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雅得,媒體酒店。
張衛平對著電腦屏幕,文檔標題是《東瀛博弈:暴風雨前的寧靜》。他敲下幾行關于球隊備戰的客觀描述,手指卻停住了。光標在空白處閃爍,映出他布滿血絲的雙眼和深深的疲憊。
母親的最新消息不容樂觀。手術雖然暫時穩定了情況,但后續治療漫長且充滿變數,醫生強烈建議直系親屬長期陪伴。主編的電話再次打來,語氣興奮地布置著淘汰賽的報道重點,尤其要求他“深挖中日足球恩怨”、“聚焦新核王臻東的蛻變”。
職業的號角與至親的呼喚,將張衛平逼到了懸崖邊緣。他看向窗外利雅得璀璨卻冰冷的夜景,又低頭看了看手機屏保上母親健康時的明媚笑容和遠行前的牽掛。最終,他顫抖著手,撥通了主編的電話,聲音干澀而堅定:“頭兒……日本隊的比賽……我可能……需要請假回國一趟。家里……情況很不好。”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最終傳來一聲嘆息:“……老張,我理解。你先處理家里的事。報道……我讓小宋頂上。保重。”掛斷電話,張衛平像被抽干了力氣般癱坐在椅子上,巨大的愧疚感和對妻子的擔憂瞬間將他淹沒。他終究還是選擇了家庭,錯過了這場可能是職業生涯最重要的戰役之一。他望向國家隊訓練基地的方向,心中默念:“硯生,臻東,兄弟們……對不起,加油!”
賽前無形的硝煙:宿敵當前
訓練場上,氣氛肅殺。針對日本隊的模擬對抗強度極高,球員們每一次拼搶都帶著火星。王臻東在高壓下努力梳理著進攻,他的傳球時而精妙如手術刀,時而在日本隊模擬的高位逼搶下出現失誤。李銘翼在場邊大聲指導,時而嚴厲呵斥,時而鼓掌鼓勵。
賽前新聞發布會,李銘翼只帶了趙大勇出席。面對日本媒體略帶挑釁的提問“如何看待九年前的比賽?”、“王臻東能否承受如此重要的比賽壓力?”,李銘翼的回答簡潔有力:
“歷史是用來銘記和超越的。我們尊重日本隊的實力,但我們來到這里,是為了創造屬于我們的新歷史。王臻東是優秀的年輕球員,壓力是成長的催化劑,我相信他,就像我相信我的每一個隊員。明天的比賽,場上見真章。”
趙大勇更是擲地有聲:“九年前?那是鞭策我們的動力!明天在場上,我們會用行動告訴所有人,中國足球,站起來了!”
訓練室里,國足將士們枕戈待旦,待雪恥之時。
“兄弟們,今天是6月28日,距離我們對戰日本還有兩天,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一天晚上,李銘翼將將士們集合在訓練室里,“9年前,想必趙大勇記憶猶新,我們被他們血洗!7:0!!!這個7,在我們的心里和球迷的心里究竟有多么大的烙印!時至如今,我們也從未戰勝過他們,而且,我們被一起分到世界杯16強戰上,日本和我國國內也掀起了軒然大波。老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對這場比賽,一定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往死里踢!直到將你們的體力燃盡,因為,這是一場雪恥戰!”
