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祖龍殿與推背圖
- 崇禎:開局請朱元璋示范煤山破局
- 吾好夢里喝奶
- 4292字
- 2025-07-30 15:49:32
「自毀長城也好,
剛愎自用也罷,
朕要做中興之主,
不料做了亡國之君!」
崇禎帝踉踉蹌蹌踏過煤山枯草,身后僅剩老太監王承恩。
他舉目四顧,入眼所見的北京城烽煙四起,殘破不堪,不由得眼中濕潤,心下凄涼。
深深嘆了一口氣,好像終于放下了千鈞重擔般,崇禎撕下素白內襯,咬破手指,血書一封,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誤朕。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
“承恩,你且逃命去吧,朕不怪你。”崇禎看向伏地痛哭的王承恩,第一次沒有稱呼他王大伴。
崇禎認真整理一會兒衣冠,又摘下了頭上的烏紗翼善冠,交給王承恩,把脖子伸到了掛在歪脖子樹上的白綾。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王承恩的聲音凄厲的如泣血一般。
白綾勒緊的窒息感中,他看到王承恩也顫顫巍巍掛在了一旁。
他看到北京城西南角燃起大火,紫禁城里的人如無頭蒼蠅般亂竄。
漸漸地,崇禎感覺自己靈魂和這一方天地似乎交融在一起。
他看到闖軍肆意拷掠文武百官,看到李自成42天的皇帝夢破碎。
他看到一副猥瑣丑態,甩著老鼠尾巴的八旗子弟們兇神惡煞,血染京城。
他看到福王朱由崧被處死,賊人們似乎歡呼著弘光帝伏誅。
他看到隆武帝,紹武帝,永歷帝的頭顱如戰利品般被獻到京城。
他看到“視名節高于生命”的士大夫們卑躬屈膝,以口稱奴才為榮。
他看到了無數暴行在紫禁城上演,韃子,紅毛番,倭寇輪番凌辱這座偉大的城市。
直到紅旗席卷全城……
忽然,崇禎的靈魂極速回歸,才發現枯枝折斷,自己竟然跌倒在地。
旁邊的王承恩摔得齜牙咧嘴,看來是枯枝承受不住兩個人的重量。
崇禎滿腹怨氣,一腳踹向王承恩,鞋子都踢飛了。
“皇上,皇上,奴婢知錯了。”王承恩跪伏在地,號啕道,“天意,這是天意啊!老祖宗不想讓我們下去啊,皇上我們快逃命吧。”
逃命?怎么可能?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可是祖訓!
況且,往哪里逃?崇禎能去的地方,闖軍去不了嗎?
闖軍在精兵云集的北方都如入無人之境,南遷?恐怕李自成派幾千輕騎尾隨追擊就能兵不血刃跟著殺入南京!
就憑南方那幾個被李自成打怕的軍頭,怕是個個未戰就要先降了吧!
再看看文武百官的態度,估計也早就籌謀著在新朝更進一步了吧!
畢竟大明276年,人人都覺得是時候改朝換代了,這個時候還為了朱家天下流血犧牲沒有意義。
崇禎不是什么蠢人,相反,可謂天資聰穎,但是被文官集團磋磨十七年,早已削平了他的中興之夢,加劇了他的剛愎多疑。
多少次的夢中驚醒,多少次的苦悶哀嘆,億萬百姓,百年王朝的命運壓在他肩上,無人訴說,其中壓力可想而知。
直到今日,唯有一死而已。
崇禎剛要準備重新上吊,懷中血書卻忽的化出一道流光,鉆進他的腦海,隨后,一個古樸的卷軸在眼前展開——
推背圖!
崇禎詫異萬分,不敢置信,眨眨眼睛,晃晃腦袋,卻發現自己忽然來到了一處大殿之外,上書三個大字——
祖龍殿!
進入之后,只覺得無天無地,唯有無限虛空。
而點亮這片虛空的,是龍!
無數的真龍!
他們大小不同,顏色各異。
他們蜿蜒、盤旋、飛舞。
他們都帶著睥睨萬物、統御眾生的天家威嚴!
眾龍環繞之間,一條體型最大、通體玄黑的真龍緩緩開口,
“吾不忍看華夏陸沉數百年,故改造了這幅推背圖,可推演未來,可改變過去,且贈與你,諸君,也去助他一臂之力罷!”
“諾!”眾龍皆口吐人言,其中一條體型僅次于黑龍的炎龍率先蜿蜒而下。
不等崇禎詫異,意識就繼續回歸,好像做了一場短暫的夢。
但眼前名為《推背圖》的古樸畫卷告訴他事情沒有結束。
上面只有幾個字:
【剩余推演總次數為十六,第一次推演前為隨機角色示范推演。】
【是否開啟隨機角色示范推演?】
隨機角色示范推演?崇禎仔細琢磨著幾個字。
難道是那條黑龍所講的,派那條炎龍來,為自己示范如何改變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反正死馬當作活馬醫,崇禎心道,開啟推演!
