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購買
- 重返1983:萬元戶到全球首富
- 甜甜的夾燒肉
- 2101字
- 2025-08-20 21:38:07
有了這兩批花色新穎的布料,成衣就有了立足的資本!
“咕嚕嚕……”一陣響亮的聲音從陳衛國的肚子里傳來。他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哥,晌午了……”
陳衛東這才驚覺,太陽已經升到了頭頂,高第街的熱浪更加蒸騰。
他看了看弟弟被汗水浸透的衣衫和疲憊的臉,又摸了摸自己咕咕叫的肚子。
“走!找個地方歇歇腳,填飽肚子!”他目光掃向街邊。
看到一個賣竹升面的小攤,簡陋的塑料棚下,幾張油膩的小桌旁坐滿了人。
老板正用一根粗大的竹竿壓著面團,發出有節奏的“啪啪”聲。
“老板,兩碗云吞面!唔該!”陳衛東拉著弟弟擠到一張剛空出來的小桌旁。
面很快端上來,清亮的湯底,幾顆飽滿的云吞,細細的竹升面,撒著翠綠的蔥花。
兄弟倆也顧不得燙,呼嚕呼嚕吃起來。熱湯面下肚,疲憊感頓時消散了不少。
這頓飯花了1塊2毛錢,陳衛東感覺有點肉疼,但看著弟弟滿足的樣子,也覺得值了。
吃飽喝足,兄弟倆坐在油膩的小板凳上稍作休息。
陳衛東的目光依舊沒有離開那些琳瑯滿目的布料和成衣。
他看到了更多新奇的東西:格子紋的“喇叭褲”布料、帶著閃亮絲線的“的確良”、甚至還有少量色彩鮮艷的“尼龍綢”。
他心里盤算著,等秀芝手藝熟練了,這些都可以嘗試。
“哥,咱還買嗎?”陳衛國看著哥哥沉思的樣子,問道。
陳衛東搖搖頭:“暫時不了,錢得省著點。
這兩卷布夠秀芝忙活一陣子了。咱們再轉轉,多看看,長長見識。”
他深知,信息比盲目采購更重要。他需要了解更多的款式、價格和潛在的供貨渠道。
于是,兄弟倆背著沉重的布卷,像兩只勤勞的螞蟻,繼續在高第街這片光怪陸離、生機勃勃又充滿挑戰的商品海洋里艱難穿行、仔細觀察、用心記憶。
每一步都踏在滾燙的水泥地上,也踏在他們通往未知卻充滿希望的服裝生意之路上。
那兩卷沉甸甸的布料,是他們此行的最大收獲,也是壓在他們肩上沉甸甸的責任與期待。
同時陳衛東捏著懷里剩下的錢,心里琢磨開了。
好不容易來一趟這花花世界,空著手回去,怎么對得起家里眼巴巴盼著的秀芝和狗蛋?還有爹娘,一輩子沒出過縣城,也該帶點新鮮東西讓他們高興高興。
“衛國,走,咱再去轉轉,給家里捎點東西。”陳衛東對弟弟說。
陳衛國眼睛一亮:“哥,咱買點啥?”
“看看再說,錢得算計著花。”
兄弟倆再次擠進喧鬧的高第街,這次的目標不再是批發,而是給家人的心意。
陳衛東在一個賣日用品的攤前停下,拿起一罐印著漂亮圖案的“麥乳精”。
這玩意兒在縣城可是高級營養品,只有病人或者特別受寵的孩子才能喝上一點。
他想起狗蛋面黃肌瘦的小臉,毫不猶豫地買了一罐。
“哥,這金貴東西,狗蛋肯定喜歡!”陳衛國咽了口口水。
“嗯,給爹娘也嘗嘗。”陳衛東又拿起一包用紙袋裝著的、五顏六色的動物餅干,縣城根本沒見過的樣式。“這個也給狗蛋,小孩子都饞嘴。”
接著,他的目光被一個賣布料的攤位吸引,但不是為了生意。
他看到了一種淡粉色帶細碎小亮片的“的確良”布料,在陽光下閃著柔和的光。
他想象著這布料穿在秀芝身上的樣子,她好像很久沒穿過這么鮮亮顏色的新衣服了。
雖然秀芝手巧,但這料子縣城肯定沒有。他咬牙扯了六尺,又給娘也扯了六尺藏藍色的卡其布,厚實耐磨。
“嫂子穿上這粉的,肯定好看!像城里人!”陳衛國憨笑著。
陳衛東笑了笑,沒說話,心里有點發酸,又有點期待。
最后,他在一個賣電子產品的攤子前猶豫了很久。
他看到了一種巴掌大小、用兩節五號電池的迷你電子琴,上面有十幾個小小的黑白鍵,一按就會發出簡單的“哆來咪”聲音。
雖然音質粗糙,但對一個農村孩子來說,簡直是夢幻般的玩具。
他想讓狗蛋比別人更早地接觸點不一樣的東西。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12塊錢的“巨款”買了下來。
“哥,這太貴了吧?”陳衛國有點心疼。
“給狗蛋玩,讓他聽聽響動。”陳衛東小心地把電子琴用舊衣服包好,塞進已經快滿的帆布包角落。
錢像流水一樣花出去,陳衛東心疼,但看著給家人準備的禮物,心里又覺得無比踏實和溫暖。
這趟南下的收獲,不僅僅是那兩卷布。
在羊城盤桓了兩天。
兄弟倆背著那兩大卷幾乎成為標志的布料,幾乎走遍了高第街和周邊幾個自發形成的小市場。
他們像海綿吸水一樣,貪婪地汲取著這個時代前沿的商品信息,各種布料的價格浮動區間、哪些款式最受歡迎、批發成衣的門道、甚至是一些小配件的進貨渠道。
陳衛東用一個小本子,密密麻麻記下了他能觀察和打聽到的一切。
錢袋子捂得更緊了,除了必須的住宿和填飽肚子,他們沒再敢亂花一分錢。
但就算如此,那165.8元的“巨款”,如今只剩下大約140元出頭。
返程的日子到了。
如何把這兩大卷珍貴的布料安全運回去,成了大問題。
坐火車?人擠人不說,帶著這么兩大卷顯眼的“貨”,極易被查票員盯上,萬一被當成“投機倒把”就麻煩了。
而且火車票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陳衛東最終把目光投向了長途貨運卡車。
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個自發形成的“配貨點”,幾輛掛著各省牌照的舊卡車停在那里,司機們蹲在車旁抽煙、聊天,等著拉貨或者捎帶“腳客”。
陳衛東拉著弟弟上前打聽。一個操著河南口音、臉膛黑紅的中年司機老張,看著兄弟倆腳邊的兩大卷布,又聽說是去他們省城方向,伸出兩根手指:“一人十塊!東西塞駕駛樓后面,能擠下!路上管不管飯看運氣,自己最好備點干糧!”二十塊錢!比火車票便宜一半還多,還能解決貨運問題。陳衛東咬咬牙:“行!張師傅,麻煩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