趙大勇緊握著自己的衣服,眼睛里似乎充滿了力量:“教練,我們一定會在硯生不在的時候,再扛大旗,斬斷夢魘。”
“有這個信心,我們就已經贏下一半了。今天,我又拿到了一些資料和我研究的戰術。”李銘翼點了點頭,指向戰術黑板:“日本隊,反攻犀利,推進速度快,亞洲勁旅,但他們也不是沒有短板,例如后防線疲軟,高空球爭頂成功率低等等。但是我們一定不能松懈,我來做一下戰略部署,松明的插上速度一定要快,他們的左后衛轉身速度較慢,席爾瓦長傳一定要頻繁打身后,他的兩條邊路是短板,不要等到中場回撤再打。老規矩,一腳出球,別猶豫,鋒線往死里跑,然后就是吳凌,你得回撤,他們的中衛卡位能力極強,動作很干凈,你在他那里肯定吃虧,素雄,你和松明的前插一定要頻繁,直塞或解圍,不要猶豫!埃克森你的長傳能力不是特別強,這場比賽換松英打。
臻東,你這次的位置很關鍵,要吸引防守,他們中路的壓力特別大,一定要頂住!”李銘翼在戰術黑板上畫了箭頭從席爾瓦連接松明,松英連接齊素雄。
說罷,國足隊員們心潮澎湃,心里都憋著一股氣,眼睛里都放射出一戰到底的光芒,尤其是趙大勇,像即將要征戰沙場的戰士,握緊了拳頭,心中默念著一定要戰勝夢魘!
……
魯勝球場的喧囂被暫時關在門外。訓練基地的夜晚,只剩下草皮修剪機低沉的嗡鳴和遠處城市永不熄滅的燈火。白日里肅殺的對抗日漸沉淀,化作一種更厚重、更粘稠的東西,彌漫在“龍吟殿”的每一個角落。
……
冰袋緊緊包裹著腳踝,刺骨的涼意試圖鎮壓那頑固的隱痛。王臻東獨自坐在理療室的角落,手機屏幕上是家人發來的信息,滿屏的“加油”、“你是最棒的”、“注意安全”。他扯了扯嘴角,想笑,卻發現肌肉有些僵硬。白天訓練中那個被日本模擬球員兇狠撞倒的瞬間,以及隨之而來的、熟悉又陌生的劇痛,像一根冰冷的針,刺破了因勝利和贊譽筑起的薄薄自信。
他點開一個加密文件夾,里面是陳硯生發來的、長達數小時的日本隊核心中場的防守習慣分析視頻。硯生哥的聲音透過耳機傳來,冷靜、清晰,帶著一種洞穿一切的敏銳:“……看這里,他重心轉換的瞬間,左腳支撐會有一個極其細微的遲滯,這就是你突破或傳身后球的最佳時機……臻東,別怕對抗,他們的強硬是表象,找到節奏點,你就能撕開……”
王臻東閉上眼睛,手指無意識地在膝蓋上敲擊,模擬著傳球路線。壓力不再是虛無縹緲的期待,而是化作了腳踝的刺痛、視頻里對手冰冷的眼神,以及耳機里那個遠在千里之外卻依然扛著隊伍前行的聲音。他不再是那個一球成名、被拋向空中的新星,他感覺自己正被無形的力量按在地面,一點點夯實地基,準備迎接真正的風暴。
更衣室另一頭,彌漫著藥油濃烈刺鼻的氣味。趙大勇赤著上身趴在按摩床上,隊醫老孟那雙布滿老繭的手正用力揉按著他腰背處糾結的肌肉,每一次按壓都讓老將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牙關緊咬。
“老趙,這塊老傷……明天硬仗,悠著點。”老孟的聲音低沉。
趙大勇從鼻腔里哼出一聲,不知是痛楚還是不屑。他側過頭,目光落在墻壁上那面巨大的電子日歷——6月29日。九年前的這一天,正是那場恥辱性的0:7之后,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三天,聽著窗外鋪天蓋地的罵聲,砸碎了房間里所有能砸的東西。那種深入骨髓的無力感和憤怒,像烙印一樣燙在心上。
“悠著點?”他聲音沙啞,帶著一絲狠勁,“老孟,九年前,就是悠著點,才讓人家當孫子揍!明天,老子這把老骨頭就算散在球場上,也得把當年丟的魂,一寸一寸給我搶回來!”他猛地攥緊拳頭,指節因用力而發白,青筋畢露。這不是豪言壯語,是浸透了血淚的誓言。老孟嘆了口氣,手上的力道又重了幾分。他知道,勸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