隨后,畫卷開始出現活靈活現的畫面,正是煤山上的主仆二人!
崇禎瞳孔地震,那個披頭散發,少了一只鞋,身穿破舊龍袍的不正是自己嗎?
雖無聲音,但是畫面變化的同時,還有一行行文字出現。
【這次推演的主角是明太祖朱元璋!】
崇禎眼前一黑,怎么會是太祖!
看樣子是太祖的靈魂來到了自己身上!難道太祖要知道自己的事情了嗎?
崇禎心中惴惴,但也只能努力平復心情去看畫卷。
【崇禎17年,3月19日,煤山。】
【你睜開眼,發現自己居然重活一世。】
【你感覺有點奇怪,你明明記得你重病纏身,死在龍塌之上,一睜開眼卻是滿目瘡痍的城池。】
【不過你向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你開始仔細思考發生了什么。】
【你醒悟到,這不是重生,而是附身到了別人身上。】
【這次開局不是一個碗,而是一根繩。】
【隨后,龐大的記憶涌了進來,你知道了大明276年的歷史。】
【你知道了朱棣篡位,你起初一腔暴怒,但漸漸化為一聲喟嘆,最終釋然。】
【你知道了仁宣之治,也知道了他停鄭和船隊,燒航海檔案,放棄數百萬土地,你表情復雜。】
崇禎疑惑,這件事史官早有定論,是利國利民的舉措,太祖為何這種表情?
【你知道了土木堡之變,極度憤怒的同時深表懷疑!】
崇禎不由好奇,太祖懷疑什么?
此事也有定論!英宗荒淫無道,放任王振胡來!葬送大明二十萬精銳!
但是他只能看到文字,聽不到朱元璋的心聲。
【你知道了正德皇帝,他建立豹房,落水喪命,你眉頭緊皺,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你知道了嘉靖、萬歷的事跡,臉皮抽動,無語至極,更是疑惑為什么偏偏這爺孫兩個長命!】
【你知道了天啟帝,皺起眉頭,怎么又是落水?我老朱家命中犯水?】
【你知道了崇禎,也就是現在這具身體的原主,獲得了他的全部記憶。】
崇禎不由得一陣緊張,太祖會不會怒罵自己是無能的亡國之君?
【你先是點點頭,后又搖搖頭,隨后灑脫一笑,你知道自己的大明已經積重難返,藩王,海禁,衛所,戶籍,黨爭等等,這是制度問題,不是小小一個朱由檢可以挽救的。】
【你低頭看看打滿補丁的龍袍,捧起懷中血書仔細閱讀,眼眶不由濕潤,想來這就是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的原因吧!】
看到這里,崇禎終于長舒一口氣,就算去見列祖列宗,也不至于羞愧無顏了。
但是他對太祖的想法不甚贊同,除了藩王制度確實問題頗多,其他制度明明都是很好的制度,都是群臣無能,導致事情糜爛!
【你詳細詢問了王承恩現狀,對目前的境地有了更深一層的掌握。】
【你推斷出諸勛貴家中定還有可用之兵,不過崇禎猜忌過重,他們畏懼之下,藏而不用。】
崇禎臉色一黑,是這樣的嗎?昨天他召集劉文炳和鞏永固,準備巷戰,結果二人只帶了五六個家丁,來宮里抱頭痛哭。
【你推斷出諸大臣家中金銀財寶無數,但崇禎很好蒙騙,故不愿捐獻,而是要拿去在新朝謀出路。】
崇禎感覺一口老血都要噴出來了!他放下尊嚴,多次求捐,自己把宮中金銀器皿都變賣了,才湊夠20萬兩。
【你了解到農民軍的攻勢以及主攻方向,結合現在的天時,推斷出起義軍糧草定然不足。】
【你推斷出幾乎所有士紳、百姓已經做好改朝換代準備了。】
【你感到前路困難重重,肩上壓力巨大,你不住的思考對策。】
崇禎瞪大眼睛,這些事情,從來沒有一個大臣和他說過!但很明顯,太祖分析的都是對的!
【你逐漸有了眉目,下定了決心。】
【你長嘆一聲,開口吟道:
血染煤山萬樹秋,殘龍斷索墜荒丘。當年馬上開基業,此日龍袍鎖罪囚!劍指蒼天問劫數,鞭笞滄海斥逆流。重揮鐵馬金戈氣,再整山河四百秋!】
————————
注1:關于崇禎自縊前一晚有沒有試圖逃命,個人不采用清人編纂的《明史》等史料,和《明季北略》等道聽途說的史料。采用的是甲申之變親歷者錦衣衛王世德記錄的《崇禎遺錄》,該書是王世德看到太多對崇禎的抹黑憤然而作,在清朝年間是禁書,原文如下:
“野史云十九日上欲奪正陽門出,守者疑內變,反炮擊之,乃從白家巷還。夫出正陽門則外城,外城已破,意欲何之?白家胡同乃大明門東南小巷,不近皇城,不能容車馬,何由從此還耶?”
