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著那一句“備胎不應該是你的結局”久久不能回神,這句話像深夜突然亮起的路燈,刺痛了我被虛擬親密豢養已久的眼睛。
點開聊天框輸入一句“加個泡泡深入聊聊?”成了我們進行曲的開端。
他的聲線總帶著薄荷般清冷,卻能捕捉到我說的每一個字符,他說著他的煩惱,我傾訴我的煩心,長此以往,慢慢沉淪。
我在他每天回應的“晚安”里。虛構著雙向奔赴的幻覺,直到這10個字,拋開所有曖昧的糖衣一。原來旁觀者早已看透我藏在玫瑰花束后的卑微。
現代社交的迷宮里,無數年輕人正舉著手機尋找情感代餐,當經歷過痛苦的回憶,那些隔著屏幕的溫柔越容易發酵成依賴的溫床。
或許所有錯位的親密都是成長的鏡面,照見我們內心亟待填補的缺口,當不再需要躲在“備胎”的身份背后索取溫暖,真正的黎明才會降臨,這風來自小九的私信,最終成了撬動我情感認知的阿基米德支點。