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如何借勢
- 重生03:我的青梅過分可愛
- 佘老八
- 2121字
- 2025-08-27 13:30:00
很多人都知道,普通人這輩子能接觸到的最高層次,往往就是自己大學時期的導師。
但極少有人意識到,想要了解這些導師究竟站得多高、層次多深,其實只需踏進大學里的檔案館。
大學檔案館內資料的豐富程度,遠超你的想象。
毫不夸張地說,就算你在檔案館里翻出梅蘭芳某一場演出的原始票根,也絲毫不必驚訝。
因為呂繼上輩子就在他們學校的檔案館里,親眼見過一篇會議紀要上赫然記載著:
“這時,窗外突然傳來響亮的收廢品吆喝聲(‘收……舊冰箱、舊彩電……’),會議中斷五分鐘。”
因此,檔案館里的資料,正應了李寧那句著名的廣告語——一切皆有可能。
檔案館所記錄的人事檔案信息,必然是客觀且準確的。
即便極小概率遇到那種學術造假的案例,在東窗事發之后,也會有專人及時進行修正。
動員大會結束后,呂繼又溜回宿舍補了一覺。
這并非他不夠勤奮,只因檔案館的開館時間固定在上午10點到下午5點,去早了也只能在大門外干等。
睡了個舒坦的回籠覺,他感覺神清氣爽。
再次路過操場,瞥見那些被教官調教得一臉“生無可戀”的大一新生,瞬間就覺得“神更清,氣更爽”了。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呂繼下意識地小聲嘟囔了一句,隨即一愣,才反應過來自己想說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他趕緊對著虛空連聲道了好幾個歉,這才穿街過巷,大搖大擺地朝著檔案館的方向走去。
交大作為國內一流綜合學府,師資力量確實有相當實力。
尤其在理工科方面,匯聚了許多著名的專家教授。
2003年時,“專家”還不是罵人的話,“教授”也還是非常受人尊敬的稱謂。
呂繼這次進檔案館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這樣一位“金字招牌”。
他前世的人生軌跡里并沒有交大這所著名學府,自然對學校的教授也不甚了解。
不得已,只能出此下策,希望通過檔案館的記載找到合適的目標。
呂繼的當前創業規劃是區塊鏈和虛擬貨幣,而過渡方案是運營軟件公司。
但此時想找一個懂得區塊鏈的指導教授根本不可能,因為這玩意兒壓根還沒發明出來呢。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他決定找一位軟件行業的專家,來托舉剛剛成立不久的“易訊科技”。
交大軟件行業的專家數量倒是不少,但適合做創業項目“指導老師”的卻不多。
呂繼經過慎重的思考,定下了三點要求:
第一,必須要有真才實學,這是先決條件。
別到時候請來個外行指揮內行,搞得公司一群技術宅怨聲載道。
到時候非但借不到“勢”,反而像是專門給公司請了個大爺回來供著。
好在這個年代“教授”的頭銜還是值得信賴的,這一點相對來說問題不算太大。
第二,要有一定的商業概念,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學里總有那么一些純理想主義的導師。
他們有種曲高和寡的優越感,對任何不完美的事物嗤之以鼻,顯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呂繼對這樣的人并無任何意見,相反還非常敬佩他們的純粹,說得夸張一點,“這就是人類進步的基石。”
但作為一個滿身銅臭的商人,他并沒有如此高的思想覺悟,也到不了人家那種層次,所以只能說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了!
很多時候,東西沒有缺陷,并不代表它是好的商品;而東西有明顯缺陷,也不意味著它就無法在商業上取得成功。
舉例來說,全世界都知道可樂是一種高糖且不健康的飲料,但并不妨礙“肥宅”們每天都要頓頓頓的灌上幾瓶。
而十年后才會出現的跨時代AR科技產物——谷歌眼鏡,雖然先進性、設計性、可靠性都堪稱無比驚艷,卻仍遭遇了巨大的商業滑鐵盧。
第三,最好還足夠年輕。這一點初聽似乎吹毛求疵,但稍一細想就會明白非常有必要。
年輕人不但精力旺盛,也更容易相處一些,并且更容易拉近團隊。
畢竟豐富耀眼的履歷是需要時間積累的,那些頂著滿身璀璨光環的老教授,未必能看的呂繼這種“小打小鬧”的學生創業項目。
何況,按呂繼的計劃,易訊科技的員工,很長一段時間內主要以年輕的程序員為主。
那么有個相對年輕的指導老師,當然比來個“老學究”要更加合適。
其實呂繼內心最深處,還有一層不那么光明正大的想法:那就是投資年輕的教授,比投資年老的性價比更高。
畢竟按照正常自然規律,年輕的肯定比年長的活得更久,在支付同等資源的情況下,回報的可持續性時長更多,性價比自然就更高。
當然,這個考慮他是不敢告訴任何人的。
從早上開館,一直到檔案館的保潔開始打掃衛生,呂繼連午飯都沒顧上吃,才從海量的檔案中篩選出三個符合要求的目標。
他們分別是:
姓付的正教授,今年42歲,軟件工程系主任。企業級軟件架構與分布式計算專家。
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前IBM高級工程師。
知名企業級軟件公司“GlobalSoft Solutions”首席架構顧問,主導過多個大型銀行核心系統遷移項目。(就是類似給銀行數據中心升級或搬家的大型工程)
教學風格以體系化、嚴謹、突出實踐而聞名。
還有姓鄭的副教授,同樣是42歲,軟件工程研究所副主任。開源軟件倡導者與網絡技術先鋒。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OpenLogic Support”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這是一家世界知名的提供Linux商業支持和咨詢的新興公司)。
教學風格以幽默風趣、激情四射著稱。
以及外教,伊麗莎白·王。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信息安全。
要說其實這位外教的主研方向——網絡信息安全,與呂繼接下來的業務規劃更為契合。
但他還是毫不猶豫的,第一個就把外教排除在外。
畢竟呂繼找創業指導老師的核心訴求是“借勢”,一個外教在國內大學,自己本身就沒多少“勢”,又如何能談到借不借的呢?
還真以為是西方列強在國內有特權的那個年代嗎?醒醒吧,千禧年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