作為甲申之變親歷者,王世德明確反駁關于崇禎試圖逃脫的傳言。
注2:關于南遷,王世德指出只是李明睿提倡南遷,幸好崇禎沒有采納,而崇禎僅提出送太子去南京,卻被光時亨等人阻止。
原文如下:
“賊眾百萬長驅犯闕,勢如風雨,而李明睿倡南遷之議,幸而上不為所惑,得殉社稷。向使庸謀得用,京師不攻自破,賊乘勝席卷而南,輕騎兼行,以尾駕后,不知何以御之?即使得達南都,而我能往,賊亦能往,安見南都之必可以圖存?至于募兵入府,尤屬可笑。野史猶鰓鰓然惜之,以書生谫陋之見而為私人標榜之詞,真堪浩嘆。”
個人認為很有道理,李自成席卷北方,幾乎無人抵抗,李自成兵敗之后,幾萬殘兵都能把南明最大的軍頭左良玉,幾十萬大軍嚇的跑南京清君側去了。可見崇禎南遷幾乎毫無意義,所謂“我能往,賊亦能往。”闖軍又不是清軍。
最后一段時間,崇禎大體上沒有因為怕死而執意南遷,在此之前考慮南遷是因為財政問題,但是受到了江南官員的集體反對。
所以崇禎的殉國在歷朝皇帝中,是較為純粹的,值得同情的,不是清朝宣揚的愚蠢行為。
注3:關于朱元璋的死亡,史書中疑點頗多,包括但不限于“無疾驟崩”,晉王朱棡在朱元璋死后次日暴斃,違反禮制的七日倉促下葬,遺詔嚴令諸王“毋至京師”,還有朱元璋去世次日,太監即取出傳位遺詔,流程迅速且無重臣見證。但本文還是采取普遍認知,朱元璋正常病故。
注4:本文核心觀點都是出自樊樹志老先生的《崇禎傳》,個人讀完之后只感慨崇禎皇帝的天睿聰明,銳意歷服和刻厲節約。
至于被后世詬病的剛愎多疑,個人認為換誰來都一樣,但凡有一點中興夢,只會被蠅營狗茍的絕大部分官員逼得更加剛愎多疑。
因為當時的情況實在是積重難返,階級矛盾太深刻,非人力可以化解,明朝是唯一一個漢地十八省保持基本和平225年的朝代,被稱為奇跡和平期,其他朝代都是最多百年。
靖難到明末農民起義之間大體和平,這期間百姓過得苦,士紳很幸福!中間的土木堡之變影響經濟和人口很小,和安史之亂、靖康恥無法相提并論,寧王之亂什么的更是無法七國之亂、八王之亂、三藩之亂什么的無法相比,其他叛亂更是邊邊角角。
225年的土地兼并,貧者愈貧,富者愈富,225年的和平積弊,其中蘊含的反動力量是非常恐怖的,如今和平才多久,相信不少人都深有類似體會!這種長久的和平積弊帶來的歷史慣性足以碾碎任何膽敢改革的皇帝和大臣,也就是嘉靖萬歷兩個“聰明人”可以長壽一點點。
除非推到重來,學清軍搞屠殺,資源再分配,但這又與封建漢人帝王的儒皮法骨思想相悖,崇禎的前面幾任敢動蛋糕的皇帝死的多慘!所以明朝的失敗是必然的,是結構性的,就看看歷朝歷代的龍鳳之姿們有沒有一絲希望了。
注5:本書主要參考《南明史》《崇禎傳》《崇禎遺錄》《國榷》《明實錄》《崇禎實錄》《明末農民戰爭史》《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以及當下網絡普遍認知,較少參考清朝編纂史料,同時對沖突部分,空白部分,進行藝術加工。讀者可以參考相關史料,自行甄別。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夜無疆
那一天太陽落下再也沒有升起…………………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消耗壽元灌注武學,可無限進行推演。沈儀凡人之軀,壽數不過百年,所幸可以通過斬殺妖魔獲取對方剩余壽元。在邪祟遍地的亂世中亮出長刀,讓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靈肝膽俱裂!從【鷹爪功】到【八荒裂天手】,從【伏魔拳】到【金身鎮獄法相】!沈儀偶爾也會沉思,這壽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聽聞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內坐滿了千真萬圣,任何一位都曾經歷無盡歲月。此番踏天而來,只為向諸仙借個百萬年,以證我長生不死大道。……此書又名《讓你氪命練武,你氪別人的?》、《道友請留步,你的壽元與在下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