”
“老天,女人額頭點著紅痣,紗麗上全是金線!”
人群中,船長卻眉頭微蹙。這位福建籍的老海員沉聲提醒:
“此非善地,英國人的旗飄在炮臺上!”
很快,船隊停靠在碼頭上,馬上就有印度人前來進行檢查。
阿三接過李崇武的賄賂,對于船上的武器視而不見,這也正常,畢竟現在的航行船隊這是標配。
雖然看到船上的有白種人,但是阿三依然提醒:不得將武器是帶下船。
李崇武將船隊暫時安置好,迅速帶著李靖等人帶著樣品下船嘗試尋找收購商。
李崇武因為第一次到孟買,對于價格和自己所在產品的銷售情況還比較擔憂,所以他派精干手下攜帶部分樣品主動出擊,聯(lián)系當地商人或歐洲代理商。
但此時英印東方貿易等公司,主導著對歐洲的貿易。他們得知有新的東方人帶著大批優(yōu)質貨物入場,十分重視。
他們利用其影響力,在印度本地商人中散播謠言,稱李崇武的貨物來源不明、品質存疑,是歐洲過時款式。
當地傳統(tǒng)商人聽到謠言,再加上它們本身就有購貨的合作渠道,所以保守的拒絕了李崇武。
英印東方貿易公司見計劃成功,頓時笑聲一片。
其實這只是他們試圖擠壓李崇武的議價的手段。
歐洲代理商早就看上了這些品類精美的物品。因為這些瓷器、絲綢的款樣、都非常符合歐洲品味和市場。
李崇武最終交易目標本來就是歐洲人,只是他不知道這群人給他設了一個圈套。
這已經是他溝通的第三家歐洲代理商了:
“你的大清產品品質太低了,而且都過時了,所以我只能給你.......”
李崇武聽著他輕蔑且侮辱性報價,極度不爽,但他現在已經明白了這是他們設置的套路。
離開這里后,李崇武立即指示暫停卸貨,命令李靖等人偽裝成華商隨從,分頭混入集市、碼頭、酒館收集信息。
很快他們探查到了歐洲大商行的動向,和絲茶瓷器等主要貿易品的價格信息。
李崇武更換了方案,派人帶著樣品四處游動,重點是那些有洋人購買大宗商品的地方。
這個方案果然很快奏效,幾個小的歐洲代理商主動尋上門來。
李崇武對這些代理商非常重視,因為這是他打開市場的第一仗。
無論是在溝通還是驗貨過程中,所有人都是相當的愉快,李崇武已經基本談好的幾個大單。
一處會客室內,這群洋人在臨簽約前,對方突然大幅壓價:
“武,現在關于你們產品不利的消息太多了,如果你不在原價的基礎上給我們打6折,我們是不會購買的。”
李崇武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們,按這個價格他都得虧本,難不成他是來做慈善的嗎?
因為價格談不攏,最后自然是不歡而散。
林志遠出去打探了一圈回來:
“還是英印東方貿易公司搞的鬼,他們四處放風,說咱們的產品以后肯定會大降價。”
李崇武摸著下巴深思:看來要想完成這場交易,得改變對象,需要放在本地貿易公司身上。
但他還是低估了這群人的人性,這天夜里他看到碼頭倉庫位置火光沖天。
突然李靖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咱們的倉庫遭不明身份人員縱火。”
李崇武想到存放的貨物部分受損就是心疼,不過好在之前制止了卸貨,現在大部分貨物都安全的放在貨船上。
他知道這是英國貿易公司的另一種手段。
一時之間李崇武也是無計可施,這天他突然接到林志遠的消息:
他在碼頭意外遇到一支小商隊,發(fā)現他們使用的攜帶的是李記商鋪的商品!
原來他們是輾轉馬來半島來到印度交易的“李記”合作伙伴,也是李記的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